重庆市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金佛山

生物多样的喀斯特山地

在我国云贵高原边界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地带,大娄山脉的北部,兀立着一座被悬崖环抱、山顶起伏平缓的喀斯特山地——金佛山。这里是令无数植物学家纷至沓来的植物宝库,也是被现代地理学家定名为“喀斯特桌山”的独特喀斯特地质地貌。这片丰饶的山地曾获得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首批科普教育基地、国家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多项名号,如今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世界公认的自然遗产。

在我国云贵高原边界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地带,大娄山脉的北部,兀立着一座被悬崖环抱、山顶起伏平缓的喀斯特山地——金佛山。这里是令无数植物学家纷至沓来的植物宝库,也是被现代地理学家定名为“喀斯特桌山”的独特喀斯特地质地貌。这片丰饶的山地曾获得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首批科普教育基地、国家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多项名号,如今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世界公认的自然遗产。

【丰富而罕见的植物宝库】

金佛山位于重庆南川,大娄山脉北部,由金佛、箐坝、柏枝山三山共108峰组成,总面积1300平方千米,景区面积441平方千米。金佛山的主峰风吹岭海拔达2238米,是大娄山脉上的最高峰。在夏秋时节的傍晚,金佛山层层山崖被落日的余晖映衬得金碧辉 煌,巍峨壮观,如同一尊金身大佛身上散发出万道金光,故而得名。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金佛山本是一处名不见经传的地区佛教中心。但从19世纪晚期开始,随着重庆开埠,金佛山迎来了来此采集植物的西方人纳瑟恩。他把采集到的植物标本带回欧洲研究后,惊奇地发现金佛山蕴藏着无数植物新种,金佛山由此走入了全世界科学家的视野,拉开了一个“物种大发现”的帷幕。如今一个多世纪过去了,虽然早就过了“物种大发现”的黄金时期,但金佛山上仍有新种不断被发现。

金佛山

金佛山梯田

金佛山喀斯特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水源充沛,山脚下的人们开垦梯田,发展农事。这里表现的是春季金佛山下油菜花开的盛景,金黄色的油菜花和山上的苍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金佛山喀斯特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水源充沛,山脚下的人们开垦梯田,发展农事。这里表现的是春季金佛山下油菜花开的盛景,金黄色的油菜花和山上的苍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金佛山

银杉

银杉为松科的常绿乔木,主干高大通直,挺拔秀丽,枝叶茂密。银杉是300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残留至今的我国特产稀有树种,和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国宝”,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银杉为松科的常绿乔木,主干高大通直,挺拔秀丽,枝叶茂密。银杉是300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残留至今的我国特产稀有树种,和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国宝”,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按照惯例,世界上每一个植物新种的发表都要有模式标本作为依据。模式标本几乎就是该物种的身份证明,而模式标本的采集地则被称为模式产地,而金佛山就是多种(含变种)植物的模式产地。同时,据《重庆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新资料》显示,分布在金佛山1300平方千米土地上的各类野生植物已经达到294科1540属5665种,其中种子植物183科1257属4768种。种子植物种数约占全国种子植物总种数的六分之一,这一数字是与之毗邻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 中的重庆武隆拥有种子植物数的8倍多,而“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中植物种类最多的贵州荔波也只有1532种,远不如金佛山。

金佛山能够成为丰富而罕见的植物宝库,与其地质条件和地理位置密不可分。首先,在远古时期因为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比较特殊,金佛山环境相对稳定,没有受到第四纪冰川的直接冲击,因此不同地质年代的原始生态能够比较完整地留存下来;其次,金佛山所在的地理位置从山脚到山顶有千余米的海拔高度差,这一承接了我国南方和北方植物区系的特点使得热带成分植物和温带成分植物在一山汇聚,呈现出热带成分植物多分布于低海拔地区而温带成分植物则多分布于高海拔地区的景象;同时,金佛山也处于中国—日本和中国—喜马拉雅这东西两大植物亚区的交会区,由此成为融汇南北东西各地区所长的“宝库”。此外,金佛山独特的地理位置也使这里成为多种特有植物的孕育地。

金佛山不仅是植物宝库,还有“中华药库”之称。这片土地上拥有“金山三精”——人参、竹米、天竺黄,以及玄参、天麻、半夏、杜仲等2000余种中草药材。在金佛山还生活着包括金钱豹、云豹、华南虎、白冠鹤、红腹角鸡、金丝猴、黑叶猴、梅花鹿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内的动物500多种,其生物总种类达8000多种。

金佛山

黑叶猴

黑叶猴通体黑色,仅颊部、尾尖白色,头顶具直立的冠毛,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黑叶猴通体黑色,仅颊部、尾尖白色,头顶具直立的冠毛,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外形独特的喀斯特山地】

金佛山拥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是经过远古时期数亿年的地质运动而形成的。约6亿~2.7亿年前的古生代时期,这里还是一片温暖的浅海;在距今约1.8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从海底升起成为陆地,随后发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又将这一地区大幅抬升;同时,新一轮的剥蚀、侵蚀和溶蚀作用在该区发生,一系列的地质变迁使金佛山地区成为今日之容貌。

远眺金佛山,这座海拔最高处2238米的大山看起来似乎与人们常见的高山不同。金佛山的山顶甚为平缓,整座山虽然起起伏伏,但也看不到雄起的异峰,被地理学家形象地比喻成一张摆在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带的硕大方桌,再贴切不过。2013年1月9日,金佛山的喀斯特地貌终于有了定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和国际喀斯特权威专家保罗·威廉姆斯等专家将它定性为喀斯特桌山,这一名词将金佛山地上部分顶平崖陡、巍峨磅礴的恢宏气势充分展现了出来。

金佛山喀斯特地貌的地下部分别有洞天。在金佛山的主峰风吹岭下,面积不到1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就发育有3个古老和宏大的大型高海拔地下河洞穴系统,其中尤以古佛洞最为出名。

洞口海拔2121米的古佛洞在3000万年前曾是一个巨大的古地下河河道。当年水流拍打着周围的石壁,在石壁上留下了印迹。人们顺着洞口南面的支洞口进洞,古佛洞里的小道十分曲折狭窄,但往深处走上约百米,一个面积约半个足球场大小、七八层楼高的大厅便出现在眼前。这是古地下河回旋区,是古地下河巨大河道的一部分。置身其中,如同进入偌大的宫殿一般。继续前行,古地下河的河道形状渐渐明显,宽度约为50米。

古佛洞共分为上中下三层,如今开发的中层长约2千米,天然画壁就在中层内。天然画壁长300余米、高近30米,总面积约9000平方米。画壁上的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山水风光,又有飞禽走兽,还有些似人似物图景。这个画壁是由距今2.5亿年的晚古生代二叠纪黑色灰岩组成,在易碎的灰岩破碎后,一些白色的方解石又充填其中,于是就形成了黑白分明、对比强烈的天然画壁。古佛洞内的天然画壁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罕见。

金佛山

陡崖瀑布

金佛山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类型有陡崖、峰林、石芽、石林、溶斗、落水洞、地下河、溶洞、溶蚀洼地、盲谷、瀑布等。图为金佛山东坡一处喀斯特陡崖和瀑布。

金佛山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类型有陡崖、峰林、石芽、石林、溶斗、落水洞、地下河、溶洞、溶蚀洼地、盲谷、瀑布等。图为金佛山东坡一处喀斯特陡崖和瀑布。

下一篇:酉阳桃花源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