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万灵古镇

濑溪河畔的清丽水乡

提起重庆的万灵古镇(原路孔古镇),可能有很多人感到陌生,就连去过的人也不见得对它有多少印象。的确,跟著名古建筑相比,它缺少那份厚重的历史;跟山清水秀的风景区相比,它似乎又太小了些;跟众多知名古镇相比,它又缺少那份热闹。然而,万灵古镇却有它独特的小情调,以小清新的风格带给世人另一番古镇风味。

提起重庆的万灵古镇(原路孔古镇),可能有很多人感到陌生,就连去过的人也不见得对它有多少印象。的确,跟著名古建筑相比,它缺少那份厚重的历史;跟山清水秀的风景区相比,它似乎又太小了些;跟众多知名古镇相比,它又缺少那份热闹。然而,万灵古镇却有它独特的小情调,以小清新的风格带给世人另一番古镇风味。

【从“路孔”到“万灵”】

万灵古镇坐落在重庆市荣昌县东部,距离荣昌县城大约有13千米,离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也不足40千米,是重庆市的首批历史文化名镇。2012年10月,被评为重庆十大最美古镇,后被评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3年9月24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路孔镇更名为万灵镇。

万灵古镇

万灵古镇的濑溪河

濑溪河水在古镇前静静地流淌,为古镇增添了许多灵秀之气。

濑溪河水在古镇前静静地流淌,为古镇增添了许多灵秀之气。

很长一段时间,万灵古镇都被叫作路孔古镇。而关于“路孔”的名字由来,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明朝有位得道高僧真敖想要寻找一处风水宝地来修建庙宇,路过濑溪河一带时,发觉这里山清水秀非常符合自己的要求。一日午休时,神仙婆婆托梦与他,言道:“路孔连体,路孔连体。”待他醒来时,听到前方有潺潺流水声,拨开草丛发现一处洞穴,之后又在其地面发现五个同样的涵洞,“六孔、路孔,难道是神仙婆婆的方言?”真敖灵机一动,将若干糠壳撒入洞内,不久糠壳果然从河中冒出,验证了他“六孔相连”的猜想。于是,真敖便在此处建起了庙宇,即今日濑溪河畔的万灵寺,而路孔这个地名也由此传开。

然而近些年,很多历史学家通过翻查大量历史资料,走访古镇居民,惊奇地发现“路孔”的称呼仅有200余年历史,而“万灵”这个名字远在路孔之前,已有450多年的历史。其中,更有初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的万灵寺可以作为有力佐证。于是经过反复论证,本着更好地还原古镇历史、弘扬古镇文化的初衷,2013年9月24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路孔古镇更名为万灵古镇。这个在历史上消失了200多年的名字,终于重新回到世人面前。

万灵古镇

大荣桥

大荣桥为石孔桥,呈“П”形,横卧在古镇濑溪河上,承载着古镇千年的厚重历史。桥两侧各有一半圆形石孔,每逢涨水时,大荣桥两侧被淹,平直的石板桥就好像浮在水面上一般,奇妙异常。

大荣桥为石孔桥,呈“П”形,横卧在古镇濑溪河上,承载着古镇千年的厚重历史。桥两侧各有一半圆形石孔,每逢涨水时,大荣桥两侧被淹,平直的石板桥就好像浮在水面上一般,奇妙异常。

【旖旎的水乡风光】

万灵古镇依山傍水,有濑溪河流经。濑溪河古时叫作濑婆溪,发源于大足天台山,由万灵古镇流向荣昌县,一路注入沱江,再由沱江汇入长江,是长江的二级支流,在古代是主要的水上运输通道。由于濑溪河流到万灵古镇时受白银石滩阻拦,航运受阻,需在此地换船前行,因此万灵古镇成了重要的转船地。万灵成镇大约在南宋时期,当时由于漕运和出产贡品蜂蜜,在此处自然形成许多供商贾停滞、住宿、寄存货物的店铺,过去称为水码头。到了清嘉庆年间,举人赵代仲规划和督建了整座小镇,许多地方都颇有特色。由于明清时期古镇中科考的人很多,又常被称为翰墨之乡、武术之乡。

清嘉庆五年(1800),当地的乡绅为了防御当时已成燎原之势的川东白莲教大 起义,依据山势,在原有水码头的四周建起了城墙,城墙上设了四座城门,分别是狮子门、恒升门、日月门和太平门,而万灵城就被包围在这城墙之内。建好城墙的万灵城不断沿着山势扩建,逐渐形成寨堡式古镇。因为万灵处在大足和荣昌的交界,所以将万灵城取名为“大荣寨”,又蕴含“光大、繁荣”之意。如今,在万灵古镇的古城墙上还可以看到“大荣寨”三个阴刻大字,遒劲有力的字体与雄壮斑驳的城墙交相辉映,向来往的行人诉说着那段历史。

狮子门在大荣寨尚未扩建时,便是人们进出古镇的必经之地。过去门外的地势十分陡峭,旁边就是悬崖,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下去,但仍然是进出古镇必经之地,熙熙攘攘的人们在这里来来往往已经成了一道风景线。

万灵古镇

万灵古镇上蜿蜒而上的青石板路与两边民居

万灵古镇上蜿蜒而上的青石板路与两边民居

万灵古镇

万灵古镇古城门狮子门

万灵古镇古城门狮子门

日月门跟其他寨门不同,不仅是军事设施还是战备设施。门洞内有一重达一吨的巨大石板,下方是一口口小身大的古井,内设暗道连接寨外的濑溪河,意味着此乃永不枯竭之井。这便体现了设计者赵代仲的智慧,战时即使敌人围困时间再久,寨中也不会缺少饮水。

万灵古镇的古街都是在水码头的基础上修建而成,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古街并不长,有500多米,街上建筑多为明清时修建,具有典型的川东民居结构,与蜿蜒而上的青石板路紧紧相依。 经历了百年沧桑,街上的建筑不免有些斑驳,但恰是这种斑驳才体现出古镇的原始和古朴。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这里还留存着多处古建筑,如尔雅书院、湖广会馆、赵氏宗祠、大夫第等明清建筑。

万灵古镇的水乡特色,以古桥最为显著。这里仅具有特色的石质古桥就有7座,大多修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有些甚至更早。

万灵古镇

湖广会馆戏楼

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锐减,形成了近百年“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湖广会馆也因此在重庆一带广建。图为万灵古镇湖广会馆戏楼。

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锐减,形成了近百年“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湖广会馆也因此在重庆一带广建。图为万灵古镇湖广会馆戏楼。

最具特色也最出名的,要数古漕运码头旁边的大荣桥。该桥横跨濑溪河,是连接两岸的唯一一座石桥。大荣桥总长约60米,宽2米有余,由一长段平直石板桥和一段拱桥组成。拱桥主拱高约10米,宽约15米,是漕运大船通过的地方。主拱两侧各有两个小拱,一方一圆,半圆的稍高,方形的稍低。大荣桥无疑是万灵古镇旖旎水乡风光的主角,外来者喜欢在桥上远望风景,镇上的人喜欢坐在桥上垂钓、闲聊。每到赶场的时候,桥上就会变得熙熙攘攘,各种各样的小商贩也会云集在这里卖鱼、卖豆腐、卖卤味等,给古朴的水乡小镇增添了几分热闹。

上一篇:涞滩古镇
下一篇:塘河古镇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