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金买田黄
在福州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的交界地带,以风景优美的寿山村为中心,环绕着高山、旗山、旗降山、杜陵、善伯等山川,中国传统四大名石之一的“寿山石就分布在这里。寿山石约有100多个品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产在寿山溪两旁水田底层的田坑石,因多现黄色得名“田黄石”,是很多国内外收藏家渴求的珍品,正如俗语所说:“黄金易得,田黄难求。”
在福州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的交界地带,以风景优美的寿山村为中心,环绕着高山、旗山、旗降山、杜陵、善伯等山川,中国传统四大名石之一的“寿山石就分布在这里。寿山石约有100多个品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产在寿山溪两旁水田底层的田坑石,因多现黄色得名“田黄石”,是很多国内外收藏家渴求的珍品,正如俗语所说:“黄金易得,田黄难求。”
【历史逸事】
寿山石是中国独有的名贵彩石。目前发现最早的是南朝用来殉葬的石俑,雕刻技艺比较粗糙,尚不见有收藏的记载。宋代学者梁克家是福建晋江人,他曾在《三山志》中提及宋代已大量开采寿山石用于雕刻,大的雕成摆设品,小的雕成掌中之物,雕刻精美的则被选为贡品运送到汴梁,成为宫中显贵的玩赏之物,渐渐成为一种象征身份的收藏物。
元代末期,寿山石加入了“印纽艺术”的大家族,于是收藏寿山石印材和寿山石印纽成为一种“潮流”,当时的文人雅士趋之若鹜,四处求购好石材,形成一种历史性的社会风气,并一直影响至今。
明代末期,礼部尚书曹学佺回到家乡福州洪塘乡后,建起石仓园,四处搜罗奇石叠成假山。有一天,他在洪塘街遇到一位卖柴的樵夫,因为怕柴火分成两部分不好卖,樵夫便用扁担一头挑着柴火,一头挑着压扁担的大石头。曹学佺见那石头奇特,便买下柴和石头。他用水冲洗石头后,只见这块奇石颜色金黄,剔透玲珑,触手温润生津,于是心中大喜,出门追上樵夫问起石头的品种。
寿山石石雕
樵夫说自己是寿山人,不过是随手从田里捡了一块石头压扁担而已。当时寿山石已经广为人知,只是品种还不怎么多。曹学佺见石头黄得可爱,还焕发出一种其他石材品种所不具备的迷人光彩,便将其称为“田黄石”。自此,寿山石中又多了一个珍贵品种。
到了清代,收藏寿山石雕和寿山石原 石成为一种热潮,甚至收藏品质上乘的田黄石形成财产的数量象征和保障。民间相传田黄石能够延年益寿,驱灾避邪,一时间田黄石的价值与日俱增,以至于寿山村的水田被挖掘无数次,目前已濒临绝产,出现了很多“千金买黄田”、“万金买黄田”的故事。
寿山石银包金朗润堂印章,“银包金”的产量仅有田黄的几十分之一,极其稀有。
寿山石银包金朗润堂印章,“银包金”的产量仅有田黄的几十分之一,极其稀有。
【寿山石的种类】
按照传统分法,寿山石主要分为“田坑石”、“水坑石”、“山坑石”三大类。“田坑石”产于田底,按照色泽可分为田黄石、黑田石、白田石、灰田石、红田石、花田石等,其中最常见,也最具代表性的是田黄石。
田黄石一般具有细密清晰的萝卜纹,肌理剔透,以黄金黄、橘皮黄为上品,琵琶黄、桂花黄稍次,还有一种罕见的“田黄冻”,颜色如蛋黄,极为澄澈灵秀,是历史上的贡品。此外,田黄石还有一种非常奇特的品种——寺坪田石。寿山村外原来有一座建于884年的广应寺,寺中僧人经常采集田黄石,研磨成粉末给附近百姓治病。时间久了,便积累了大量没研磨的田黄石。
寿山石摆件
斗转星移,几个朝代过去,元末时发生战乱,广应寺不幸毁于大火之中,那些田黄石也被埋入废墟之下,而后广应寺又经历了两次焚毁,重建。经过数百年的变化,这些深埋于废墟之中的田黄石不但没有失去风采,反而变得更加绚丽,火灾形成的特殊土壤成就了其独特的魅力。如今,寺坪田石的价格逐年上涨,早已经“易金十倍”。
寿山村的坑头山是寿山溪的发源地,那里的坑头洞和水晶洞是出产“水坑石”的地方,因为洞在溪旁,洞深如井,石浸水下,所以又被称为“溪中洞石”。水坑石产量极少,以红色及黄色最为罕见,如今所见的水坑石佳品多为百千年前的旧物,所以有“百年稀珍水坑冻”之说。
“山坑石”是高中档寿山石印章盒和石雕艺术品原料的主要来源,多达上百种,分别以颜色、产地、始掘者、品相等方式命名,有红高山、高山桃花冻、和尚洞高山等。此外,在距离寿山村东南8千米的地方,有一座月洋山,那里所产的寿山石统称为月洋系石,其中最瑰丽的是“芙蓉石”,石质温润细腻雍容典雅,是中国“印石三宝”之一。
寿山石雕刻的摆件:观音童子
【石雕与印章】
寿山石雕被广泛用来雕刻人物、动物、花鸟、山水、器皿、文具、印章等多种艺术品,具有“上伴帝王将相,中及文人雅士,下亲庶民百姓”的艺术魅力。制作一件作品,少则费时几天,多则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
从古至今,这里有许多雕刻大师留下了精湛的艺术作品:收藏于福建省博物馆的“寿山石朱雀”是宋代的石雕作品, 该石刻高8.6厘米,长9.5厘米,宽2.5厘米,翘首蹲坐,神态逼真,刀法洗练;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寿山石童子牧牛纽”为明末汪泓篆刻,整体协调统一、手感滑润剔透、印文力求对称,笔式刚劲有力;漳州雕刻大师许通海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百年诞辰,费时一年多,在100块组合成中国地图形状的寿山石上微雕《毛泽东选集》,也就是相当于在指甲大小的寿山石上雕刻500多个汉字,得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之“寿山石微雕之最”。
寿山石雕十分注重依石造型,有“一相抵九工”之说,所以收藏及鉴赏寿山石雕,应该学会“三看”:一看雕刻艺人是否充分利用石质、石形、石色、石纹来确定题材与造型,而不是牵强附会。二看是否综合应用了高浮雕、透花雕、圆雕等各种雕刻技法。三看刀法是否充分符合雕刻成品的定位。如人物圆雕、古兽印纽等多用朴茂的刀法,适合拿在手上“把玩”而不刺手。
福建省每年都有关于寿山石的拍卖会,著名的“海峡拍卖行”已经成功举办了数届“寿山石精品拍卖会”,每届都云集了众多名家精品压轴坐镇,前来竞拍的人络绎不绝。此举令寿山石不仅身价年年看涨,而且已成为海峡两岸加强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之一。
寿山石田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