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大地湾遗址

探寻中国文字的起源

大地湾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位于渭河上游的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东侧,座落在陇山西侧的葫芦河支流五营河与阎家沟小溪交汇处的第一、二、三级冲积台地上。这里南依山丘起伏绵延的长虫梁,北临河水平缓西去的清水河,是一处依山傍水、风景秀美之地。

大地湾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位于渭河上游的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东侧,座落在陇山西侧的葫芦河支流五营河与阎家沟小溪交汇处的第一、二、三级冲积台地上。这里南依山丘起伏绵延的长虫梁,北临河水平缓西去的清水河,是一处依山傍水、风景秀美之地。

【独特的文化遗存】

大地湾遗址总面积达32万多平方米,文化层厚度平均超过2米,是甘肃东部地区截止目前所发现的较完好的一处规模宏大、内涵极其丰富的新石器时期原始部落居住遗址。整个遗址可分为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三个部分,保存了极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即大地湾一期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晚各期共四个阶段的文化遗产。据考古测定,所属时间距今约7800至4500年。

大地湾遗址的地层根据土色、土质和出土文物的区别,可分为四大文化层:由上及下,第一层相当于仰韶文化晚期,第二层相当于仰韶文化中期,第三层相当于仰韶文化早期,第四层,即大地湾遗址的最下层,为大地湾一期。从大量的出土文物来看,大地湾遗址在建筑工艺和材料、彩陶、早期人类的绘画、中国文字的起源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发现。

在四个文化层共清理房址200多座、灰坑300多个、墓葬70余座、窑址30多处、壕沟8条、出土各类文物8000余件。

大地湾发掘的70多座墓葬,基本上全为一氏方形竖穴土坑墓。死者的安置为单人仰身直肢,未见合葬墓,但有少量的二次葬。墓坑一般均有随葬品,且多置于死者左侧方形随葬坑中,随葬器物组合多为葫芦瓶、圃底钵夹砂罐等。女性墓的随葬品往往较男性墓为多,这说明当时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尚未形成,人们还过着不十分牢固的对偶婚生活,所以妇女的社会地位比男子重要。孩子的墓就在房屋附近,用陶瓮作葬具,上盖陶盆,盆中部留一小孔,据推测,这可能是相信灵魂不死的大地湾人,为死去的孩子的灵魂留下的一个出入孔道。

在大地湾遗址所发现的二百多座房址中,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建造工艺高超,保留比较完好,特别在建造地面时大量应用了人造粘土陶粒轻骨料和以这种骨料为集料、料疆石烧制的水泥为胶结材料的轻混凝土,堪称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

大地湾遗址

大地湾遗址仰韶文化早期聚落沙盘

【我国最早的绘画艺术作品】

在大地湾遗址不仅发现了布局得体、主次分明、建造工艺高超、使用材料科学的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的巨大房屋,而且还发现有我国最早的绘画艺术作品——大地湾仰韶晚期的地画。

大地湾仰韶晚期地画是在大地湾遗址东南部第五发掘区一座编号为F411的房址居住面上发现的。地画位于411主室室内靠近后壁的中部居住面上。画面东西长 约1.2米,南北宽约1.1米,占地1平方米稍多。地画系使用黑色颜料绘制而成,这种颜料经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实验室初步鉴定,认为是炭黑。地画中画有人和动物图案。画面上部正中有一高30厘米许、宽约14厘米的人物,其头部较模糊,有如长发飘拂,下部两腿交叉直立,似行走状。其左臂上举,弯至头部,右臂下垂内曲,手中有物似棍棒之类。此人左侧,也绘有一人,举止姿态与此人极相似。此人右侧所绘图案的颜色已磨擦脱落,仅见残迹,据推测也应为一人。

在正中所绘的人物下方12厘米处,绘有一个略向右上方斜升的横置黑线长方框,长55厘米,宽14至15厘米。框内画有两只头向左的动物。

原始社会的绘画技艺,早在仰韶文化的早期就较普遍的出现了。至仰韶晚期,彩陶器皿上已常见到蛙、鱼、人头等图案,但象大地湾这样作为我国原始社会独立的绘制于住室地面上、并有如此大的面积的绘画作品,这是截止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一幅,在我国整个史前考古中也是罕见的。

大地湾遗址

鱼纹彩陶盆

陶盆的口径52厘米,圈底、曲折腹、卷折唇,口沿下绘鱼纹一周,纹线流畅,形象逼真、生动,为同类器物之冠。

陶盆的口径52厘米,圈底、曲折腹、卷折唇,口沿下绘鱼纹一周,纹线流畅,形象逼真、生动,为同类器物之冠。

关于地画的作用,经有关学者、专家分析研究,认为可能有祖神崇拜的意义。地画下部方框内的动物虽然一时不能断定为何种动物,但分析认为它与上部的人物图案—祖神有较密切的联系,应是供奉神灵的牺牲之物。同时,从这种地画发现较少、出现于较小型的房址遗址中,地画绘制在上层居住面正中的上方,又未被人的活动所破坏等方面来看,此地画所画的并不是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共同的祖神,而可能是氏族小家庭的一种崇拜偶象。

地画的完美、清晰程度,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存中是罕见的。地画用笔古朴粗犷,只寥寥数笔,便绘成一幅生动的画 面,不仅画出了人物的不同特征,而且较好地掌握了人体的比例关系,体现了原始社会朴实简练的绘画风格,表明当时的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巳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具备了相当水平的绘画技艺。

大地湾遗址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人头形瓶口塑有清秀的五官,额际有整齐的刘海,鼻翼微鼓,下领稍尖,面皇鸭蛋形,双耳有穿孔,目口镂空,显得生趣盎然。瓶身以优美的弧线为轮廓,由弧线三角纹和柳叶纹组成流畅的图案,整个器物,构思奇特,造型优美。

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人头形瓶口塑有清秀的五官,额际有整齐的刘海,鼻翼微鼓,下领稍尖,面皇鸭蛋形,双耳有穿孔,目口镂空,显得生趣盎然。瓶身以优美的弧线为轮廓,由弧线三角纹和柳叶纹组成流畅的图案,整个器物,构思奇特,造型优美。

【刻有神秘符号的陶器】

大地湾遗址已出土陶器4000余件(陶片不计)。其中有彩陶五、六十件。几千件陶器中,从质量方面看,有夹砂陶,有泥质陶;从颜色方面看,有红陶,有灰陶,有彩陶;从制作方法方面看,有手工捏制的,有敷贴模制的,有转轮制作的;从体积方面看,有大,有中,有小;从形状方面看,有钵罐,有盆、瓶、杯、尊等;从用途方面看,有用来汲水的几,有用来贮物的,还有用来烧水煮饭的;从陶器外观纹饰来看,有绳纹,线纹,附加堆纹,有乳钉纹,凹凸弦纹,刻纹,齿状压纹等。彩陶器上有宽带纹,弧线,三角,条纹,勾叶纹。有的彩陶上有变体鱼纹,鸟纹以及两兽相扑的写实纹,蛙纹。此外,还有以圆点,条线,弧线组成的几何图形等装饰。彩陶的颜色主要有红色、黑色、紫色、白色等。

更为重要的是,在大地湾出土的包括大地湾各期陶器在内的共20多件彩陶器皿和陶片上,发现有彩绘图案和刻划符号。这些符号共分两类,一类刻在陶器外沿,一类在陶器内沿。前一类共60多种,后一类约13种。其中有些符号较简单,有的较为复杂。郭沫若曾说:“彩陶上的那些刻划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关于大地湾彩陶器的刻划符号,有关专家认为,从纵向来看,由彩绘符号到刻划符号是循着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的规律发展的;从横向来看,当时散居在渭河流域的我国古代一些原始部落、氏族曾经使用着一些共同的记事符号。我国的文字就是由记事符号发展而来的。所以,专家们认为,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绘符号是我国文字的起源。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马家窑文化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