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奇葩
我国佛教艺术的重要形式是佛教石窟,甘肃境内的佛教石窟,主要分布在丝绸古道黄金地带,总数达50余座,内容丰富,绚丽多姿,以其特有的艺术造型展示了从符秦逮及宋元不同时代的社会心理和审美情趣,凝聚着我们祖先吸收外来文化的艺术智慧。这座宏伟而美丽的佛教美术博物馆,从地域上可以大致划分为河西走廊石窟、黄河流域石窟、渭河流域石窟、陇东石窟等四大群体。
我国佛教艺术的重要形式是佛教石窟,甘肃境内的佛教石窟,主要分布在丝绸古道黄金地带,总数达50余座,内容丰富,绚丽多姿,以其特有的艺术造型展示了从符秦逮及宋元不同时代的社会心理和审美情趣,凝聚着我们祖先吸收外来文化的艺术智慧。这座宏伟而美丽的佛教美术博物馆,从地域上可以大致划分为河西走廊石窟、黄河流域石窟、渭河流域石窟、陇东石窟等四大群体。
河西走廊石窟除闻名国内外的敦煌莫高窟外,尚有西千佛洞、安西愉林窟、东千佛洞、马蹄寺、武威木梯寺等。黄河流域石窟,主要有临夏炳灵寺石窟、靖远法泉寺石窟和寺儿湾石窟等。渭河流域石窟处在丝绸古道中路,从东向西联缀着麦积山、甘谷大象山、武山水帘洞等十多座石窟,尤以麦积山石窟享誉国内外,和莫高窟、龙门、云岗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在丝路古道北线东段,沿径河流域散布着径川南石窟、庆阳北石窟、合水宝泉寺石窟、王母宫石窟、莲花寺石窟等等。
甘肃境内的石窟艺术真实地反映了中古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无限向往的审美取向。北魏造像的秀骨清俊、睿智的微笑暗含着对恐怖现实的蔑视、对人生荣辱的淡忘和超脱世俗之后的潇洒与轻松。唐代的造像开始由笼统的三佛或一佛二菩萨向职责具体分明的群体化发展,也就在这一时期世俗的日常生活图景纷纷跨入了佛坛圣地,标志着一个繁荣开放和民族大融合时代的中兴,同时也预示着佛教艺术在佛堂中崩演的开始和现实艺术凯旋的到来。宋代石窟比前代显得僵化板滞,缺乏生气,所剩的只是学问的议论和伦理纲常的说教。甘肃的石窟艺术是一份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
云崖寺石窟佛像
天梯山石窟2窟西壁佛像
马蹄寺石窟
北石窟寺222窟北壁下方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
炳灵寺石窟92窟北壁弟子、菩萨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