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清晖园

岭南园林的代表

清晖园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华盖里,为我国南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堪称岭南园林的代表,与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并称为“清代粤中四大名园”。1989年,清晖园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2013年3月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清晖园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华盖里,为我国南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堪称岭南园林的代表,与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并称为“清代粤中四大名园”。1989年,清晖园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2013年3月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清晖园建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左右,园址原为明万历年间状元黄士俊府邸,清乾隆年间,黄家衰落,庭院荒废。后为乾隆年进士龙应时购得,该院归龙家后,由龙应时传于其子龙廷槐和龙廷梓。后龙廷槐和龙廷梓分家,龙廷槐得到了庭院的中间部分,而左右两侧为龙廷梓所得。龙廷槐于官场失意后回乡建园。嘉庆十一年(1806),龙廷槐之子龙元任请书法家李兆洛书写“清晖园”三字于园的正门上方,比喻父母的养育恩情如同日光和煦照耀。园林经龙家五代人多次修建,逐渐形成了格局完整而又富有特色的岭南园林,居晚清名园之列。民国时期,园林损毁厉害,1959年重修,将三园合并,遂成今天的格局。

清晖园占地0.34公顷,分为南园、中园和北园三个景区。整个园林空间主次分明,结构清晰,是极富岭南特色的园林。

【南园】

南园方池是园中的水景区,主要建筑物有澄漪亭、六角亭、碧溪草堂等,由滨水游廊和木制通花做装饰的连廊相连接。

从华盖里直街横折,走一段路就可以来到古时清晖园的入口处——位于清晖园荷塘南角的小门厅。门厅至今还悬挂着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所书“清晖园”牌匾,“清晖园”三字笔力遒劲,大家风范显露无遗。

走出门厅,进入园内,再穿过一段依墙而建的走廊,顿感豁然开朗,举目四望,已经到了澄漪亭挑廊。澄漪亭与船厅互为对景,如果是春天,打开窗户,便可看到近处的玉堂春开得如火如荼,花大如碗,又可见飞燕掠碧;高低错落、花树掩映的房舍亭院,仿佛近在咫尺。远眺,有树龄达百年之久的、地质史上“中生代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树。东望,便是拱石凌空、枝叶疏遮密掩的花亭。

清晖园

花径

“花径”二字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所题,取杜甫“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之意。

“花径”二字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所题,取杜甫“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之意。

清晖园

澄漪亭

澄漪亭名为亭,实际上采用的却是典型的水榭做法:临水架起平台,平台部分架在岸上,部分伸入水中,平台上建有长方形的单体建筑,临水一面是常用落地门窗,开敞通透。这样,游人不仅在平台上可以休憩眺望观景,即使在室内,无限湖光山色的美景,也照样尽收眼底。

从碧溪草堂穿过一条池廊,便是六角亭,传说为龙氏女眷活动处。亭边设有“美人靠”,既可以“常倚曲阑贪看水”, 也可以凭栏而立,体味雨打荷塘的浪漫。池廊上的每道横梁都雕刻有精 美的菠萝、杨桃、香蕉等岭南水果,散发出浓郁的南粤气息。

“碧溪草堂”据传是清晖园内最早的建筑,是龙氏母亲的居所,“碧溪草堂”是后来命名的。碧溪草堂的明间设有一座镂空疏竹木雕圆光罩,工艺精湛,古色古香。有趣的是,两侧玻璃屏门的裙板上,分别用隶书和鸟虫书体镌刻有48个形态各异的“寿”字, 称为“百寿图”。通常的“百寿图”都由100个“寿”字组成,但龙氏的“百寿图”却只有96个“寿”字。

清晖园

碧溪草堂

【中园】

中园是园内景色最集中的游览区,主要有船厅、惜阴书屋、真砚斋等建筑,周围厅敞栏疏,径畅台净,浓荫匝地,花亭、狮子山等园林小筑掩映在绿云深处,景色十分宜人。

船厅是仿照清代珠江河上的“紫洞艇”而建的两层楼屋,分船头、船舱和船尾,这在我国建筑设计上是唯一的特例。船厅又叫“小姐楼”,传说龙家那位才华横溢、气质如兰的龙吟芗小姐曾经在这里居住,因而有了这个别称。船头向北,如同在等候佳人登船,同赏这人间美景。船厅旁边有一棵百年桂圆树,苍郁繁盛,浓荫遮天蔽日,如同巨伞擎于船厅旁,其投影在水面,如同在其间洗涤墨绿绸缎,有风吹过时,顿感凉爽惬意。荷塘里水质清澈,各种观赏鱼嬉戏其间,水面如镜,风吹过,涟漪细细,清雅又不乏生气。船头种有沙柳,沙柳旁边的百年紫藤犹如一条缆绳缠绕在沙柳上。每到阳春三月,紫藤开满蓝紫色小花,如同缀满了风铃,花香 袭人。船厅后面,又种有一棵木棉树,奇特之处在于该树开花为淡黄色。岸边花木繁多,蕉叶弄影,是极佳的待客品茗、赏荷怡情之处。

与船厅骈肩而建的是惜荫书屋与真砚斋,是龙氏的子孙、公子小姐们念书学文之所。而建于庭院深处,靠原后门的两座院落“归寄庐”与“笔生花馆”分别为园主的起居室与做学问的书斋。

清晖园

船厅

清晖园

竹苑

【北园】

北园是园主们日常生活起居之所,以竹苑为代表。此处建筑较为密集,楼屋栉比,巷院兼通,假山迎面,修篁夹道。

从院内建筑的装饰可以看出,园主对竹十分喜爱。船厅门正面雕有绿竹数竿,此外园内还多处有“岁寒三友”的形象。园主还特意在南楼的后面修建一座院落,称为“竹苑”。竹苑地形狭长,却遍植翠竹。只见青翠欲滴,竹影婆娑,穿梭其间,如同置身世外桃源。

清晖园的植物种类丰富,除了岭南的许多名贵花草树木,主人还栽种了苏杭园林的紫竹、枸骨、紫藤、五针松、金钱松、七瓜枫、羽毛枫等。此外还特意从山东等地搜集了龙顺枣、龙爪槐等树种。

清晖园的设计建筑者精巧构思,充分运用了小中见大、虚实相济、园中有园、景外有景,延长游园路线等构图手段,使得清晖园在数亩地之间,造就了一幅气象万千、充满诗情画意,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的生动的岭南画卷。清晖园将明清文化、岭南古建筑艺术、江南园林艺术、珠三角水乡特色完美融合于一体,造就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仙境胜地。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梁园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