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留痕 琼台圣境】
在几千年人类活动的历史过程中,海南从最早的蛮荒瘴疠之地,发展到积淀了深厚文化内涵的海洋大省。这其中,在海南岛生活的先贤们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五公祠到东坡书院,从海瑞到丘濬,海南岛人杰地灵,培养出了一代代具有海洋一样宽阔胸怀的精英人物,也在海南这片热土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历史印记。海南的美,不仅仅是自然风光的美,更是一种完全融入这片自然风光中熠熠生辉的人文之美。五公祠、东坡书院、天涯海角、宋氏祖居、洋浦盐田等,都是海南最具魅力的文化名片。
唐丞相李德裕诗云:“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愁冲秋雾毒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五月畬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不堪肠 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这首诗的写作地点就是今日的海南。李德裕在党争失败之后,被贬为崖州司户来到海南,诗里面充斥着政治的失意和情绪的悲凉。 ...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七月二日,62岁高龄的苏轼到达海南昌化军贬所,从此开始了在海南岛的生活。虽然在来的路上苏轼曾发出“海南万里即吾乡”的豪言壮语,然而真正到了之后,他面对的却是“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耳”的惨境。经过一番辛苦,苏轼终于有了自己的居所——“新居在军城南...
大小洞天古称鳌山大小洞天,位于三亚市区以西40千米的海滨,总面积22.5平方千米,景区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大小洞天风景区以其秀丽的海景、山景和石景号称“琼崖第一山水名胜”。这里崖州湾弧弦百里、碧波万顷,鳌山云深林翠、岩奇洞幽,遍布神工鬼斧般的大小石群。山海之间宛如一幅古朴优美的山海图画,历代文人骚客莫不钟情于这一方山水。 ...
海南的天涯,从历史上来看,与唐代名相李德裕关系密切。李德裕在海南曾作诗云:“天涯无去雁,船上有回书。”当然,这里的“天涯”二字仅仅泛指谪居之地。而根据1894年琼山县发现的李德裕《望阙亭》诗石匾遗存,证明李德裕的谪居之地确为琼山县,故而诗中的“天涯”是指琼山一带。 从历史上来看,可以确切指明...
近代风云的家族记忆 海南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被誉为“南海明珠”。在这颗明珠的东北角,有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文昌。此地背靠黎山,三面临海,椰林青翠,碧波潋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历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商旅云集,帆樯如林。在和海外的频繁交往中,文昌人形成了积极开拓进取的精...
洋浦古盐田位于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南面的盐田村,距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整个古盐田面积750亩,保留着7300多个形态各异的如同巨型砚台一样的盐槽,年产量500吨。洋浦古盐田之所以闻名于世,因为它是我国最后一个保留了原始日晒制盐方式的古盐场,更是我国最早的一个日晒制盐场。洋浦,这个曾经因为“租借风波”闻名一时的地方,在改革的大潮中是...
秀英炮台地处海口市龙华区海秀西路北侧的秀英村北,地势险要,是遏制琼州海峡的咽喉地带。炮台居高临下,面对琼州海峡,大炮的射程实际控制了整个海口港湾,故此炮台建得十分宏大。秀英炮台的建设,和中法战争有很大的关系。1884年8月,中法台湾海战之后,清政府预测法军有侵占海南岛的企图,故而命令两广总督张之洞会同在广东督军的兵部尚书彭...
说不尽的南洋故事 海南是著名的侨乡,数百年来海南乡侨拓殖海外,历尽艰辛,在异国他乡创下了辉煌业绩。这些漂泊海外的游子,对桑梓之地一往情深,用自己的汗水热情地回报生养自己的那方热土。 下南洋的海南游子,在经历了异国创业的艰辛之后,在海南这片大地上留下了...
本书叙述了《水浒传》中幸存的三十余位梁山好汉和部分英雄后代的命运。由于奸臣迫害,他们揭竿再起,或重举义旗,杀官造反;或远赴海外,创立基业。而当金军南侵,国家危亡之际,他们又舍身忘死,奋勇抗金,表现了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但宋廷割地求和,他们报国无门,只得开赴海外暹罗国,传播中华文明。本书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传神,想象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