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椰雕

国际旅游岛的工艺瑰宝

每位初来海南旅游的客人,乍一登岛,第一眼望见的便是婀娜多姿的椰子树,第一个愿望便是捧起圆溜溜的椰子果饱饮一顿。愿望很快实现后,往往又生出深深的遗憾:扔下的一枚枚滚圆的椰子壳,是多么可惜!

每位初来海南旅游的客人,乍一登岛,第一眼望见的便是婀娜多姿的椰子树,第一个愿望便是捧起圆溜溜的椰子果饱饮一顿。愿望很快实现后,往往又生出深深的遗憾:扔下的一枚枚滚圆的椰子壳,是多么可惜!

椰雕

椰雕大师邢怡鸿

位于海口市新华北路22号的海口琼森商店是海南椰雕老字号“宝盛号”。其创办人为邢谷森和邢怡鸿父子。父子俩终身以椰雕为业,所创办的“宝盛号”是海口五家椰雕老字号之一。

位于海口市新华北路22号的海口琼森商店是海南椰雕老字号“宝盛号”。其创办人为邢谷森和邢怡鸿父子。父子俩终身以椰雕为业,所创办的“宝盛号”是海口五家椰雕老字号之一。

【天南贡品】

物为人用,椰壳就不会被白白浪费了。早在两千年前,岛上的先民便将它制成瓢、勺、碗、杯,作为餐饮用具。而发现其美学价值的,则是唐宋时期那些有着深厚学养的达官显贵和气质高雅的文人墨客。尤其是宋代,由于苏轼父子和苏门四学士的宣传推广,工艺精致的椰冠、椰碗、椰杯、椰壶、椰盅、椰盒、椰罐等更是广为人知。

唐代诗人陆龟蒙在《甫里集和寄琼州杨舍人》里写道:“酒满椰杯消毒雾,风随蕉叶下龙船。”据《琼州府志》记载:“椰子内有坚壳,大者可为碗,小者可为杯,并以白色为贵,注酒遇毒辄沸起。唐代李卫公征蛮,常配一椰杯于玉带环中。”又据民间口头相传,唐朝官员每人发一椰杯,以防歹人投毒。唐朝宰相李德裕谪居崖州时,带领黎民做椰雕,推动了椰雕的发展。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他的《和子由椰子冠》一诗中写下“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的诗句;宋代诗人黄庭坚《答友人赠椰雕茶具》诗云:“硕果不食寒林梢,剖而器之如悬匏。故人相见各贫病,且可烹茶当酒肴。”由于名人诗词的流传,当时的人们把椰雕作为佳品相互赠送。到了明清两代,椰雕已被官吏作为珍品进贡朝廷,这便是“天南贡品”美誉的起源。部分贡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300多年前,海口市的龙桥镇富道村,全村老少都从事椰雕行业。清宫里的椰雕大碗就是出自这个村的艺人之手,难怪时人称富道村为“贡品村”。后来椰雕随着琼侨的足迹售往岛外,远达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再后来这些艺人自行组成工艺作坊,并有规模地向各地来客出售产品和传授椰雕技术。由于椰子树在热带和亚热带的国家与地区普遍生长,绝非海南岛仅有,因此椰雕技术的传授无疑成为我国与一些盛产椰子的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纽带。

1949年后,当地政府专门组织设立了有富道村工匠参加的海口市椰雕工艺厂,生产出一批日用型椰雕产品,同时也雕刻出精美的椰雕工艺品,在国内外颇受欢迎。厂里涌现出一批扛鼎人才,有些堪称大师,如高家的高毓生、文家的文必得。由于他们代代相传或招徒传艺,使今天的海南椰雕有了较大的发展。

高家是海南椰雕世家,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海口骑楼老街上的“毓苹号”和“毓华号”,就是高毓生和他父亲高国安开设的老字号椰雕商店。1957年,高毓生携带椰雕作品《嫦娥奔月》高脚盒和《迎春》茶壶参加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会议,获“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会议”八角徽章一枚。1958年,文必得参加北京群英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当时他赠予群英会的一套精致茶具至今还保存在博物馆。

椰雕

“民间艺术大师”吴名驹进行(海南)椰雕展示表演

椰雕

清初椰壳雕人物填诗盒

椰雕史其实是一部文明艺术史,凝集着独特的民间技艺,反映出海南人民的聪颖与智慧,为现在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打磨出一枚玲珑剔透的美玉。

椰雕

椰雕贴贝壳人物纹双耳瓶

单纯的椰雕并非海南椰雕的全部魅力,椰雕镶嵌贝雕才是海南椰雕工艺的代表作,浓郁的海洋风味给人的是难以言喻的文化享受。

椰雕

清代椰壳雕温酒器

这一组镶铜胎温酒器是清代的产物,是海南椰雕的典型代表,这种海南独有的工艺品深受达官贵人的喜爱。

【古老技艺放光芒】

海南椰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为使瑰宝重放历史光芒,海南省各级政府,特别是文化部门—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龙华区文化馆皆对椰雕大力支持,使得椰雕在国际旅游岛建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后掀起了高潮。文化部门先后多次举办椰雕培训班,成立传习所,组织椰雕作品参加交流展示会,编辑出版椰雕书籍和画册,创建椰雕网站等。椰雕新作不断涌现,为传承发展椰雕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9年,海南省政府向澳门特别行政区馈赠了两件椰雕嵌贝花瓶—《椰树传说》和《天涯欢歌》,这两件作品由海口市椰雕工艺厂的工人集体制作完成。这对花瓶最大直径为0.8米,每只重80千克,瓶体加镂空荷花底座高1.999米,数条“回”字形态。瓶身画面上每株椰树结有9个椰果,衬以9片树叶,寓意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两件作品经媒体刊登后,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

椰雕

椰雕嵌贝雕海岛风情双螭耳瓶

椰雕

椰雕椰树

看似粗犷,却加入了现代艺术的元素,使得这门古老技艺有了后现代主义的味道。

椰雕大师高毓生生前制作了一批经典椰雕作品,如《松鹤延年》、《龙凤呈祥》、《海南风光》、《吉祥如意》、《金鱼》、《喜上眉梢》等,先后在各地展出,对海南椰雕知名度的提高作出了贡献。后起之秀吴名驹制作的《江山如此多娇》一举夺得“首届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金奖,2009年上海世博会上吴名驹被邀请现场展示了椰雕技艺。椰雕作品因选材独特,雕刻细腻、古朴富丽、富有民族特色,具有较高的收藏、观赏与实用价值。

上一篇:船形屋
下一篇:打柴舞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