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的瑰宝
武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年画产地之一。武强年画,因产地在武强而得名,历史悠久,驰誉中外。在长期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广大人民所喜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经数次磨难而不衰不灭,不愧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考察武强年画博物馆时挥笔题词:“应说年画百家好,自是武强天下雄。”
武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年画产地之一。武强年画,因产地在武强而得名,历史悠久,驰誉中外。在长期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广大人民所喜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经数次磨难而不衰不灭,不愧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考察武强年画博物馆时挥笔题词:“应说年画百家好,自是武强天下雄。”
武强年画始于宋元时期,到清康熙、嘉庆年间进入鼎盛阶段,据文献记载,除县内有星罗棋布的年画作坊外,在全国还设有180多处年画印刷点和批发庄。年印刷量达一亿开张,畅销国内18个省。晚清和民国时期,武强年画一直誉满民间、兴旺发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位官员在考察完武强年画后,形象地称之为“东方圣经的图解”。
武强年画——门神
武强年画——五路进财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美术系和北平、天津进步画家积极奔赴革命老区武强,与那里的年画艺人成立了“冀中年画研究社”,形成新木刻和民间艺术相结合的一支劲旅。1947年,周扬在晋察冀边区文艺座谈会上说:“美术工作者和民间画业合作,创作了11种年画,销售近40万份,这可以说是美术史上的创举。”这一时期,武强年画艺人在与艺术家、国画家等美术工作者的合作过程中,改造了传统的木刻水印技术,为新中国成立后武强年画事业的蓬勃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80年,国家文化部批准成立了“武强年画社”,授予独立的出版权,进一步促进了武强年画的正规化、规模化发展。到2002年,武强共出版年画780种,发行6000多万张,而且,在这期间,武强年画在继承中不断提高,两次获得河北省美术百花奖和名牌优质产品,并有《大戳锤门神》、《海峡两岸倍思亲》等30多幅作品分获全国、国际大奖。
武强年画印版
这些保存在武强年画博物馆里的古老年画印版,承载着武强年画的历史,而今这些印版已经不再使用,但是每一个参观者都应该铭记,当年的艺人在这些印版上所赋予的艺术价值。
这些保存在武强年画博物馆里的古老年画印版,承载着武强年画的历史,而今这些印版已经不再使用,但是每一个参观者都应该铭记,当年的艺人在这些印版上所赋予的艺术价值。
“南桃(苏州桃花坞)北柳(天津杨柳青)论画庄,农家年画数武强……”产生于燕赵大地的武强年画,出自北方农民艺人之手,带有燕赵人民粗犷豪放的风格特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武强年画构图饱满、造型夸张、线条简练、色彩鲜明、形式多样且题材广泛,其主要体裁有门画、中堂、对联、贡笺、条屏、窗画、炕围画、灶画、斗方、灯方、西洋景、扇面、博戏图、冥币、张搭、年历等。按题材分类主要有神仙佛像、吉祥吉庆、农事耕作、节令习俗、故事戏曲、历史典故、新闻时事、风趣幽默、组字画谜、风景花卉、春宫图、智力游戏等,堪称农耕社会生活的缩影和民俗生活的大观园。
武强年画——花开富贵
花开富贵是最传统的图案之一,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年画题材。武强年画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内容时刻和老百姓的生活紧密联系。
花开富贵是最传统的图案之一,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年画题材。武强年画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内容时刻和老百姓的生活紧密联系。
1992年开放的武强年画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年画专题博物馆,坐落在武强县城,既是年画艺术之乡的象征,又是展示、研究农耕文化的艺术殿堂。该馆占地总面积为251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400多平方米。馆藏文物10000余件。现有5个展厅和一个仿古年画作坊,使历代流传的“四大发明”之一的雕版印刷术这一古老工艺得以很好地保护和传承。陈列共分六部分:(1)年画的源流与发展;(2)历史上的辉煌成就;(3)具有革命传统的近现代武强年画;(4)目前年画发展的新格局;(5)各地年画呈异彩;(6)传统工艺作坊。整个陈列新颖别致,既富有新的时代气息,又有浓厚的民族、民间特色。有较强的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和参与性,既是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特殊场所,又是保护、传承和弘扬民间艺术的前哨阵地。
武强年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2003年入选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十大试点,武强年画艺人十余人被评为民间工艺美术师。2006年5月20日,武强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河北省武强县的马习钦为武强木版年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马习钦,1959年12月出生于河北省武强县西关村。初中毕业后,进武强画厂学徒,师承刻版技师孙惠荣,学习画版镌刻。1980年,任武强画厂刻版技术员。与高级工艺美术师路治国先生合作十余年,1986年调入武强年画博物馆,1993年任工艺美术师,1999年任副馆长,为武强木版年画艺术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1995年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4年,河北省文联、河北省轻工业厅、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会授予其“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年画类)”称号。
武强年画包括大量的爱国主义题材作品,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不可多得的生动教材。武强年画博物馆先后被河北省评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未成年人教育基地,几年来共免费接待青少年6万多人次,发挥了很好的基地教育作用。它还是南京大学、中央美院、河北大学、河北师大等十几所大专院校的教学、研究基地。
武强年画——抗击侵略者
武强年画——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