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跳萨满

独属东北的神秘文化

跳萨满,也就是东北的“跳大神”,在科技尚不发达的年代,萨满是作为一种活人和死人的交流方式而存在的。萨满舞一般要由两个人完成,一个是“大神”,一个是“二神”,两个人协同合作,完成“跳大神”的过程。萨满是东北独有的神秘文化,作为一种民族艺术形式,被保留了下来。

跳萨满,也就是东北的“跳大神”,在科技尚不发达的年代,萨满是作为一种活人和死人的交流方式而存在的。萨满舞一般要由两个人完成,一个是“大神”,一个是“二神”,两个人协同合作,完成“跳大神”的过程。萨满是东北独有的神秘文化,作为一种民族艺术形式,被保留了下来。

跳萨满

【跳大神】

“跳大神”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更多的是被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保留下来。跳大神是东北民间的称呼,它还有一个学名,历史资料中被叫作“萨满舞”。

“萨满”是满族对族内巫师的称呼。巫师在祈神、祭礼、祛邪、治病等活动中,需要跳来跳去。这是一种神秘的舞蹈,这种舞蹈就是萨满舞,也就是在东北秘密流传的、俗称的“跳大神”。有资料表明,萨满舞在东北曾经广为流行。满族人对萨满舞的称呼与东北民间的不一样,他们称萨满舞为“跳家神”或“烧旗香”。表演的时候,萨满们在腰间系着一个铃铛,手里拿着抓鼓或单鼓,在敲敲打打的舞动中,请各路神灵降临附身。

神附体是指请来“神灵”以后,萨满会模拟各路神灵的特征,做出一段段奇特的表 演。如果他们请来的是“虎神”,就要模拟老虎捕食的动作,甚至还要模拟老虎发出的虎啸;请来“鹰神”,就要模拟雄鹰飞舞的姿态,还要模拟雄鹰啄食,发出雄鹰特有的声音;有时候,还会制造更神秘的气息,在黑暗中舞动点燃的香火,这时他们请来的便是“金苍之神”。

蒙古族则有所不同,他们称萨满舞为“博”、“博舞”。萨满戴的神帽上有鹰的装饰,身上穿着带有飘带的裙子,腰上还佩带九面铜镜,以此彰显他们的神威无上、法力无边。表演的时候,法器使用单面鼓,以一名萨满为主导,另外两名萨满做辅助,为其击鼓伴奏。蒙古族跳萨满舞,多模拟鸟兽的动作,或者是各种精灵的动作。萨满舞的最后阶段,还要表演“耍鼓旋转”,表演完“耍鼓旋转”,萨满舞就结束了。

跳萨满

赫哲族跳萨满舞

萨满舞既承载了原始萨满文化的内涵,又表现了北方少数民族豪迈奔放的性格,是独具北方民族特色的舞蹈。

萨满舞既承载了原始萨满文化的内涵,又表现了北方少数民族豪迈奔放的性格,是独具北方民族特色的舞蹈。

【民间艺术形式】

在东北最流行的文艺形式“二人转”曲目中,也有类似萨满舞的表演,比如《大神调》。在东北的民间,跳萨满是一种神秘的宗教活动,被赋予种种神秘色彩,令人想要一探究竟。今天偏远地区的人会请人跳萨满,因为他们缺医少药,但是在过去,凡是祈祷祭祀都会跳萨满。

在古籍《鸡林旧闻录》中,对当时跳萨满的情景,做了如下描述:“跳神者头戴尖帽如兜巾之绿檐,缀五色纸条,下垂蔽面,外悬小镜二,如两目状,身着长布裙,遍系铜铃,击鼓蹲舞。”

东北民间跳萨满,常请的神灵有狐狸、黄鼬(黄鼠狼)、蛇、鼠等,其中以狐狸和黄鼬最常见。萨满舞就是借助“神灵”显现神迹来达到目的,实际上也是一种图腾崇拜。东北民间这种独特的图腾崇拜,可以理解为东北民族民间文化中的“狐黄”文化。

下一篇:二人转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