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淮阳“泥泥狗” 远古图腾文化的辉煌再现

这些造型稀奇古怪的淮阳“泥泥狗”,就像《山海经》中的神话一般自然地展现在你的面前。无论是它夸张的手法,还是逼真的模样,都会让你心生爱意。阳光下,淮阳“泥泥狗”鲜艳的颜色,夸张的造型,透着一股古朴的原始美丽。

走在淮阳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古朴的民风、民俗、民情就融合在大街小巷之中。淮阳人亲手制作的竹器、布老虎等手工艺品各具特色。在这些土特产中,最出众的莫过于淮阳“泥泥狗”。豫东最大的庙会就是淮阳太昊陵庙会,“泥泥狗”就是太昊陵庙会中所有泥制玩具的总称。它是在原始图腾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民间艺术品,也被称为“陵狗”。

“泥泥狗”的表现题材十分广泛,上自飞禽,下至走兽,略显怪异的泥动物,林林总总共有200多种,古朴的造型,浑厚而自然,还颇有神话色彩。在淮阳,庙会是社会活动的一大特色,人们云 集而来,虔诚地祭拜过伏羲,再逛逛庙会,这个年似乎才算是完整了。因“泥泥狗”有祈福之意,相传可以避灾,所以成为香客们争相购买的“神圣之物”。

艺人们制作“泥泥狗”的工艺看似简单,却充满创造性。他们先将胶泥捏出各种造型,然后涂上所有“泥泥狗”的基础色调——黑色,再小心翼翼地在黑色上加以彩绘,只有如此,制作出来的“泥泥狗”才能体现古代彩陶的韵味。

在淮阳人心中,“泥泥狗”的传说充满了神奇的色彩。相传远古时代,圣明的帝王伏羲,居三皇之首,为百王之先。因为伏羲曾把狗当做氏族部落的图腾,所以狗在当时也被赋予了一种神奇的色彩——被认为是上天派来拯救众生的保护神,这也是太昊陵人祖庙会“泥泥狗”得以流传的重要原因。

根据史料记载,“泥泥狗”按照造型和颜色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小中板、小泥鳖、娃娃头、大花货。其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大花货“人面猴”。相传这是人类最初的形象,人猿的结合体,面目黑瘦,周身绘制着不同颜色的毛发。

最负盛名的“泥泥狗”——人面猴

“泥泥狗”中还有一个形象特殊的种类也吸引着我们的目光——“草帽老虎”。一只可爱的老虎头戴着荷叶形的帽子,像一个独行侠,始终不肯露出半面脸。根据专家的考证,“草帽老虎”其实就是远古时代男女婚姻的一种象征。还有“神龟负图”中的香龟也与诗经中“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美丽神话息息相关。“泥泥狗”的种类丰富多姿,无不溢彩流光,令人遐想万分。

奇特的“泥泥狗”——草帽老虎

制作“泥泥狗”大多在春光旖旎之时,通过晾晒、绘制等工艺加工,直到次年才能出售。这些达数百种的工艺品,各个都有老模子世代相传,谁都无法将其替代,而身怀这传世绝技的艺人也仅有百余人。在他们的手中,“泥泥狗”不仅是富有生命力的泥玩,更是具有生命力的信仰,带着人祖的光环,所以制作起来格外用心。

“泥泥狗”作为远古的民间艺术,是原始图腾文化的延续,令我们心生敬意,这罕见的艺术瑰宝,真实地记录了史前人类文化的痕迹,反映了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这就是一幅生动的远古部落时期人类的生活图像。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