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内陆洲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那是怎样的一种美?湘江中的一个江心小岛,为什么就能够吸引无数文人墨客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大发诗兴、挥毫泼墨呢?走进橘子洲头,感受文化积淀,也许,你也会出口成章。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那是怎样的一种美?湘江中的一个江心小岛,为什么就能够吸引无数文人墨客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大发诗兴、挥毫泼墨呢?走进橘子洲头,感受文化积淀,也许,你也会出口成章。
【千载橘洲,繁华之地】
橘子洲,又名橘洲、水陆洲,地处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境内,是湘江中一个江心小岛。它长约5千米,宽40~140米,被誉为“中国第一洲”,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 洲。橘子洲宛如一艘永不沉没的战舰,形成长沙一道独特的风景。橘子洲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早在唐代,这里就以出产美橘著称。“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酒盈杯,书盈架,名利不将心挂。”这是唐末李殉描绘橘洲江景的诗句。
岁月轮回,万物变迁,橘子洲的风景却依然未变。登洲览胜,不仅可以听渔舟唱晚,观看天心飞阁,吟先贤辞赋,而且还可以在这里欣赏橘子洲的秀美四季。橘子洲四季景色迥异,总会给人新的享受。
南北朝时期,佛教曾在橘子洲流传。济应禅师在橘子洲尾建了一座佛寺,名为水陆寺,一时间高僧云集,骚客汇聚。元代诗人戴复古在题为《岳麓水陆寺》中写到:“长沙沙上寺,突兀古楼台。四面水光合,一边山影来。静分僧榻坐,晚趁钓船回。明日重相约,前村访早梅。”明代文人廖道南也写有诗句:“寻幽为访云边寺,乘兴还临河上洲。”明末清初诗人廖元度在题为《望水陆寺》一诗中写到:“天地军麾后,何年一寺存。浮州烟似岛,泊岸水连村。橘柚空相忆,江枫已没痕。那堪风浪里,钟磬出黄昏。”
清代,几经修葺后的水陆寺香火大盛,此外,寺前还建起了戏楼。清代进士石承藻曾记其景色:“危楼悬百尺,四面敝檐楹。雨重云连岳,江空浪撼城。”雍正年间,雍正皇帝命江南各省“祭祀江神,以利舟楫”,水陆寺改名为江神庙。位于水陆寺后的拱极楼,也是橘子洲的另一特色建筑,有一流传已久的对联能更好地描述它:“拱极楼中,五六月间无暑气;潇湘江上,二三更里有渔歌。”
江神庙和拱极楼曾是千年橘子洲上最古老的建筑,一起见证了橘子洲的发展变迁。尤其是拱极楼,是观赏潇湘八景之“江天暮雪”的最佳观赏点。二者曾毁于清末,如今我们所见江神庙和拱极楼为现代仿古建筑。
朱熹曾来过这里,张栻也曾来过,他们大批的追随者也来过。在这里,朱熹与张栻曾往来于岳麓书院与城南书院讲学。今天,这里早已不见他们的身影,只有那因“朱张”讲学而名噪一时的朱张渡,还静静地立在那里,诉说着八百年前湖湘子 弟求学的盛况。
【全新橘洲,更显文化底蕴】
今天的橘子洲前,流淌的还是那湘江的水,但是橘子洲却变得更加动人心弦。今天的橘子洲好似一座承接历史的桥,它蕴含着深厚的湖湘文化,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
1961年,橘子洲头被辟建为橘洲公园;2001年,又更名为长沙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橘子洲景区。焕然一新的橘子洲头景区虽比以前扩大了六倍,但是以岳麓山为邻,与湘江水作伴,“一面青山一面城”的独特风光却始终依旧。
橘子洲头有一个很大的橘子园,里面有上千株橘树。金秋时节,站在橘子洲头望去,令人心旷神怡。这里汇集了全球几十个品种的百亩橘园,让“橘子洲头”更加名副其实。这里还种有竹、梅、桃、桂等,让穿行其间的人们享受到一种别样的田园风光:春有桃花烂漫,夏有翠竹迎风,秋有丹桂飘香,冬有红梅映雪。橘林中还有少年毛泽东和蔡和森等人的铜像,靠近江边还散落着一些供人休憩的小亭子。
整个橘洲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将洲上的历史遗迹进行修缮保护。有饱经风霜的外国领事馆和高级别墅,有占地约2000平方米的朱张渡广场中央高耸着的文津门楼,有重新修建的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拱极楼……
毛泽东对橘子洲更是情有独钟,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七次到橘子洲附近的湘江水域游泳。这里还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青年毛泽东雕塑与诗词碑,这座雕塑是由8000多块石材拼装而成,总重量约 2000吨。这些石材为花岗岩,名为“永定红”,全部采自福建。“永定红”的颜色比较偏暖色调,花纹均匀细致清晰,能够很好地表达雕塑的艺术感觉。雕塑眼睛部位则采取镂空的设计,这样便可以依靠光与影的变化,更好地展现雕像目光的深邃;整个雕塑充分地展现出毛泽东青年时代胸怀大志、风华正茂的气概。
漫步于橘子洲,不时会看见一些制作得憨态可掬的生肖石凳,格外讨人喜欢。在树林间,无数只白鸽悠然飞翔着,飞累了或歇息于草坪之上,或立于树枝之上。令人称奇的是,无数人类的到来,并未侵扰鸟儿们的安详,它们依旧自得地翱翔、休憩。还有什么比这更能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呢?
橘子洲头夜景
杜甫江阁
杜甫江阁为园林仿古建筑,为纪念唐朝诗人杜甫所建,为湘江风光带的一部分,与橘子洲、岳麓山隔江相望。江阁园林区占地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多平方米,主阁共分四层,高18米。
杜甫江阁为园林仿古建筑,为纪念唐朝诗人杜甫所建,为湘江风光带的一部分,与橘子洲、岳麓山隔江相望。江阁园林区占地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多平方米,主阁共分四层,高18米。
指点江山石刻
望江亭
橘子洲上望江亭为唐朝始建,嵌有署名为安福(今临澧)黄道让书的对联“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如今所见之望江亭为2008年新建,因处于橘子洲头,它已成为欣赏橘洲美景的最佳位置。
橘子洲上望江亭为唐朝始建,嵌有署名为安福(今临澧)黄道让书的对联“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如今所见之望江亭为2008年新建,因处于橘子洲头,它已成为欣赏橘洲美景的最佳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