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湖南花鼓戏

曲调轻快旋律明快

在湖南各地的公园或广场,人们会时不时看到成群的花鼓戏爱好者聚在一起演唱花鼓戏,其中花鼓戏名剧《刘海砍樵》深受人们的喜爱,也因此得以风靡海内外。2008年,湖南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鼓戏类似于民歌形式,但又区别于民歌,它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同时也反映了湖南当地独特的文化内涵。

在湖南各地的公园或广场,人们会时不时看到成群的花鼓戏爱好者聚在一起演唱花鼓戏,其中花鼓戏名剧《刘海砍樵》深受人们的喜爱,也因此得以风靡海内外。2008年,湖南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鼓戏类似于民歌形式,但又区别于民歌,它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同时也反映了湖南当地独特的文化内涵。

【从民间走来的生活戏剧】

严格来说,没有“湖南花鼓戏”这一说法,湖南花鼓戏只是湖南各地花鼓戏流派的总称而已。因湖南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特点不同,所以建立在当地民间文化基础上的花鼓戏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讲,湖南花鼓戏主要包括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和醴陵花鼓戏六个流派。人们常说花鼓戏是“从民间来的生活戏剧”,这句话可以说非常贴切。因为湖南花鼓戏从起源到发展,从内容到形式都散发着浓厚的民间文化气息。

民间文化注重的是生活,这要从花鼓戏的源头说起。花鼓戏最初的演员都是农民,也可以说这是他们自己独创的“娱乐形式”,农忙时就务农,农闲时就演出,内容多为生活化的场景,有 剧情有民歌。这种根植于老百姓生活的艺术往往以人们的生活为创作灵感,因此这种演出更容易使人产生心理共鸣,正是这种共鸣才使得湖南花鼓戏得以发展至今。

花鼓戏大多以花鼓大筒以及唢呐、琵琶、笛子、锣鼓等民族乐器作伴奏,鲜明的个性与快节奏的剧情演绎让观众没有一时一刻的无聊,湖南方言的幽默也在这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听湖南花鼓戏的时候,活泼欢快的气氛会让你觉得好像不是在看一场盛大的演出,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幅具有生活趣味的画卷:开门、进门、撩门帘、整妆、掸灰、扯鞋、挥汗、端茶等生活细节能够完全吸引你,推磨、抖碓、打铁、打鱼、砍柴、摇船、缝衣、补鞋等艺术化的表演也会让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花鼓戏好像变成了邻家阿姨在给人们讲述故事,而不是阳春白雪般的浪漫情怀,它让人们在真实生活的艰辛和幸福中,体味生活的本真。其中花鼓戏《补锅》就体现出了以上特点。

《补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刘大娘是一个养猪的,希望找一个有文化有技术的小伙子做女婿;但是女儿兰英却瞒着她和一个补锅的小伙子谈恋爱了;有一天刘大娘让女儿去请补锅的师傅来补锅,兰英、补锅小伙子趁着补锅的机会说服了妈妈,最后刘大娘接受了这个补锅的女婿。

观看《补锅》的时候,观众会被刘大妈的幽默折服。补锅小伙子说需要一个拉风箱的,兰英马上说:“我拉的风箱最好啦!”刘大妈学着兰英调皮的姿势说:“拉就拉,还最会拉啦!”同时,观众也会为戏剧中年轻的二人组怎么说服丈母娘而深感紧张。

不光《补锅》,大多数湖南花鼓戏都能惹人笑、逗人乐,台词与表演都能准确地捕捉生活中的人情世态。“人的逻辑”、“人的风情”在湖南花鼓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难怪不仅湖南人民喜欢,更受到全国广大观众的欢迎。

湖南花鼓戏

花鼓戏《大闹天宫》

在长沙二环线新河立交桥下,一群来自益阳的民间花鼓戏演员正在表演《大闹天宫》。他们每天都推出不同的传统表演剧目,虽然简陋,但表演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在长沙二环线新河立交桥下,一群来自益阳的民间花鼓戏演员正在表演《大闹天宫》。他们每天都推出不同的传统表演剧目,虽然简陋,但表演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湖南花鼓戏

花鼓戏《看电影》剧照

【家喻户晓的《刘海砍樵》】

繁华市井这一词在现代人看来是商业文化的代名词,但是湖南花鼓戏却代表着人们的欢乐源泉和美好的愿望,它用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方式来与观众沟通,用最直接的表达来阐述一个又一个关乎生活的主题。

时下很流行的一句话是“生活在别处”,真的在别处吗?也许就在我们身边。看惯了爱情的悲欢离合,人们会把爱情看成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东西。但是当你看过《刘海砍樵》之后,会发现爱情是自己争取的,简单直接。这就是泼辣的湖南人。

“家住常德武陵境,丝瓜井畔刘家门。”这是《刘海砍樵》中的两句唱词。家住武陵丝瓜井畔的樵夫刘海以砍柴为生,刘海有一个老母亲,因为思夫而哭瞎了眼睛。生活虽然贫困,但刘海非常勤劳孝顺,天天上山砍柴,奉养母亲。在刘海砍柴的大高山、小高山一 带,住着一只修炼多年的狐狸精,她对刘海有了爱慕之心,吐出宝珠化身凡人女子胡秀英,执意要嫁给刘海。但是憨厚朴实的刘海,怕她过不得苦日子,拒绝了她,但是胡秀英仍然不放弃,刘海让秀英答应他三件事方与她成婚:第一,要侍奉双目失明的婆母;第二,要劳动;第三,要找个媒人。秀英都答应了。于是,以柳树为媒,大山作证,二人结为夫妻,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除了前边这个戏剧版本,花鼓戏《刘海砍樵》的源出传说还有些后续。话说二人回到家后,刘海的母亲非常欢喜,同意了他们的婚事,刘海去城里置办东西结婚,来到鸡鹅巷时被一座庙里面修炼的金蟾发现了,金蟾想要得到胡秀英的宝珠。但是胡秀英失去宝珠就会现出原形,无奈之下,她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刘海。刘海知道后没有责怪胡秀英,他拿起家中砍柴的石斧去斗金蝉,在斧头神和胡秀英众姐妹的帮助下,最终打败了金蟾。

戏中“刘海哥,我是你的妻咯呵”,“胡大姐,我是你的夫咯呵”,赞扬对方的优点不含蓄不做作,这样简单直白的表达让人心生羡慕。“刘海哥,那我将你好有一比……我这里将大姐好有一比……”胡秀英与刘海的这段对唱活泼欢快,把二人成婚、双双归家的喜悦心情表现得风趣可爱。这是湖南花鼓戏最富特色的唱段之一,一直传唱不衰。

据说现在在常德还能找到戏中所说的丝瓜井,但是井口已经残破不堪,井边杂草丛生;而传说中的刘海大战十罗汉的“刘海庙”也已经不复存在。

正直、勤奋、善良和对忠贞爱情的美好愿望都是湖南花鼓戏所要表达的,这表现了湖南人的生活状态和民俗风情。

湖南花鼓戏

刘海砍樵剧照

2010年7月23日,上海世博会,以“诗意潇湘”为主题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湖南活动周在宝钢大舞台正式拉开帷幕,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在开幕式上表演经典《刘海砍樵》剧目。

2010年7月23日,上海世博会,以“诗意潇湘”为主题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湖南活动周在宝钢大舞台正式拉开帷幕,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在开幕式上表演经典《刘海砍樵》剧目。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以石定亲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