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园艺术的巅峰之作
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向来以青山秀水扬名于世,园林艺术更是闻名天下。苏州以其悠久的园林文化傲然居于群芳之首,“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古典园林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
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向来以青山秀水扬名于世,园林艺术更是闻名天下。苏州以其悠久的园林文化傲然居于群芳之首,“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古典园林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
苏州,这座江南山水名城、历史文化古城,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享誉中外,而园林正是最能体现苏州文化特质的所在。正如提到北京人们自然会想到故宫、颐和园,提到苏州自然就要说到园林。苏州这一灵秀的城市成就了中国人的园林之梦,充满了古典气息和巧夺天工技艺的园林孕育了苏州这座园林之城。
【历史追溯】
狮子林石坊观荷
苏州园林的造景艺术很好地体现出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借景、对景、漏景、框景、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组织空间,形成了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里完美地展现了园林的空间和结构。例如,在拙政园倚虹亭中可以看到园外的北寺塔;在沧浪亭的花窗中能观赏到屋外的竹林,这就是典型的借景技巧。在苏州园林的围墙、回廊的侧墙上,有许多造型 各异的漏窗,通过漏窗透视园内,景物时隐时现,达到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效果。像留园的漏窗景、拙政园的听雨轩等都很好地运用了漏景的技巧。在布局上,苏州园林多以水为中心,极具江南情趣。在结构上,做到了以小巧取胜,以小见大,移步易影;在空间处理上,或藏或露,或深或浅,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时空布局,将苏州园林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冠云峰
“没有哪座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四大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这些建造于16~18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这是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对苏州园林的评价。
苏州园林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宋室南渡,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经济的繁荣造就了苏州园林史的黄金时代,苏州园林在这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建筑艺术特点。到了明清时代,苏州园林也迎来了自己的盛世,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艺术成就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著名的园林就有200多处,其中保留到今天的名园仍有几十处之多。一座座集天地灵秀的古典园林将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美景胜境巧妙地融为一体,置身其中宛若进入天宫仙境,苏州因此也有了“人间天堂”的美誉。
【四大名园】
现存园林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是苏州园林中最古老的一个,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曾一度成为抗金名将韩世忠的住宅。名园配名将,无形中更为沧浪亭增添了光彩。沧浪亭园门外特意造了一个水池,绿水绕于园外。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就建于其上。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五百名贤祠、看山楼、翠玲珑馆、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衬映。
狮子林位于苏州城东北,始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园内石峰林立,因石头的形状很像狮子而得名。狮子林园区呈长方形,林内湖石假山匠心独具别 有风韵。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建筑错落有致分布其中。
拙政园春日景观
留园位于苏州城外,始建于明代。清代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后改为“留园”。留园占地50亩,以山水见长,涵碧山房、明瑟楼、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景观就建在山水之间。留园内建筑之多在苏州诸园中位居榜首,在空间景物的处理上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和智慧。
拙政园位于苏州娄门内,占地41333平方米,是苏州最大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建于明正德年间。拙政园的布局以水为主,池水面积占园区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亭台轩榭多临水而建。远香堂、雪香云蔚亭、待霜亭、留听阁、十八曼陀罗花馆、三十六鸳鸯馆等巧妙建在园内各处。
苏州园林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以有限的空间,运用独特的造园艺术,将湖光山色与亭台楼阁融为一体,集观赏与居住为一身,把生机盎然的自然美和创造性的艺术美相融合,圆了中国人自己的园林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