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沈阳

共和国的长子

沈阳,辽宁省省会,别称盛京、奉天。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通往关东地区的综合枢纽城市。沈阳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科教、军事和商贸中心。东北第一大城市。国家交通枢纽、国家通信枢纽,中国十大城市之一。

沈阳,辽宁省省会,别称盛京、奉天。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通往关东地区的综合枢纽城市。沈阳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科教、军事和商贸中心。东北第一大城市。国家交通枢纽、国家通信枢纽,中国十大城市之一。

【沈阳市的发展史】

沈阳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着7200多年的人类历史和2300多年的建城史。早在7200多年前,新乐人就开始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此后,沈阳又相继发现了距今约5000年的偏堡子文化、距今约2700年的高台山文化、距今约2600年的郑家洼子青铜短剑文化。可以说,在一座城市发现如此多的人类活动遗迹,实属罕见。

沈阳建城源头的发现,来自考古活动。1993年,在沈阳东亚广场的建筑工地上,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沈阳战国至汉魏时期的城墙遗址,这是迄今为止沈阳发现的最早的城墙遗址。遗址的发现其重要性在于史籍中关于侯城县的记载得到了印证。随着这一遗址的发现,沈阳的历史逐渐明晰起来。

侯城县存在了400年后毁于战火,沈阳为高句丽所管辖,在沈阳附近发现的石台子山城和塔 山山城就是证明。唐代,唐朝政府在沈阳地区设置了盖牟州。辽代,辽太祖阿保机将原来渤海国所建的沈州迁至沈阳,在古老的侯城废墟上建起了沈州城。辽代之后,金代延续了沈州的设置,隶属于东京路辽阳府。蒙古灭金的战争中,沈州城再度被毁。直到1266年,元朝才重新设立沈州,1296年,又在沈州的基础上设立了沈阳路,这是“沈阳”二字第一次出现在史籍之中。

明朝建国后,在东北地区实行卫所制度。洪武十九年(1386),明政府在沈阳设立了沈阳中卫。两年后,沈阳中卫指挥闵中在原沈阳路城的基础上,修建了沈阳中卫城,加强了这座城市的防卫能力。到了明朝中后期,随着建州女真的崛起,明朝在东北地区的统治日益严峻。明天启六年(1626),后金军队占领了沈阳中卫城和明代东北的统治中心辽阳城。与此同时,后金皇帝努尔哈赤将后金的都城迁到了辽阳。

后金天命十年(1625),努尔哈赤将都城从辽阳迁到了沈阳,改沈阳为盛京。从此,沈阳开始成为东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努尔哈赤眼中的沈阳“乃形胜之地,西征大明,从都尔鼻渡辽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二三日可至;南征朝鲜,自清河路可进”。战略上的重要性,使得沈阳的地位大幅度提高,沈阳的城市规模大幅扩大。

沈阳

沈阳浑河风光

沈阳浑河两岸开发建设后,形成了以五里河为中心的文化城,拉近浑河与城市生活的距离;在浑南建起的商务城,彰显CBD和城市滨水形象魅力;以三好街为依托的科技城,建成了具有扇形开放式空间景观特点,拥抱较长的浑河自然滩地。随着沈阳城市重心的南移,浑河两岸像上海外滩那样呈现出繁华、多姿的城市景象,成为沈阳的标志。

沈阳浑河两岸开发建设后,形成了以五里河为中心的文化城,拉近浑河与城市生活的距离;在浑南建起的商务城,彰显CBD和城市滨水形象魅力;以三好街为依托的科技城,建成了具有扇形开放式空间景观特点,拥抱较长的浑河自然滩地。随着沈阳城市重心的南移,浑河两岸像上海外滩那样呈现出繁华、多姿的城市景象,成为沈阳的标志。

清军入关之后,沈阳成了清朝的陪都。这里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一直受到 清朝统治者的高度重视。然而,沈阳的近代化进程则开始于19世纪末。光绪二十一年(1895),盛京将军克唐阿在沈阳大东门创办了盛京机器局,这是沈阳第一家近代工业企业,标志着沈阳近代工业的出现。此后,沈阳迅速发展起来,跻身于近代化城市的行列。

清朝灭亡之后,张作霖父子主政东北,沈阳的城市建设及经济、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1923年,奉天市政公所建立,沈阳开始出现市的建制,1929年,奉天市正式改名沈阳市。“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于1931年11月20日强改沈阳市为奉天市。1945年8月,东北民主联军进驻沈阳,恢复了沈阳市的名称。

沈阳

沈阳舍利塔

沈阳舍利塔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塔湾街45巷15号,因佛塔内供藏1548颗“舍利子”,所以又称无垢净光舍利塔。为13层、八角、密檐砖塔,高34米,建于1044年。1640年,皇太极重修并在塔旁建一庙,现已无存。

沈阳舍利塔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塔湾街45巷15号,因佛塔内供藏1548颗“舍利子”,所以又称无垢净光舍利塔。为13层、八角、密檐砖塔,高34米,建于1044年。1640年,皇太极重修并在塔旁建一庙,现已无存。

【创造了新中国无数个第一的城市】

新中国成立以后,沈阳工业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国家的重工业基地,在共和国的建设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全国第一”。许许多多珍贵的档案记录着沈阳这个“共和国的长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的突出贡献。

在国家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沈阳是国家工业建设重点地区之一,国家用于沈阳的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工业投资额的4.4%,沈阳的工业投资中有76.8%用于发展机械工 业。沈阳拥有全国694个限额以上项目26个,其中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风动工具厂、沈阳电缆厂、沈阳松陵机械厂、沈阳黎明机械厂等6个项目被列为全国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沈阳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机械工业体系以及钢铁冶炼、煤炭开采、火力发电、汽车和拖拉机制造工业。沈阳各大企业生产的产品、技术装备等销往全国各地,数量占出厂数量的比重达90%以上,沈阳生产制造享誉全国。

1949年10月,沈阳风动工具厂生产出中国第一台气动凿岩机。1951年5月1日,沈阳第一机床厂为新中国铸造的第一枚金属国徽正式悬挂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1952年,沈阳重型机器厂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桥式自由锻锤。1953年,中捷友谊厂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Z35摇臂钻床。1955年10月,沈阳桥梁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大型起重机。1956年,中捷友谊厂研制出中国第一台T68卧式镗床。1956年,沈阳松陵机械厂研制出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歼击机。1957年,沈阳桥梁厂为武汉长江大桥提供了中国第一个钢结构架。1958年9月,沈阳重型机器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2500吨自由锻造水压机。1959年沈阳松陵机械厂研制出中国第一架超音速歼击机——歼6飞机。1966年沈阳松陵机械厂研制出中国第一架双倍音速飞机——歼7飞机……

【腾飞中的现代沈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沈阳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农业、工业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就。沈阳成为我国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在许多领域首开先河,创造了许多个全国、全省“第一”,为我国加快改革进程作出了探索,积累了经验。档案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沈阳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见证了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进程。

1979年1月10日,全国第一个恢复交易的农贸市场沈阳北行农贸市场恢复开放。1986年8月3日,全国首家破产企业沈 阳防爆器械厂破产。1986年8月5日,沈阳市信托投资公司开办证券交易业务,开国内证券交易之先河,在国内外引起轰动。1988年3月25日,新中国第一家大型股份制企业——沈阳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92年8月,中国首家企业股票——华晨—金杯股票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1994年9月16日,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区域性人才市场——中国沈阳人才市场成功组建。1995年沈阳重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斗轮挖掘机。1997年沈阳水泵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出我国首台300MW核电站主泵。2005年6月23日,沈阳跻身全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2010年4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标志着沈阳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以沈阳为中心的由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八城市组成沈阳经济区。8大城市集中了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构成了资源丰富、结构互补性强、技术关联度高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使沈阳对周边具有较强的吸纳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沈阳

沈阳夜景

沈阳

浑南新区

沈阳市浑南新区的前身为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始建于1988年5月,1991年被国务院首批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科技部重点支持的众多开发区之一。

沈阳市浑南新区的前身为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始建于1988年5月,1991年被国务院首批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科技部重点支持的众多开发区之一。

沈阳

沈阳城市雕塑

沈阳

北方重工生产车间

2009年5月18日,辽宁沈阳,北方重工沈阳重型机械集团公司。这座有着72年历史的老厂,炼完它的最后一炉钢,生产完它的最后一件产品,整体搬往沈阳西部的新厂区。一些在此厂工作20余年的老职工,依依不舍离开这座即将搬离的旧厂。

2009年5月18日,辽宁沈阳,北方重工沈阳重型机械集团公司。这座有着72年历史的老厂,炼完它的最后一炉钢,生产完它的最后一件产品,整体搬往沈阳西部的新厂区。一些在此厂工作20余年的老职工,依依不舍离开这座即将搬离的旧厂。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鞍山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