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上的绿岛
与贺兰山的雄奇峥嵘相比较,六盘山的线条要“柔和”许多。但它与世无争地、低调地护佑着关中平原,为宁夏南部固原干渴的黄土地添上了几许绿色的点缀。古往今来,它像一块磁石,吸引着无数人来到这里,或为其而争夺,或为其吟咏赞叹。
与贺兰山的雄奇峥嵘相比较,六盘山的线条要“柔和”许多。但它与世无争地、低调地护佑着关中平原,为宁夏南部固原干渴的黄土地添上了几许绿色的点缀。古往今来,它像一块磁石,吸引着无数人来到这里,或为其而争夺,或为其吟咏赞叹。
六盘山中的山道
泾河大峡谷
六盘山附近的农田
【荒漠中的湿润绿岛】
宁夏北有贺兰山,南有六盘山,犹如两座脊梁,共同支撑起这片土地。贺兰山的成山年龄比六盘山要早许多。当贺兰山隆起的时候,六盘山这片地区却还在下沉中,直到地质变动趋于平静的时候,六盘山才慢悠悠地从深沉中挺立起来。因此,它堪称是中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与贺兰山的高大雄奇相比,它的整个线条较柔和圆缓,重重叠叠,散发着敦厚与低调的气质。可是这一点丝毫没有影响它在中国政治、地理、经济领域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六盘山是一段以南北走向逶迤200余千米的狭长山地,横贯陕、甘、宁三省区。与全国的名山相比,虽然算不上高耸的大山,却也峻拔雄壮,山脊海拔超过2500米,最高峰米缸山达2942米,具备西北山体的磅礴气势和雄浑健美之风采。陡峭的山势,使六盘山既是关中平原的天然
六盘山中的森林胜境
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
夏季的六盘山,风景尤其优美,素有“春去秋来无酷暑”之称,深山中的丝丝凉意使这里成了夏季最佳的避暑场所之一。
夏季的六盘山,风景尤其优美,素有“春去秋来无酷暑”之称,深山中的丝丝凉意使这里成了夏季最佳的避暑场所之一。
六盘山老龙潭
屏障,又是北方气候重要的分水岭。关于“六盘山”名称的由来,通常说是因为山路迂回曲折,路盘六重才能到达山顶。其实,“六”只是一个概数,是形容山路曲折难行,不单指六盘山只有六重盘。早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已经有“略盘道”的叫法。“略盘道”后演绎成“络盘道”,已经和“六盘道”很相近了。无论史书记载还是民间传说,共同点都是说其山路曲折险狭,须经重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因此得名。
宁夏的六盘山段旅游区位于宁夏南部的固原市境内,横跨原州区、泾源县、隆德县三区县。如果说贺兰山具西北干旱燥烈之风采,那么六盘山则体现出一种北方雄浑和南方温润相结合的神韵。六盘山山势雄伟,巍峨挺拔,相对海拔高度达400米以上。其气候属中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带,具有大陆性和海洋季风边缘气候特点,春季低温少雨,夏季短暂多雹,秋季阴涝霜早,冬季严寒绵长,光照资源丰富。在如此的地理与气候条件下,在六盘山绵延百余千米的土地上,生长着四万多公顷的天然次生林,森林覆盖率达72.8%,年平均气温5.8℃,平均降雨680毫米。发源于山地北侧的清水河向北流注黄河,东侧为泾河上游,西南侧诸水汇入葫芦河,再入渭河。泾河、清水河、葫芦河皆发源于此。由此也足可见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生态功能,对贫瘠干旱的宁夏南部山区的广阔地域环境所起的十分重要的湿润调节作用。
六盘山上森林茂密,物种丰富。经不完全统计,有高等植物788种,野生动物213种,昆虫905种,鸟类147种。近年来,当地政府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使六盘山上的野生物种日渐丰富起来,连绝迹多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也不时在宁夏六盘山野生动物保护区内出现。伴随着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建立,一些多年来少见的野生动物数量有了明显增加。
强烈的切割地貌,在六盘山腹地,营造出老龙潭、野荷谷、凉殿峡、鬼门关等多个集险、秀、雄、奇于一体的风景优美之地。其生态旅游资源荟萃了宁夏乃至西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精华,因此,它也毫无疑问地成了国家4A级旅游区。当游人登上主峰远眺,但见朝雾迷漫,云海苍茫,日出云开,重峦叠嶂。春来绿树杂花,天地清澄;夏时凉爽宜人,风光独特;秋时红叶满山,层林尽染;冬时雪尽穷野,银装素裹。
【风光旖旎,久负盛名】
宁夏的固原南部是著名的干旱带荒漠地区,漫天飞舞的黄土令人不得不感叹水的珍贵。然而就在这么干旱的地方,居然存在一座湿润的绿岛,而其中的山水胜境更是使人感叹造物的神奇。1997年,六盘山公路隧道横穿六盘山,使昔日“峰高华岳三千丈,险居秦关百二重”的天险雄关变成通途,六盘山的旖旎风光从此更便捷地为世人所了解。
著名景点老龙潭,位于六盘山主脉东麓,泾河上游泾源县西南20千米。清人胡纪漠于公元1790年奉乾隆皇帝之命勘察泾水源头,在他的《泾水真源》中赋诗曰:“无数泉飞大小珠,老龙潭底贮冰壶。汪洋千里无尘滓,不到高陵不受污”,体现出老龙潭水质的清奇之特点。它由四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潭呈“之”字形排列,具险、深、奇之妙,至今还保存着原始的风貌。一潭、二潭是一段深峡危崖急流深潭,神奇莫测。三潭现被水库淹没,蓄水40多万立方米,潭水平静得出奇,阳光投射在幽深的水面上,薄薄的雾气在潭上飘逸,似一面宝镜,有“高霞平湖”之美称。四潭为龙潭的门户,幽谷危壁挟飞潭,清澈蜿蜒似游龙。山水相依,群峰倒映,美景如画,颇为壮观。老龙潭的上空经常有云雾缭绕,当地人有口诀:“潭里早晨发黑云,饭时大雨淋死人;雨过潭里发白云,连阴带雨过五晨。老龙潭上有云头,劝君不要出外头;看云好像不要紧,大雨就要淋着人。”
壮丽的六盘山全景
六盘山保护区森林与野生动物资源最富集的区域是凉殿峡。其距老龙潭10千米,与二龙河、老龙潭景区呈“丫”形排列。凉殿峡属中山峡谷景区,相对高度达500余米,峡谷处悬崖峭壁极为险峻。溪流每到陡落处便飞泻成瀑或落地成潭,形成潭、瀑、泉、涧、溪等多种水体景观。游人于谷底,水间穿行,会倍感石、水相亲,野趣无穷。凉殿峡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100%,有杨、桦、椴、柳、榆、辽东栎等多种树种。高低错落的地势特征令峡谷中的植被既有水平地带性的森林、草原,又有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中出现的低山草甸草原、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阔叶矮林等组成的垂直植被景观季相更替,展示出六盘山不断变化组合的自然美景。除树木之外,凉殿峡谷内遍生珍珠梅、丁香、百合、芍药、箭竹等花卉观赏植物;出没的野生动物有金钱豹、狍子、林麝、野猪、红腹锦鸡、蒙古兔等;如果去爬山,还有山梨、蕨菜、野生蘑菇、橙子、野草莓等多种野果、野菜供人采摘。丰富的物种使凉殿峡被称为六盘山的“天然生态植物园”和“天然动物园”。
长达8千米的鬼门关峡谷是一个猎奇探险的好去处。当地人说,“鬼门关,山套山,进去容易出来难”。峡谷中森林茂密,山环水绕,错综复杂,山谷内云雾缥缈,谷风习习,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这样幽静阴森的环境很值得探险爱好者去探寻一番。虽说鬼门关恶名在外,但它的真实面目处处显示着这里山水的雄奇、险峻和秀美。鬼门关的奇,在于它“山重水复疑无路”;鬼门关的美,在于它幽深的林海与缭绕的云雾;鬼门关的秀,在于它清澈甘甜的泉水与众多的瀑布流泉。到了鬼门关,才能真正领略到六盘山的“雄、奇、险、峻、秀”,才会真正体验到泾河源头这块“人间净土”的灵秀与壮观。
除上述景观之外,六盘山的野荷谷、二龙河、胭脂峡等自然景观皆美不胜收,流连在六盘山的人,可以更充分地感觉到大自然的神奇和无处不在的生命奇迹。
泾河
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六盘山东麓。有两个源头,南源出于泾源县老龙潭,北源出于固原大弯镇。
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六盘山东麓。有两个源头,南源出于泾源县老龙潭,北源出于固原大弯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