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我国第一座汉墓竹简博物馆

临沂城东南部银雀山上,也就是现在的临沂市沂蒙路219号,有一座博物馆,它就是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其占地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2400平方米,是一座遗址性专题博物馆,地下还有规模较大的汉代墓群。此馆1981年破土动工,于1989年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馆内陈列为银雀山汉墓厅、孙子兵法展厅、孙膑兵法展厅、简牍陈列厅和文物陈列厅五部分,重点突出汉墓、简牍、兵法,充分展现全国独一、世界唯一的文化特色。现在它属于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第一座汉墓竹简博物馆。

博物馆四周是由红墙围起来的,里面种满了松柏花竹,属于古典宫廷式建筑。馆内长廊环绕,松柏花竹与山水交相辉映,其整体设计将仿古建筑及园林风格融为一体,十分具有民族特色。

博物馆南面为银雀汉墓厅,厅中央建筑为复原了的一、二号西汉墓穴,墓穴里所有随葬物品在经过复原之后,都按照原状被摆放在了棺椁里面。展厅是椭圆形的,四周墙壁上悬挂着被放大了的汉墓发掘现场照片及出土的竹简照片。两座汉墓共出土竹简7500余枚,这些竹简以先秦兵书为主要内容,其中包括《六韬》、《尉缭子》、《管子》和《守法守令第十三篇》等,同时出土的还有《孙子兵法》和失传了1700多年前的《孙膑兵法》。这一发现将“孙子及孙膑是否是同一人”千古之谜给解开了,轰动了海内外。这一考古成果,被评为新中国成立30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建国50年影响最大的考古大发现之一、20世纪100年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我国第一座汉墓竹简博物馆 博物馆正门

博物馆正门

二号墓一共出土竹简32枚,其中的《汉武帝光元年历谱》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历谱。银雀山汉墓所出土的竹简,对于中国军事史、文字学、古音训、古简册制度和古代历法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竹简原件

西汉帛画 [银雀山之东金雀山九号墓出土的西汉帛画,是继湖南马王堆后出土的唯一一件西汉帛画。]

银雀山汉墓厅的北边是简牍陈列厅,它是一座两层的仿古建筑。一楼为《孙子兵法》展厅及《孙膑兵法》展厅。进到正厅之后,你可以看到厅中正面的屏风上悬有孙武的浮雕像,而其两侧是由用金文、汉隶、英文及日文书写的《孙子兵法》相关文摘。而其左右板壁上则放置着被放大了的兵法竹简照片。正厅的东西两侧则为《孙子兵法》展厅及《孙膑兵法》展厅。而厅内则分别塑有“孙子著书”及“孙膑出征”的大型雕像。周围则放置着一排特制的玻璃展柜,柜内则按顺序摆放着经过技术处理的兵书竹简,其中《孙子兵法》竹简大概为233枚,《孙膑兵法》竹简约为222枚。

二楼属于文物陈列厅,里面展出了一、二号汉墓里出土的文物,以及1970年以来在金雀山和银雀山百余座汉墓里出土的一部分文物,里面的西汉帛画,是继湖南马王堆帛画出土以后的又一重大发现,同时也是长江以北地区出土的唯一一件西汉帛画。此画长约2米,宽0.42米,其内容主要分为天上、人间和地下三个部分,人间部分所描述的是墓主人生前生活场景。它不仅仅是珍贵的艺术品,更对人们研究古代丧葬制度、神话传说及宗教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它还充分表明当时中国民间绘画艺术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文物陈列厅里面还陈列着一些仿制的古代兵器,比如矛、戈、戟、弩等,同时战船、望楼车、抛石机等文物这里也有陈列。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