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文殊院

休闲之都的清净地

成都不仅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休闲文化也长盛不衰,所以它在“天府之国”后又享有“休闲之都”的美誉。如果把成都比作一片竞相争艳的缤纷花地,那么位于城市中心的文殊院,就像这花团锦簇中难得一见的清雅之地,悠然自在又芬芳吐绿。

成都不仅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休闲文化也长盛不衰,所以它在“天府之国”后又享有“休闲之都”的美誉。如果把成都比作一片竞相争艳的缤纷花地,那么位于城市中心的文殊院,就像这花团锦簇中难得一见的清雅之地,悠然自在又芬芳吐绿。

【禅宗重地】

文殊院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四大修持场所之一。它最初建于唐朝,原名妙圆塔院,宋朝曾改称“信相寺”,明朝末期不幸毁于战火中,只留下了十尊铁铸护戒神像和两株千年古杉。到了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有位慈笃禅师来到这座荒凉的古寺,在两株古杉之间结茅为庐,研习佛法。传说,在慈笃禅师圆寂的那夜,古寺上方出现一片红色火光,聚成文殊菩萨的影像,燃烧了许久才散去。从那时起,人们便认为慈笃禅师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故改“信相寺”为“文殊院”。康熙三十六年至康熙四十五年(1697~1706),附近的官绅军民们捐资重修寺庙,康熙帝还御笔亲题“空林”二字,并赐下“敕赐空林”御印一方。到嘉庆、道光年间,文殊院住持又购置82根石柱再度拓建,才成今日规模。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城北文殊院街,整座寺院坐北朝南,建筑面积约为1.16万平方米,大小房间200多间。寺院门前有一面阔大的照壁,上面是“文殊院”三个字。院内五座大殿堂巍然相连,分别是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宝殿、说法堂与藏经楼。它们将东西两侧的钟楼、斋堂与廊房联为一体,两旁再配以禅、观、客、斋、戒和念佛堂、职事房,形成一个风格古朴的复合四合院。

【文物宝地】

文殊院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还是一座令人大开眼界的文物宝地。那座三檐式钟鼓楼里悬有一口铜铸大钟,总重达4500多千克,殿堂里供奉的观音大士像由青铜铸造,称得上雕塑精品。另一尊护法神韦驮像,也用青铜翻砂铸成,制作工艺极为精细,人物容颜相当逼真,人称“童子相貌,将军威仪”。还有一尊被列为“空林八观之一”的缅甸玉佛,也属于佛教珍品,它是由寺僧性鳞和尚徒步到缅甸请回来的。此外,文殊院里还保存着大小300多尊佛像。不管这些佛像是石刻还是铜铸,是木 雕还是泥塑,都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除了佛像之外,这座寺院还珍藏着不少珍贵的佛经文献与历史古物,如康熙题写的“空林”、“海月诗”碑刻,十尊宋铸护法神铁像,一片唐僧玄奘顶骨与舌血经书、千佛袈裟、水月观音、挑纱文及缅甸白玉佛像、印度梵文贝叶经,以及郑板桥、张大千、丰子恺等人的书画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文殊院经过重新修葺,现在院内有上千株银杏、香樟、梅花、玉兰等观赏花木。另外,还增设了茶座、素餐馆等。方便周到的设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来此观光游览,更有许多本地游客也常常穿越喧嚣闹市,在文殊院稍作停留。他们或捧一杯盖碗茶,或听一曲川韵小调,安然自在地领略着这座西南老城流露出来的清幽与娴静。

文殊院

文殊院碑廊

文殊院

文殊院内的贡品

文殊院

文殊院的佛像

文殊院

文殊院的烛台

文殊院

文殊院鼓楼

文殊院

文殊院中的石狮与塔

上一篇:青羊宫
下一篇:安岳石刻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