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天地在人间
丹巴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东面是阿坝州小金县,南面是康定县,西面是道孚县,北面是阿坝州金川县。在这片5600多平方千米的广袤土地上,除了自然美色与著名的丹巴美人谷外,还有许多别具民族风情的建筑古迹,比如丹巴碉楼与甲居藏寨。
丹巴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东面是阿坝州小金县,南面是康定县,西面是道孚县,北面是阿坝州金川县。在这片5600多平方千米的广袤土地上,除了自然美色与著名的丹巴美人谷外,还有许多别具民族风情的建筑古迹,比如丹巴碉楼与甲居藏寨。
【战时堡垒】
丹巴全县境内都分布着古代碉楼,据统计共有562座,享有“千碉之国”的美称。丹巴最具特点的碉楼分布在县城东面不远处的梭坡乡和中路乡。这里的碉楼最为稠密和壮观,而且保存得较为完整。它们一般不低于10米,多数高达30米以上,最高的甚至有60多米,其外形一般分为四角、六角、八角,最多的一座有十三角。在丹巴所有的碉楼中,只有一座五角碉楼,位于梭坡乡。
丹巴碉楼由泥土与石块建造而成,墙壁坚实,基底牢固,防御性较强。最早的几座建于汉朝时期,最晚的建于清朝时期。千百年来,这些古碉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与风雨的 侵蚀,有的仍然巍然屹立,有的已经弯曲如弓,自成一处风景。这些古碉最初是用来降妖伏魔以求辟邪,后来却大多与战事相关。碉楼主要分为四种:一是要隘碉,二是烽火碉,三是寨碉,四是家碉,比较普遍的是寨碉和家碉。
寨碉和家碉随时可改作战时堡垒,它们的碉门都比较矮小,门板厚实,碉内用木板隔层,有的多达二十几层,每层都用独木梯相连。如遇敌人来袭,碉内的守护者可迅速将木梯抽回,关上碉门固守。除以上四种外,丹巴还有少数求福祈愿的风水碉和辟邪祛祟的伏魔碉等。
丹巴碉楼秋色
梭坡古碉堡群标识
丹巴碉楼群
【童话小屋】
“甲居”在藏语里的意思是“百户人家”。甲居藏寨位于丹巴县境内,距离县城有七八千米。这片藏寨散落分布。远远望去,雪白寨楼饰有鲜明的红色,依次排布在青山绿水间,再加上附近一层层错落有致的梯田,眼前场景宛如一片童话里的小屋,所以这里也被人们称作“藏区童话世界”或“康巴风情名片”。
甲居藏寨面积约为5平方千米,从大金河谷底一直向上伸延到亚肖神山下,数百户嘉绒藏族居住在此。这些寨楼大多坐北朝南,有的三五成群相依相偎,有的远离群楼独据一地。每幢大约占地200平方米、高15米以上,均为石木结构。其中木质构架部分和屋檐都涂成红色,二层以上墙壁则全部刷成白色,看起来整体造型十分独特而且色彩极为鲜明,形成藏区独有的一处民居景观。在每年春节前夕,每幢寨楼的主人们还会按照传统习俗,用当地一种“白泥巴”作为主要原料,配制成特殊的白色染料,而后精心涂刷四壁墙面,让寨楼以全新的风貌迎接新年的到来。
不管是用作战时堡垒的丹巴碉楼,还是美如童话小屋的甲居藏寨,这些建筑古迹自成一方小小天地,圈入了浓浓烈烈的丹巴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