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水乡
三道堰古镇是历史上有名的水陆码头和商贸之地,都江堰的两大支流柏条河和徐堰河纵贯其全境,因古望帝和丛帝在柏条河治水期间,用竹篓截水做成三道相距很近的堰头导水灌田而得名。这座古蜀水乡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距离郫县仅6千米,距离成都市约22千米。
三道堰古镇是历史上有名的水陆码头和商贸之地,都江堰的两大支流柏条河和徐堰河纵贯其全境,因古望帝和丛帝在柏条河治水期间,用竹篓截水做成三道相距很近的堰头导水灌田而得名。这座古蜀水乡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距离郫县仅6千米,距离成都市约22千米。
堰桥夜景
“古蜀水乡”牌楼
【富集灵气的水乡】
三道堰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川西古老水乡,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使古镇形成“依河而居、傍花随柳”的舒适环境,有“天府水乡”之美誉。依水而建的民居粉墙黛瓦、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吊脚楼、阅江楼、望江楼、永定桥、堰桥、三道堰古镇大牌坊、千米水乡文化长廊……这些古老的建筑无不再现了传统川西民居丰富多变的造型,展示出古镇的独特魅力。
三道堰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厚,始建于商周时期的宋家河坝遗址是古蜀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还有建于1923年的永定桥、古水陆码头,建于明朝的望江楼、词库等特色建筑。此外,古镇还有堰桥、堰桥文化广场、桥头花 园、“水乡坊”和“滨河坊”等仿古牌坊,中共郫县第一个支部成立所在地和郫县革命的发祥地——青塔寺,建于明朝的“五省会馆”(湖广馆、广东馆、福建馆、江西馆、陕西馆)也正在逐步恢复,并向游人陆续开放。
三道堰古镇堰桥
【经久流传的民俗文化】
古镇的青瓦白墙、小桥流水、碧绿垂杨、鸟语花香向人们呈现了一幅安宁祥和的自然画卷。令人想不到的是,这座幽静的古镇还是著名的武术之乡,民国时期就有“川西小少林”之美誉。小少林掌门人尹鸿年的关门弟子周定国擅长刀枪剑棍拳术,曾打败南京擂台赛金奖获得者梁教官,被授予超级金章。而且,这里还是登山英雄彭仲穆的家乡。
除武术外,这里的人们还喜欢游泳,柏条河就是一座天然游泳池。许多小伙子常常在此嬉水为乐,凫水、剪水、仰泳、踩假水等,甚至连水码头来往的木筏和停泊的木船都可能被当作提高技能的媒介。每年的端午节成为古镇最具特色的文化娱乐节日,当天会举行龙舟和游泳比赛,抢鸭子、放河灯、抢尿脬……届时,远近居民都要举家出动,桥上岸上到处是人山人海。
为表达对屈原的敬仰、对白素贞的同情,端午前后还要连唱六天传统川剧,每天三台(早台、午台、夜戏),戏文则是战国故事、三国故事、红鬃烈马、白蛇传等。此外,其他表演项目还有书画展览、动力伞飞翔、马术等,真是万人拥巷,热闹非凡。
三道堰古镇的饮食文化也丰富多彩,这里盛产天然黄辣丁、沙网鱼、红豆鱼等野生河鱼,“黄辣丁”、“炒大虾”、“戴大肉”等特色菜名扬天下,吸引了四面八方的美食家。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远离都市的喧嚣,只为能坐在古朴淡雅的水乡之畔尝一口美食,享受这份平和安详的水乡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