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是台湾的五大直辖市之一,也是台湾第四大城市。现在台南市一共设立了37个区,包括中西区、东区、南区、北区等。全市面积为2192平方千米,截至2014年3月,人口约188.3万,人口密度较大。顾名思义,台南位于台湾南部,在嘉南平原上,地形平坦,因为地形有利,又面向大海,所以成为台湾岛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除了平原以外,台南还分布有一些丘陵和山地,便于耕种农业的发展。
【印象台南】
台南市水资源丰富,有巴掌溪、急水溪、曾文溪、盐水溪等8条溪流,同时设有曾文水库、乌山头水库、南化水库等。纵横蜿蜒的河流湖泊在台南市像是点点明珠,浸润着一方沃土,滋养着百万人民。全岛第四大溪流曾文溪从台南市穿过,如同母亲河一样将水源、美景送到这方沃土上。清澈的河水,飘扬的柳树,五彩的花朵,鸟儿们穿梭啼叫,孩子们奔跑玩耍,曾文溪已经成为台南的一道风景线。
高山、大海和河流都对台南的气候产生着影响。台南气候温和少雨,全年温差变化不大,夏季平均气温为23.8°C,冬天平均气温在17°C左右。但是台南日照时间很长,全年日照时间长达2421多个小时。降雨则主要在夏季。
【历史上的辉煌、没落与崛起】
台南的西边就是台湾海峡,海峡中有澎湖列岛相望,这成为台南早期被开发被重视的重要因素。随着历史的潮流回到封建时代,中国东南沿海的居民依靠船只漂洋过海,在澎湖列岛落脚,继而转到台湾。台南的大片平原、灿烂阳光让移民安定下来,在这里生根繁育。
荷兰殖民者到达台湾后,首先在台南进行统治。为了施行自己的殖民统治,荷兰人在这里建造了热兰遮城和普罗民遮城,也就是现在的安平古堡和赤崁楼。这两座城堡的建立,使台南成为当时台湾的政治中心。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将台南的赤崁楼重新命名为承天府,对台湾全岛进行治理。每天,全台大小事务从各地送到台南,各种政令又从台南传到台湾各地。后来,台南建立起了台湾的第一座孔庙,推行儒学教育,建立学校,劝课农桑,推广大陆地区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
台南从荷兰侵略者的魔爪中解脱出来,进人一段辉煌的时期,这段时期的台南成为文化和政治中心。刘铭传在台湾任巡抚期间,台南依然是台湾地区的首府。“二战”期间,台湾被日本人控制。美丽富饶的台南地区落人敌手,往日辉煌不再,往日容颜不再,当时的台南勉强发展,被台北、高雄等城市落在后面。
近些年来,台南开始了一段崛起之路。随着整个台湾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台南也开始整合企业,注重发展高科技产业,吸引外商投资,增加就业,大量的人口涌入台南,使得台南又开始显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如今的台南,正借助临近台湾海峡和大陆的优势一步步崛起。
【三大产业齐头并进】
渔业和农业在台南发展得最早,也发展得最好。广阔的海域成为台南人民温饱最早的保证。从古代的近海捕捞到现在的浅海养殖,人们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改革,从果腹之欲到产业的高度,台南的渔业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的跨度。虱目鱼和近海牡蛎是台南地区渔业两大著名产品,不仅是人们餐桌上寻常的菜肴,也成为台南的代表菜,为千千万万来台南的游客送去一份美味。
辽阔浩荡的台南平原是这里发展农耕的基础。收获的季节,台南瓜果飘香,芒果、凤梨等是全台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期待,更是台南农民们眼中沉甸甸香甜甜的希望。远销各地的甘蔗、莲子不仅带去了台南的味道,也让台南“农业县”的声名远播。
台南的崛起来自于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科学成为第一生产力,曾经以轻工业和制造业起步的台南迅速找准定位。新近落成的南部科学工业园区成为台南科技崛起最好的平台。而台南经济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业。商业聚集,城市发展,无论是生产生活都对服务业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台南的服务业中尤其以金融业发展最快最好。
台南的鹿耳门天后宫中的香炉
台南四草大众庙
【遗迹重重忆台南】
旧日的台南设有八座城门,大南门成为其中最著名的一座。大南门是一座中国式传统风格建筑,石砌的城墙上屹立着红顶白墙的城楼。城楼有两层,红白灰相间,古城门上斑斑驳驳,时间留下的点点滴滴都在这里有若隐若现的痕迹。碧绿的树木像是守卫的婢女,站立在城门两侧。沧桑的大南门与鲜绿的植物搭配在一起,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悠久的台南和一个欣欣向荣的台南。古城门曾经在台湾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台南,也留下了无数珍贵遗迹。
赤崁楼、安平古堡、大南门等,都见证着台南一路走来的风雨之途,荷兰人的统治、郑成功的辉煌、刘铭传时期的飞速发展、日军的蹂躏和近年来的迅速崛起,都记录在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之上。大海的波浪冲击着古城的砖瓦,荡涤着台南的气息,与这些遗迹一道见证着台南的历史、台湾的历史和人民的历史。
门口犹如一道弦月,将灿烂的阳光弯进城门中,照亮了门洞内的“示禁碑”。
61座清代的古碑屹立在大南门的西南侧,这就是著名的台南的碑林。这些石碑穿越了百年的时光,依然在这里沉默着。数不清的生老病死,数不清的黎民百姓达官贵人,数不清的兵戎相见战火硝烟在这里经过,就像是人们的每一次走过,留在了石碑的眼里,映在了时间的影里。石碑上写着台南的变迁、新的修建、人们的捐献等,这是一部台南的词典,每一个字都弥足珍贵。
台南小吃更是文化遗产中不可多得的部分。台南小吃用料简单,一般采用虱目鱼、牡蛎等常见的海产,做成水晶包子、鱼丸等。无论是朝阳初上还是夕阳西下,在台南的大街小巷都会看到一群人在小馆前或者小摊前围坐,点上几个简单的小吃,说说笑笑大快朵颐。
【山高水长望台南】
乌山头水库风景区位于六甲乡和官田乡交界的地方。水库面积有1.3平方千米,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遍布着一百多座小岛,绿色的小岛星罗棋布,与碧绿的湖水交融,仿佛是居住着精灵的天堂。湖光山色,碧波荡漾,悠悠时光,在这水库之上撑一只小船,品一杯香茗,与这百座小岛共度一个悠闲的下午,是无数游客来这里的梦想。
七股乡是台南一个美丽的渔村。渔村中有1.6平方千米的瀉湖,也是台湾最完整的海岸湿地。走进渔村,一股咸咸的海风迎面扑来,三五个面带笑容的渔民背着渔具,顶着草帽谈笑着走过,海岸边一片片红树林一片片盐田一片片养殖场一群群海鸟,浓郁的渔村风光和味道瞬间袭来。淳朴的农民们在这里劳作,海鸟拍打着翅膀在海潮上飞来绕去,一会儿立在潮头,一会儿落在岸边,一会儿又钻人云霄。秋季,这里还有著名的黑面琵鹭成群结队飞来过冬,它们优雅地在岸边踱步,偶尔抬头,似乎在向人们微笑。
台南北门的井仔脚盐田
台南关庙面 [为台南县关庙乡闻名的手工面,与凤梨、竹笋并称“关庙三宝”]
台南大天后宫墙上的壁画“商山四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