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县位于台湾东部,西部临近中央山脉,东边面朝太平洋。花莲县是台湾土地面积最为广大的县,面积有4628.6平方千米,人口却只约33万(截至2014年3月底),也是台湾人口密度最低的县。尽管花莲县的人口密度较低,但是花莲市的密度却很大。充足的人口为花莲市提供了经济发展的保障。
【美丽的名宇,美丽的土地】
中央山脉将花莲县与其他地方隔开。花莲头枕高山,眼望大海。这里气候温和,全年没有高温严寒,平均气温在23°C。太平洋上的海风吹来,被中央山脉阻隔,容易成雨,因此花莲降雨较多,年均降水量在2170毫米左右,6~9月多台风。
第一大县花莲不但有美丽的名字,还聚居着美丽的高山族人,高山族群中,又以阿美族人最多。阿美族人口众多,现有13万,大部分都聚居在花莲县,还有一些散落于台东和恒春。除了阿美族外,这里还有泰雅族、布农族等。少数民族众多,极大地丰富了花莲的部落文化。各种各样的节日,各种各样的民族服装,在青山碧海间争奇斗艳。
美丽的花莲市就坐落在花莲县的中北部沿海区域。
【从小镇到大城】
最近30年,花莲已经从一个经济落后的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的小城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的港口城市。花莲港距离市区很近,仅有3000米。花莲港的建设可以追溯到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花莲紧接太平洋,成为日本通往东南亚航线的中转站。因此,大量的军备资源先从日本运输到花莲,再转运到东南亚,而从台湾和东南亚掠夺的农业资源也是经由这里再运回日本的。
花莲港在台湾地方政府支持下,不断进行扩建,现在已经拥有25座深水码头,可供一些大型和超大型客货轮停泊。花莲港承担着东部地区各种矿物原料和农业资源的出口以及进口商品的到岸。
提到矿产,一定要说一说花莲的大理石。中央山脉纵贯南北,在花莲西部经过,石灰石和大理石的储量都非常丰富。而大理石开采和加工已经拥有了非常悠久的历史。长久的作业和研习,使得这里的大理石产品品质上乘、光泽亮丽,广受欢迎。现在花莲市已经拥有大小300余家大理石加工厂,出产的大理石家具和装饰品远销国内外,为花莲市赢得了“大理石城”的美誉。
花莲丘陵地带美景
花莲玉里春耕插秧
花莲市的农业也一直很发达,这里的水果蔬菜等在海峡两岸都颇受欢迎,特别是乌龟子、花莲芋、花莲番薯等。
【花莲胜景如云】
依山傍水的花莲也发展起了旅游业。“太鲁阁国家地质公园”有一部分就在花莲辖区,著名的太鲁阁大峡谷便位于花莲境内。东纵贯线和海岸公路线两条著名的游览线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到花莲。
花莲最著名的地方是七星潭。七星潭在花莲市北郊,是一个由砂砾围起来的月牙形海湾,所以这个地方也称作月牙湾。沿着七星潭的公路,时常会看到骑自行车的年轻人从这里驶过。路旁的山坡常年鲜花盛开,一望无际。天气好的时候,迎着风骑着自行车,顺着七星潭的路往前行去,远处的天空像是低低地与大海连在一起,仿佛行驶在天边一样,再往前走就到了天海尽头。夏夜的天空繁星密布,星星点点的光芒映照在海面上,坐在山坡上望去,会清楚地看到北斗七星闪闪烁烁。
花莲多水,因此水文风景成为特色。与七星潭同样受欢迎的是鲤鱼潭。鲤鱼潭是台湾东部最大的湖泊,面积约有1.04平方千米,最深处水深15米。湖底有泉眼,底下泉水源源不断地上涌补充湖水,使鲤鱼潭的湖水清澈见底,仿佛透明玉石。因为鲤鱼潭周围的山形似鲤鱼,所以将此湖命名为鲤鱼潭,还有了“鲤鱼山上有鲤鱼,鲤鱼潭里水中游”的说法。鲤鱼潭山清水秀,碧波粼粼,山上广植树木,河边青草遍地。天朗气清的时候,荡舟鲤鱼潭,抬头欣赏着沿岸的美景,低头望着水里的鱼儿,惬意极了。
花莲美名
阿美族人称呼花莲为“崎菜”,后来的汉族移民又因为这里溪水入海处大浪滔天,波浪迂回,因此称花莲为“洄澜”。直到清朝同治年间,根据洄澜的谐音才正式将这里更名为花莲。因为市名的更改,后来莲花也成为花莲的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