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族是高山族中人数最多的一个民族,现在的人口约为15.4万。古时候,阿美族也叫作“阿眉族”,根据南北分布的不同还有不同的名字,分为南势阿美、秀姑峦阿美、海岸阿美、卑南阿美(也称作马兰阿美)和恒春阿美五个群体。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来主要分布于高山区的阿美人开始搬离原来的部落移向平原地区,也有的居住在城市中或者城市边缘,基隆市有一个著名的奇浩社区就是阿美人的聚居区。
【阿美族的悠久历史】
关于阿美族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来自于东南亚的马来人,也有人说与新西兰的毛利人是同支。古老的阿美族虽然有悠久的历史,却没有创造出文字,他们的语言只停留在口头形式,关于民族的历史、传说、生活方式等靠口口相传的方式保留下来。这也是很多原始部落民族的普遍情况。
尽管如此,阿美族还是流传下来许多动人的神话传说。传说很久以前,一位阿美族妇人得了一种奇怪的皮肤病,怎么都治不好。正值众人无奈之际,赶上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月光斜斜地照到了一个洞口,众人诧异,在这里居住了很久也没发现过这个洞。入洞以后,他们看到洞中有清水荡漾,妇人用这里的清水洗过皮肤以后,病竟然奇迹般地好了。
阿美族祖先文化发祥圣地遗址纪念碑
台东阿美族村落雕像
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是这个洞真实存在,就屹立在花莲县丰滨乡。这个神秘的月洞全长176米,洞内的温度常年在20°C左右,洞壁上有钟乳石、石笋等。说它神秘,却不止于风景。月洞右边的洞口在尽头处向下倾斜下去没入水中,深度至今还没有探明。虽然是一个天然洞穴,月洞内的水位却会受到月亮盈亏的影响。很多科学家到这里进行科考,但是却无法解释原因。月洞为阿美人提供了水源,也成为阿美人祭祀雨神的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美人的住房发生了变化。以前的阿美人多是部落聚居,生活在山区中。其建房的主要材料是竹料、木材和茅草,依山而建,靠木料搭建主要结构,然后辅以竹料,最后用茅草封顶。现在的阿美人开始接受现代化的建筑方式,也开始使用砖石水泥。
【古老的社会制度:母系氏族】
阿美人的社会关系是人们非常关注的。母系社会是阿美族最大的社会特色。女子是家族中最重要的人,也决定着家里的大小事务,即使是财产,也是由家族中的女性继承。婚姻形式也以男性入赘为主,婚后丈夫要搬到妻子家居住,并成为妻子家中的一员,决定任何事务,丈夫的意见都排在第二位。与汉族古代的重男轻女恰恰相反,阿美族的母亲如果生下女儿,则是最值得庆贺的事情,如果诞下儿子,则还要继续生产。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女性在家中什么都不做,而是与之相反,女子也要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保住自己的位置。阿美族女性的绝活就是可以把水缸顶在头上运到家里,有时候只需一只手扶着就可以,甚至还有人不用手扶就可以。女子需要在家中养育孩子操持家务,还要手工制作各种用品,如竹编、陶器、纺织等。
但是当进行祭祀或者谈判时,一般情况下代表还是男人。由男人出面主持庆典,由男人出面解决家族之间的事务。这样一方面平衡了男女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
【丰富多彩的祭祀活动】
阿美族历史悠久,因此有很多祭祀和庆典活动。早期,阿美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源于民族内部对鬼神的敬畏,以部落为单位,会有一个专门占卜、主持庆典、祭祀活动、驱魔除鬼的巫师。但是17世纪西方殖民者的到来,将基督教带到了阿美族部落,一些阿美人开始转为信奉耶稣。
丰年祭
[新北市2500名阿美族原住居民举行丰年祭,场面宏大,极其壮观。]
丰年祭 [新北市2500名阿美族原住居民举行丰年祭,场面宏大,极其壮观。]
但现在更多的阿美人依然深深热爱着本民族的独特信仰和传统活动。阿美族人以渔耕为主,因此有很多传统祭祀活动与渔业农业相关。播种祭是春天播种以前举行的祭祀活动,祷告农神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捕鱼祭是六月要下海捕鱼时祭祀海神的,祈祷出海捕鱼风平浪静平安归来。
这其中最著名的祭祀还属“丰年祭”。小米曾经是阿美族人的主食,因此每年小米丰收的时候,阿美人就举行盛大的小米“丰年祭”。丰年祭最大的传统就是不得说“米”和“洗澡”。在阿美人的传说中,小米神很计较人们的言语,稍有不慎就会得罪小米神,导致全年颗粒无收。所以小米丰收的时候,一定要言语柔和、动作和缓,才能取悦小米神。祭祀活动是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月圆之夜,每个部族都会点起一堆篝火,部族所有成员要身着传统服装载歌载舞,高唱对小米神的感恩。
【歌声与舞蹈中走出的阿美族】
阿美人性格开朗奔放,因此传统服装颜色也十分亮丽,男性可以身着各种颜色的短裤,也有的男性服装为红蓝相间的长裤和天蓝色上衣,辅以流苏装饰;女性服装一般都是鲜红色,有的会有黑边装饰,女子常常还斜挎着背包,这个背包当作“情人袋”,色彩常与衣服的色彩相同或者相近,里面常常装着槟榔、小刀等。情人袋的讲究很多,参加喜事要从右肩到左腰佩戴,丧事则相反;单身男女相会情人袋只能挂在右肩,不能斜挎。阿美族的头饰也别具特色,头饰越大越高则代表地位越高。除了服装以外,阿美族无论男女都喜欢用羽毛、贝壳等做成装饰品挂在身上。
生于高山的阿美族人能歌善舞,个个歌声优美。阿美族人喜欢对唱,即由男女二人相对而唱,特别是一些单音性歌谣,对唱增加了旋律和音色的变化,同时也使得歌曲内容可以有问答、衔接等形式。阿美族歌谣富于变化,歌曲内容包括祭祀、生活、农耕、爱情等。性格奔放的阿美人常常随机而歌,随机而舞,悠扬高亢的歌声飘进大山、飘进密林、飘进大海、飘进每一座竹楼。阿美民谣《赏月舞曲》和《杵舞》广受各地人民喜爱,被合编成了著名的《阿美族舞曲》。2012年,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阿蜜丝女孩的对唱赢得了大家的喜爱。
阿美族的舞蹈形式简单,活泼流畅。男子身着短裤,戴着头巾,女子身穿红色上衣和短裙,应和着阿美族民谣起舞。他们时而拍手、时而蹦跳、时而转身,整齐响亮的节奏,快乐热情的舞姿,让观看的人都会受到感染。阿美族人千百年来就是这样在歌声舞蹈中一路走来,他们热情奔放,他们乐天开朗,他们积极向上,他们是快乐的阿美人,他们是幸福的阿美人。
阿美族少女
阿美族少男少女表演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