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天津历史的变迁
老天津人都知道,天津卫有三件宝:鼓楼、炮台、铃铛阁。三宝之首的鼓楼,位于天津市旧城区的中心。几乎从天津卫筑城之日起,这座鼓楼就与天津卫同在,共同经历日升日落,沧海桑田,见证着津沽大地的历史变迁。
天津鼓楼
【遥望鼓楼听晨钟】
明朝永乐年间,天津正式有“天津”之名,自此设卫筑城,开始向一个现代意义的“城市”方向发展。而这个成长与蜕变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将近百年之后,也就是距今大约500年前,天津卫的城池才初具规模,有了砖石砌的城墙,设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分别有各自的城楼和角楼,同时在四方城的中心立起了一座鼓楼。可以说,从地理位置上来讲,今日的鼓楼,恰恰是天津最早立城时的中心。
鼓楼是一座三层的建筑,说是鼓楼,其实是一个钟楼,上有一口大钟。一层是一个高大的方形砖台,像一个缩小一些的城楼。四面墙上开有四个拱形门洞,通往天津旧城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在这个台子上又修了两层的木楼,是典型的明代木结构重层歇山顶楼阁。下边楼层内供奉观音菩萨、天后娘娘等神明,上层悬挂着的,就是这个鼓楼的灵魂所在:一口重达150千克的大铁钟。
鼓楼的钟最初是用来给全城报时的。天津城那时候并不大,鼓楼的位置高,钟声一响,全城皆闻。在四方城门口抬头远望,还能看到大钟的身影。每天这个大钟要有专人在早晚分别各敲上54响,告知大家城门要开或者关了。每天人们要足足听上108声钟响。鼓楼北面一幅抱柱联上的诗句,为清代天津诗人梅小树所作,描 述了当年在这里登高望海,钟声长鸣的情形。“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繁华谁唤醒,听一百八杵早晚钟声。” 在那个缺乏计时工具的年代,只有这悠悠的钟声提醒着人们时光流逝,晨昏定省,钟声绵长,融进了天津人每一天的生活。
有趣的是,细究起来,这口已经和天津人密切关联的大钟还并非天津本土出身。按照钟身上刻的小字推断,它本是属于克州长老寺之物,后来才移至天津鼓楼悬挂。大钟高2.3米,下圈直径达1.4米,是天津名副其实的“钟王”。它造型雄浑,颜色古朴,工艺非常精细。整个钟体都是阳铸浮雕,钟纽制成双螭交尾之形,双螭做得很细致,身上的片片鳞甲都清晰可辨。两个头和四只脚连接钟体,另四只脚呈攀爬之势,身子弯成弓状,如箭在弦上,随时可发出龙吟之声,破空而去。钟的顶部披覆着莲瓣造型,钟身上铸有云龙和花卉图案。钟口8个凹处还各有1个八卦符号。
天津鼓楼牌楼
【鼓楼的新生】
我们现在看到的天津鼓楼,已经不是当年那座明代的原始建筑了。在动荡的日子里,鼓楼的命运也随之一起起落跌宕。
清光绪年间,天津开始了被列强瓜分蹂躏的岁月。大部分旧城的建筑被破坏、拆毁,甚至连原来的城墙都已倒塌,却唯独留下了这座鼓楼。在旧天津一片破败的瓦砾中孤独地矗立着,日渐憔悴。它目睹着这片土地上的灾难却无能为力,大钟也停止了日夜的奏鸣,一切都在黑暗中归为沉寂。
民国十年(1921),当时的天津政府决定将已经面目全非的明代鼓楼重建, 不但还原了旧时风貌,还将楼顶用碧绿色琉璃瓦覆盖,更加鲜艳生动,并请来当时天津著名的书法家,后来也曾为劝业场书写招牌的华世奎先生,书写了四面门洞的名字高高悬挂,分别为:“镇东”、“安西”、“定南”、“拱北”,这些名字也正是天津这个城市一直以来被寄予的希望——安定一方,拱卫京畿。
1952年,因为贯通道路的需要,鼓楼终于不得不再次拆除。然而作为津门大地最古老的象征之一,历史的见证者与文明的传承者,它不会永远从历史上被抹去。天津市的旧区改造让鼓楼得以有重建的机会。2000年天津三宝之首的鼓楼重新开工,2001年落成。新落成的鼓楼样式为仿古风格,力求还原当年天津建成时鼓楼的原貌,但占地面积大于往常,高达27米,更加高大雄伟。鼓楼的层数和样式还是和当年一样,顶上有斗拱和飞檐,檐下描绘着金漆彩画。屋顶采用了古朴淡雅的灰色,用绿琉璃镶边,楼上有汉白玉的栏杆。城墙四面有穿心门洞,用汉白玉城门石刻了四门的名字置于门洞之上。新制作的大钟也比原来的要大,响铜铸造,高2米,重达3吨。天津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撰写了钟身上的铭文。从此,崭新的鼓楼和大钟再次庄严屹立于津门,古色古香,宏伟典雅,它填补了天津城市历史上的一段空白,为天津回归一道历史的风景线。
天津鼓楼南街被誉为“东方不夜城”。这里各种民俗手工艺品、特色小吃、喝茶听戏让你流连忘返。
【商业街再创繁华】
现在鼓楼不但是天津一景,以鼓楼为中心,还建起了一条大型的商业步行街。整个街道呈十字形从鼓楼延展开,总建筑 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商业街集旅游、商贸、娱乐、文化于一身。所有建筑全部是碧瓦丹楹,雕梁画栋的2~4层仿古小楼,街道中的牌匾、楹联、灯具、配饰等无一不注重和突出中式元素,从鼓楼朝四面望去,但见商铺林立,高低错落,如一篇音阶起伏的乐章。商业街也确实在为今日之鼓楼、今日之天津奏响一首新时代的进行曲。
整个商业区有精品购物街,主打潮流时尚;有古玩城和艺术市场,主打历史文化;有东方不夜城,以经营天津民俗手工艺品、餐饮为主,主打的是传统的民风民俗,面面俱到,雅俗共赏,文化气息浓郁,将各种风格巧妙、完美地集于一身,给人别具一格,全方位的购物体验,被誉为“津门世纪景”之一。
历史悠久,又几经坎坷的鼓楼,在崭新的世纪里,终于迎来了它新的生机。当你在这里散步购物时,不妨留住脚步,多看一眼鼓楼和它的大钟,几百年前,你脚下的这片土地便是最早的天津卫城中心,辐射开去,才有了今日的大天津。尽管岁月匆匆,不肯为我们这些过客停留,但唯有鼓楼晨钟,静默相伴。
天津鼓楼东街具有明清民俗情趣的青铜塑像。
天津历史博物馆内的天津鼓楼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