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即兴的草原表演
哈萨克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优美动人的诗歌是哈萨克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最集中的表现。哈萨克人被誉为“诗歌民族”,“歌儿替你打开世界的大门,你的躯体又伴着歌儿埋进坟茔。”哈萨克诗人阿拜的这一句话,深刻地诠释了诗歌在哈萨克人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而想要了解哈萨克人的诗歌情结,就必须要先了解阿肯。
哈萨克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优美动人的诗歌是哈萨克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最集中的表现。哈萨克人被誉为“诗歌民族”,“歌儿替你打开世界的大门,你的躯体又伴着歌儿埋进坟茔。”哈萨克诗人阿拜的这一句话,深刻地诠释了诗歌在哈萨克人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而想要了解哈萨克人的诗歌情结,就必须要先了解阿肯。
“阿肯”是哈萨克语“aken”的音译,字面意思是诗人,但是又不能只是简单地理解为诗人,在哈萨克族人的心里,阿肯的含义远远比字面上的意思要多得多。阿肯是智慧的化身,是最博学、最有经验的人,人们很尊重阿肯。而阿肯弹唱,在哈萨克里面称作“aken aytes”,字面上的意思是阿肯对唱。所以阿肯弹唱本来就带有比赛、竞争的意思,引申为“诗歌才艺的较量”。
在哈萨克的部落里面,只要有诗歌的天赋,愿意表演诗歌和演唱,到处都可以是他习艺的地方,阿肯没有性别、高低和贫富差距之分,所有人都可以同台竞技。垂髫小儿对白发苍苍的老者发起挑战,而败给小将的例子也时有发生。在对唱中,不仅锻炼了阿肯们的艺术才华,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反应和思维,而许多哈萨克族著名的阿肯都是从大大小小无数的对唱中走过来的。
大草原除了赋予哈萨克人诗歌的细胞以外,形成“阿肯弹唱”这一特殊形式的重要因素在于哈萨克人的生活方式。一年四季哈萨克族人都在路上,因为他们需要逐水草而生,要将牧群从一个牧场放养到另一个牧场,在这长途跋涉中,歌声是一种驱赶疲惫、战胜困难的方式。
七八月的时候,水草丰美,气候舒适,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这个时候哈萨克人从四面八方来到了夏季放牧地点。晚上点起篝火,开始阿肯弹唱。这既是一场比拼聪明才智的机会,也是放松心情的晚会,阿肯的歌声让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一代代哈萨克人伴着阿肯的歌手从过去走到了现在。
阿肯弹唱分为几种形式:即兴吟诗、弹奏冬不拉吟诵历史长诗和对唱。
即兴吟诗展现出来了阿肯的即兴创作才华。这是十分考验文学积累的,阿肯们当众表演,出口成章,口若莲花。第二种是伴着冬不拉演唱叙事长诗,这是阿肯的重要活动,并不是每一个阿肯都能胜任这样的工作,这只能由一些专门演唱长诗的阿肯担任。阿肯在演唱的时候,同一篇长诗可能今年和去年的版本不太相同,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阿肯弹唱是一种即兴表演。阿肯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加了即兴的东西,而且叙事长诗主要是口口相传而来,诗的时间越久就越会出现差异。第三种是对唱。阿肯们的对唱基本上都是即兴,这些人有着娴熟的演唱技巧,他们在演唱的过程中往往滔滔不绝,声音动听悦耳。而演唱的内容多数是关于家乡和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哈萨克人的阿肯对唱有自发和组织两种形式,前者有歌友会的性质,是阿肯们为了提高自己的演唱技艺进行的比赛。有些阿肯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艺,不惜长途跋涉到远方跟声望高的阿肯对唱。传说中著名的阿肯布尔江曾经骑垮了六匹骏马,长途跋涉了15天找到了阿肯萨拉,并跟萨拉对唱。这一次的“阿肯弹唱”成为经典。
有组织的阿肯对唱则是在节日盛会、祭奠礼仪上由主办方专门安排来表演助兴的。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下,阿肯对唱都会吸引很多观众来欣赏。这些观众既是欣赏者,同时又是公证人,尤其是阿肯一般代表的是自己的部落,因此听众里也会时刻有人对本部落的人进行呐喊和助威,特别是听众多的时候,更是能够感受到阿肯弹唱的号召力。
阿肯弹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表演形式,更是一种智慧的升华和才艺的比拼,彰显了哈萨克人的勇气、好胜心和才智。
新疆布尔津县的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