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朗赛林庄园西藏最早的贵族庄园

朗赛林庄园位于山南地区扎囊县境内,距离泽当镇30千米,它是西藏历史上最早的贵族庄园,也是西藏最早的高层建筑之一。朗赛林又名“囊色林”、“朗色林”,在藏语中意为“财神之地”,但这个美好的寓意并没有给藏族人民带来幸福,相反,却在监狱、刑房、马厩、暗道等旧设施中隐含了封建时期西藏农奴的种种悲惨命运,所以人们也把它称作“西藏农奴社会的缩影”。

朗赛林庄园西藏最早的贵族庄园

庄园内精美的雕花梁柱

朗赛林庄园的前身是扎西若丹庄园,扎西若丹庄园最初由疆·扎西若丹创建于现在的朗赛林拉巴村。后来,由于封建庄园势力的扩大,这座四层高的庄园已满足不了贵族们的奢侈享乐,于是在吐蕃王朝晚期,经那曲杰又在扎西若丹庄园以北建起一座七层主楼的高大建筑,即朗赛林庄园。经过26年的修筑与完善,到了帕竹王朝时期,规模宏大的朗赛林庄园终于告竣完工。

这座庄园建筑除七层主楼以外,还包括附楼、望楼、碉楼、花园、壕沟与林卡,以及护城河、仓库、马厩、农田、牧场、手工业作坊等附属建筑。整个庄园外部建有双重围墙,外墙呈长方形,底基全部铺以厚实的石块,上部用土夯筑成窄而短的墙;内墙呈方形,底基也全部垒石为基,墙基宽约4.5米,上部同样夯土为墙,夯墙隔层夹有石板。内墙墙体总高约10米,顶部建有木檐,可以用来遮挡雨水。在内墙的四个方角上,还分别建有一座简单的碉楼。庄园大门设于东墙正中,宽约3米,西墙正中设有望楼,登临此处可瞭望四方。内墙与外墙之间,开筑有一条5米宽的壕沟,也就是护城河,此沟均用石头砌成,可在战时用于防御。

庄园主楼坐北朝南,整座建筑的墙壁均用石砌土夯的办法筑成,总高22米,下部是7米多高的石墙基,其余上部全为土夯墙,隔层夹有石板,墙厚约1.4米。值得一提的是,主楼四周还装有射箭孔,若有敌方冲破防御墙和护城河,庄园内的守卫便可居高临下地从射箭孔中射击对方。在内墙与主楼之间,还有一座低矮的南楼和几处平房,南楼旁边有马厩与牧畜棚。外墙北侧曾是一片阔大的打麦场,外墙南侧曾有一座景色秀丽的花果园。

从庄园主楼门前那座造型特殊又极其坚固的木石台阶迈进,即进入了主楼大门。里面的房间低矮狭小,采光条件很不理想,致使屋内非常阴暗。从主楼整体分布来看,底层为冰冷阴暗的刑房和监牢,专为惩罚农奴而设;一层与二层为库房;三层和四层各有一间立有十二根方柱的经堂;五层为甘珠尔拉康和神殿,甘珠尔拉康就是一座小经殿,至今仍存有无量寿佛、护法神像等壁画;六层东部是庄园主的卧室,西部是立有六根方柱的小经堂与甘珠尔拉康;七层的房间比较少,只有护法神泽玛热的神殿和卧室,神殿里曾经供有青铜制释迦牟尼像、《甘珠尔》经书及一尊噶玛巴希塑像。

朗赛林庄园遭遇过两次浩劫,分别是在1959年及“文革”期间,庄园内所藏文物尽数被毁,大部分附属建筑与花园也全被拆毁,内墙、外墙均变得残缺不全,虽然主楼从外观来看保存较好,但楼内已经严重倒塌。2006年,西藏自治区文物部门斥资740万元对庄园进行维修,2007年10月,主楼维修竣工。朗赛林庄园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但是,人们永远无法忘记,这座历经沧桑与劫难的庄园,是西藏由封建奴隶制进入封建农奴制的一个标志与见证。

庄园名人

朗赛林庄园曾走出过几位著名人物,包括多吉扎寺的两位活佛与大学者班禅·罗桑益西等人。“罗桑益西”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善智慧”,他曾因在3岁时准确辨认出前世“班禅”用过的法器而被选为转世灵童,后来又撰有《菩提道次第捷径面授法》、《自传》、《罗桑确吉坚赞传记》等传世之作。

朗赛林庄园西藏最早的贵族庄园

维修后的朗赛林庄园

下一篇:暂无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