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大观楼

长联传世

自古名楼离不开文人墨客的名章,岳阳楼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黄鹤楼有崔浩的《黄鹤楼》,滕王阁有王勃的《滕王阁序》,大观楼名扬天下,因得清乾隆年间孙髯翁《大观楼长联》。长联长达180字,旷古未有,内容超越深邃的时空,境界高远,感悟深刻,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

自古名楼离不开文人墨客的名章,岳阳楼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黄鹤楼有崔浩的《黄鹤楼》,滕王阁有王勃的《滕王阁序》,大观楼名扬天下,因得清乾隆年间孙髯翁《大观楼长联》。长联长达180字,旷古未有,内容超越深邃的时空,境界高远,感悟深刻,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

大观楼

大观楼,又称近华浦,始建于清朝康熙二十九年(1690),坐落于昆明市的西南。大观楼面临水滨,面临的是五百里的滇池。除此之外,它还背负着巍峨高大的西山,可谓是得天独厚。但是自从大观楼建立起来之后,它就那样默默无闻地矗立 着,似乎在等待着一个契机,等待着那一个使它一举成名的人物——直到那个叫作孙髯翁的人的到来。

孙髯翁是康乾之际生活在昆明的一个寒士,自幼聪颖好学,但他看透科举黑暗,愤然不参与考试,终生为一平民。他满腹才华,工于诗赋,虽无一官半职,却时常关注民生疾苦,为他们呼吁减租免税。他过着清贫的生活,与梅花做伴,自号“万树梅花一布衣”。他广交诗人墨客,常与雅客游览古迹吟诗作赋。他一生勤于著述,笔耕不辍。正是这样胸怀苍生、傲岸不屈又坚毅豁达的人才能写出如此感情充沛、气势磅礴的“天下第一长联”。

大观楼

一联既出,俗唱纷纭,但最终无人能出孙髯翁之右,清人吴仰贤曾云:“铁板铜琶蹚鞑声,髯翁才气剧纵横。楼头一百八十字,黄鹤留题万古名。”毛泽东也赞评大观楼长联乃是从古未有,别创一格。一副皇皇长联,使得大观楼名闻遐迩,也使得孙髯翁名垂不朽。

一幅湖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在洗练有限的字句中,展现了孙髯翁如大海天空般广阔的胸怀。山与水,诗与史,心事浩茫连广宇,千年往事涌入心头,悲天悯人,宁静致远,内涵美质,意境高妙,令人读之亦觉胸怀波涛浩荡。作为一介寒士,能有这样的手笔,这样的妙语,两百多年来赢得了多少赞叹与折服。其实大观楼长联并非字数最多的第一长联,但其雄浑气魄和无穷韵味,确实堪称楹联千古绝唱。大观楼因长联而驰誉九州,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齐名。

大观楼长联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芒芒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何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一篇:鸣凤山金殿
下一篇:建水文庙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