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自己,遗忘过往
在众多堪称世外桃源的美景中,云南的丽江是位真正的隐士。无论是路人稀疏的黎明,还是华灯初上的人声繁华,它的宁静如古井无波,难以被外世所扰。来到丽江的游人,总会带有些许恍惚的神情,仿佛依稀,走进另一个时空,遗忘过往,遇见过着另一种生活的自己。
在众多堪称世外桃源的美景中,云南的丽江是位真正的隐士。无论是路人稀疏的黎明,还是华灯初上的人声繁华,它的宁静如古井无波,难以被外世所扰。来到丽江的游人,总会带有些许恍惚的神情,仿佛依稀,走进另一个时空,遗忘过往,遇见过着另一种生活的自己。
丽江古城位于丽江坝子中心,北依象眠山,南临文笔山,西枕狮子山,古城形似巨砚,故又名大研厢。古城在明朝末年已初具规模,以古色古香的石板四方街为中心,街道与小巷交相勾连,呈蛛网状分布。街道均为石子铺就,石子路干净整齐,晴不扬尘,雨不积水。城中石拱桥、木板桥数目众多,每一条街道都伴随着潺潺溪流,交织穿梭。街畔 “户户朝阳,家家流水,户户垂杨”, 悠悠轮转的木制水车,花近高楼的酒肆茶楼,俨然一派“高原水乡”。
束河古镇
束河,纳西语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密密的村舍粉墙青瓦,高低错落,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村头有“龙泉”,泉水清澈,清冽甘甜,涌流不绝,蜿蜒流淌于村中,使当地人受惠不竭,束河又有“清泉之乡”的美名。
束河,纳西语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密密的村舍粉墙青瓦,高低错落,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村头有“龙泉”,泉水清澈,清冽甘甜,涌流不绝,蜿蜒流淌于村中,使当地人受惠不竭,束河又有“清泉之乡”的美名。
在当地的纳西人心目中,水是玉龙雪山神明的恩赐,是生命的支柱,他们爱惜水源,城中水流鲜有污染。纵横交错的水路宛如古城的周身血脉,让丽江处处浸润在清透的水汽里,肌骨晶莹灵秀。 玉龙雪山上流下的溪水涣然清澈,悠悠漫漫地淌过小桥,人的悲伤在它的从容娴静面前不堪一提,也就无人提及。
清晨,熹微的晨光透过清澈的空气洒下,深巷中陆续走出纳西的女子,在水边淘米洗菜。阳光照耀在水面和她们随风轻轻飞舞的发丝上,构成了一幅最质朴安宁的生活画面。光线越来越明亮,四方街附近的店铺陆续打开,晨曦中开始出现游客,他们四处闲逛,似归人,也似过客。
经年的沉淀,古城的房舍兼融白、彝、汉、藏各族精华,更具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本地土司木氏“富冠诸土郡”,所营造的木府,花木扶疏,飞檐翘角,宫殿华美异常。在商业化日趋严重的今天,古城依然保留着那份纯朴与自然,相继被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无论声名如何显赫,它沉默依然,任人在此流连徘徊,也不改本色面貌。
夜晚,街巷上升起七彩的霓虹灯,众多店铺门口点亮了悬挂的红灯笼,晚风带来清甜的香气,熙攘的人群穿梭在迷离的光景中。不醉不归的夜晚,被纳西古乐牵引的心房,飘向不知名的远方。唯一存活于世的象形文字“东巴文”,惟妙惟肖的图画文字上,花草虫鱼似流动的音符,在通宵达旦的民族歌舞中活过来。古老的文明揭下一角神秘的面纱,又遁隐而去。
随着旅游的兴旺,丽江时常人声鼎沸,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来,他们尽情地发呆、游走、沉醉,释放。阁楼上下敲盆砸桶的对歌,灯火阑珊处东倒西歪的跳舞。古城的夜晚是一条承载记忆河灯的流水,在丽江温柔的怀抱里稍事停留,就匆匆远去。在古城的流连光景中人们遗忘过往,在幽静的束河古镇,却能找回另一个自己。这座古镇不大,却是纳西先民最早的聚居地,茶马古道的重要集镇,至今依然保存完好。泉清照影,水去影留,在束河看烟柳拂波,正如望着水中的自己,只是换了场景与心境。圣洁的雪山之下,耀眼的阳光透过芬芳的树叶漏在庭院,天边飘浮着朵朵慵懒的云,载着那些尘封的往事走远,如云朵被风吹散。
在丽江,一花一草轻易就能偷走人的记忆,令人遗失自我。然而这里又是最宁静的,她不索取,不施舍,只是在万花丛中拨开一泓真实的清泉,一片高远的蓝天,让人在俯仰之间,重新感悟生活的美好,遇见更美的自己。
丽江木府
木府位于丽江古城西南隅,为纳西族首领木氏世袭丽江土司知府的衙署,因其恢宏大气、光彩夺目,被誉为“丽江紫禁城”。
木府位于丽江古城西南隅,为纳西族首领木氏世袭丽江土司知府的衙署,因其恢宏大气、光彩夺目,被誉为“丽江紫禁城”。
黑龙潭位于丽江北象山脚下,也称玉泉,与远处的玉龙雪山相映,景色极其秀丽。
黑龙潭位于丽江北象山脚下,也称玉泉,与远处的玉龙雪山相映,景色极其秀丽。
丽江古城夜景
东巴象形文字
东巴文化
东巴文化是纳西族古代文化中最灿烂的部分,它是一种以古老的象形文字书写的以纳西族传统宗教东巴教经典为主要载体,辅之以东巴教仪规仪式,蕴含古代纳西族社会历史文化诸多方面内容的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