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大禹祭典 向祖先致敬

尧、舜、禹是我国古代德高望重、闻名天下的三位贤圣帝王,其中的禹皇帝因治理洪水的功绩被百姓永远铭记。禹,姓姒,名文命,是夏后氏的首领,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的第六代玄孙,禹因建立夏朝也被称为夏禹。

【隆重独特的祭拜大典】

大禹治水发生在4000多年前,当时黄河常年洪水不断,每次水患来临都会给沿岸居民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百姓愁苦不堪。尧为解决民生大计,任命鲧治理洪水,鲧用了9年时间却没能解决水患问题,后来,鲧的独子禹接管了治水工作。大禹通过对境内主要的山脉、河流的考察、测量后,制定了以疏导为主的治河方针。历经13年的艰苦工作,禹终于有效地防治了黄河水患,让水患远离了周边的百姓。相传禹在治理洪水的时候,一直工作在最前线,“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流传至今。

大禹过世后,百姓为了纪念禹的功绩,自发组织祭奠大禹,直至今日,最出名也是规模最大的祭禹活动是绍兴的祭禹大典。绍兴祭禹大典历史悠久,每年4月20日祭禹仪式在绍兴大禹陵举行,分为公祭和民祭两种,公祭由各级政府派员进行拜祭,仪式规模十分隆重;民祭由对大禹怀有热情和崇拜的百姓组成,祭拜形式上也打破了 原有的传统,整个过程更加灵活。最贴近古代祭禹活动的要数禹氏后裔的祭祀,在禹陵村至今还有数百名姓姒的居民,他们世代居住在这里守护着禹的陵墓。2006年5月20日,大禹祭典仪式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祭禹与祭黄一同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

2007年4月20日,国家文化部和浙江人民政府一起举办了盛况空前的祭禹大典仪式,仪式采用古代最高规模的礼祭形式——“禘礼”。整个祭祀过程分为13个环节,从上午象征着“九五之尊”的9点50分开始,鸣铳9响,暗指大禹整治洪水、平定九州的卓越功绩,随后鼓手擂鼓34响代表着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地区对先祖的缅怀,撞钟13下传达出13亿华夏儿女的追思哀悼之情。伴随着鼓乐声明,14名壮汉抬着贡品——三牲、五谷、五果,走入祭坛并献上祭品,三牲指牛、羊、鹅,五谷包括稻谷、高粱、玉米、麦和大豆,五果为绍兴特产板栗、小京生、香榧、柑橘以及红枣。随后拜祭人员向大禹献上50年陈酿老酒,面向大禹陵行鞠躬之礼,礼成后开始舞蹈表演。整个仪式持续大概一个小时,紧凑有序,庄重严肃,充分表达了现代中华儿女对先祖的缅怀和感激之情。

大禹祭典 向祖先致敬

大禹像

大禹祭典 向祖先致敬

绍兴祭禹活动现场

2014年4月20日上午9时50分,2014年公祭大禹典礼在浙江绍兴大禹陵铜像前禹陵广场举行。当天有1500余名海内外华人共同追念华夏圣祖的治水功绩,到此祭奠。

【埋葬先祖的大禹陵】

大禹陵,位于浙江绍兴城东会稽山景区内,周围群山环抱,奇峰林立。大禹陵本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古典风格浓郁,整个景区由禹陵、禹祠、禹庙三部分组成,建筑面积达2700多平方米,是我国东南久负盛名的胜迹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禹陵入口处有江泽民题字的“大禹陵”石牌坊,从石坊进入长达100多米的神道,神道两侧安放5对石刻神兽,后经禹贡桥、青石棂星门而上,便可看到“大禹陵”碑亭。碑亭上的“大禹陵”三字是明嘉靖十九年(1540)绍兴知府南大吉所书,字体豪放而雄浑,气势不凡。碑前两棵槐树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夏天碧绿葱茏,冬天则虬枝如铁。碑后是禹王山,相传大禹即葬于此。

大禹祭典 向祖先致敬

“大禹陵”石牌坊

石牌坊高12米,宽14米,用石头建造,高大古朴。牌坊顶部雕刻双凤朝阳,庄重典雅,工艺精美。柱端雕刻古越人崇拜的神鸟——鸠。牌坊前有一横卧的青铜柱子,名曰龙杠。龙杠两侧各有一柱,为拴马桩。凡进入陵区拜谒者,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须在此下马、下轿,步行入内,以示对大禹的尊崇。龙杠上有“宿禹之域,礼禹之区”的铭文。牌坊后是神道,神道两旁安放着由整块石头雕塑的熊、野猪、三足鳖、九尾狐、应龙五对神兽,相传这些神兽都是帮助过大禹治水的神奇动物或大禹所变。

禹庙是大禹陵景区的主要建筑之一,位于禹陵的右侧,呈坐北朝南之态,由禹的儿子启建造,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祭祀、供奉民族英雄大禹的宫殿式建筑。从大禹陵进入禹庙区,首先看到的是照壁,前面是岣嵝碑亭,照壁上有一兽, 据说此兽因贪婪无比而终葬身大海,此壁意在告诫官吏和百姓要以大禹为楷模,公而忘私而不可滋生物欲之念。而后,过午门、拜厅、窆石亭,最后到达禹王殿。禹王殿高24米,是整个禹庙建筑群中最高的建筑物,殿内供奉大禹塑像。禹庙为清代木构建筑形式,歇山式屋顶气势雄伟,殿背龙吻鸱尾直刺云天,背间“地平天成”四字为清康熙题跋,殿前有清乾隆在此祭禹后留下的诗碑,又称“御书碑”。

禹祠位于禹陵左侧,为二进三开间平屋。禹祠是夏王朝第六代君王少康封其庶子无余赴此守护大禹陵时所建,是定居在禹陵的姒姓宗族祭祀、供奉大禹的宗祠。现存禹祠为1983年重建,为两进平屋。第一进内陈列着《大禹治水》、《稽功封赏》砖雕;第二进内有大禹塑像,还陈列着大禹在绍兴的遗迹照片和《姒氏世谱》及记载历代祭禹情况的《祀禹录》等。

风景秀丽的会稽山埋葬了大禹,却延续了一段历史,千百年来人们崇敬其治水精神,缅怀其功德,祭祀经久不断。

大禹祭典 向祖先致敬

禹王殿内大禹塑像

塑像高6米,头戴冕旒,手执玉圭,身披朱雀双龙华衮,雍容大度,令人望而起敬。

大禹祭典 向祖先致敬

禹王殿及乾隆御碑亭

上一篇:暂无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