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花山谜窟

北纬30度上的第九大奇观

北纬30度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众所周知,这条纬线附近有百慕大三角洲、埃及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亚特兰蒂斯大陆、诺亚方舟、撒哈拉大沙漠、巴比伦空中花园、玛雅文明、神农架野人之谜等世界奇观。但鲜有人知的是,刚刚进入21世纪,人们又在安徽境内发掘出神秘的花山谜窟。花山谜窟甫一亮相,便以规模之宏大、建筑之精妙而被誉为北纬30度线上的“世界第九大奇观”。

花山谜窟

花山石窟2号窟(上图)

花山谜窟

花山石窟35号窟(下图)

【神奇的石窟】

花山谜窟也被称作“古徽州石窟群”,隐藏在安徽黄山市东郊新安江南岸的群山之中。2000年的一天,有位老农上山打柴,不小心一脚踩松沙土,土块纷纷滑落,石壁上赫然现出一座深邃黝黑的洞穴……由此,震惊世界的花山石窟群在埋藏了千年之后终于重见天日。

花山谜窟并非天然溶洞,而是一座在西晋时期完全由人工开凿的地下宫殿群。现在发掘出面积达7平方千米的36座石窟,著名的有2号窟和35号窟。

2号洞位于花山半山腰,洞口如虎口大张,穴体随坡下延,整个洞内遍生凉意,由几十根石柱组成了一条80米长、1.5米宽、4米高的地下长廊。洞的右边有 一处方形洞,其深可达百米,所见水流也呈现翡翠般的绿色。洞里自然天成一幅秋色图,图上详细绘出了褐色的秋叶、青黑的山林、高起的险峰、散布的民居,那幢古民居里似乎还带有几分徽派风格。稍微留意一下,甚至也能看到有条白色小河从民居前蜿蜒穿过。也许,它就是流经此地的新安江。

35号石窟口小洞大,进入石窟20米并无奇特之处,20米过后即觉得眼前豁然开朗:一座面积约12000平方米、进深176米、最高处18米的大型地下宫殿坦坦荡荡地呈现出来。26根周长约有10米的不规则石柱当中而立,大殿周围环绕着36间厚薄不均的小型石屋,最小一间仅有2平方米,最薄处仅有10厘米。这些石屋均是三面封死,朝向大殿的一面开有仅容一人进出的门洞。虽然35号石窟上仍然留有当年工匠们的凿痕印迹,但找遍全洞也不见一处壁画或佛像。更让人惊奇的是,洞内还修有一座宽15米长、30米、约45度的巨大坡面,正好与石窟外部山坡坡度相符。它出现在科学技术相对落后、测量工具缺乏的古代,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花山谜窟

除了阔大空间与高立石柱以外,24号石窟也有一奇特之处,那就是此处水潭里游 着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怪鱼。没人知道,洞中的水源从何而来,那些怪鱼又从何而来,花山谜窟似乎处处都流露着神奇与神秘。

花山谜窟

24号石窟

花山谜窟

花山谜窟入口

【难解之谜】

据专家考证,花山谜窟开凿于距今1700多年的西晋时期。在那个年代,为何要造成如此耗费人力的大规模石窟工程?主持建造者为谁?具体的开掘年代、持续时间又是何时?再以36个洞窟来计,挖出的石料至少要几十万立方米,足以铺成一条200千米的石路,那么这些石料为何踪迹全无?洞中潭水又源于何处?若是出自新安江,又为何比新安江低2米?还有洞内石柱上的大小盲孔、35号窟里的36间石屋、水潭里的五色怪鱼等,都是一个个谜团,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至今也没有答案。

神奇的花山谜窟激发了后人的极大兴趣,随着这片山中宫殿的浮出水面,各种争议也相继而起。目前,坊间流传的说法有十余种。

花山演出场

花山谜窟景区刚刚建成一座山水田园风格的演出场馆,可同时容纳800人观看演出,具体以“屯兵说”为蓝本,围绕“花山之谜”展开一场场饶有趣味的故事表演。表演期间,幕后工作人员利用专项引进的灯光设备形成光束光网、海浪波涛、时光隧道等变幻空间,让观众们眼花缭乱,惊叹连连,仿佛重新回到变幻莫测的石窟宫殿里。据悉,这便是场馆的重点表演项目“花山激光秀”。

花山谜窟

花山谜窟中的石指路靴

第一种是勾践伐吴的秘密战备基地说。据《史记》记载,吴越之战时,越王勾践伐吴时的兵力总数为49000人,全在外地秘密训练而成,此地可能是当年的训练基地。第二种是屯兵说。据《新安志》记载,东汉时期,孙权曾派大将贺齐屯兵于溪水之上,以致今人会把当年的“溪水之上”称作“屯溪”,此地便是贺齐屯兵和储备兵器弹药的地方。第三种是采石场说。徽派建筑非常有名,安徽一带至今留有许多著名的古民居、古桥、古道等。采自花山石窟的大批石料是否通过新安江运至各地作为了建筑材料?这种说法虽然流传最广却也没有得到确认。第四种是徽商囤盐说。徽州商人走遍四海,明清时代的盐商更为出名。新安江是古徽州的运输水道之一,有部分学者推测,花山石窟可能是为了方便徽商存盐而开凿的一处地下仓库。第五种是环保巢居说。也就是说,当时古人集体掘土为房,凿石为屋,并在其中凿设有室、廊、桥、厅、池等,建造了一方冬暖夏凉的群体栖息地。第六种是功能转化说,即指花山石窟并非一次性建成,而是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不断开凿而成的。起先可能是为了采石,后来又用于屯兵、储粮等。第七种是十三陵说。一部分学者根据明定陵地下宫殿壁上刻有“石料来自徽州,木 料来自柳州”而推测此地大批石料被用于修建十三陵。他们认为,石料装上木排后,沿着新安江从杭州进入京杭大运河,再直达北京,全程采用水路运输。不过,这个说法很快被地质学家推翻,因为根据科学测定,明定陵所用石料全是汉白玉和花岗岩,而石窟石料则为红麻石、白麻石,分明是两种不同石材。

其他停留在推测层面的说法有史前文明说、道家福地说、临安造殿说、方腊洞说、九黎氏部落说、青铜器工具说、杀人坞说、外星人建造说等。

总之是众说纷纭,各抒己见,花山谜窟的形成原因至今仍无定论——花山石窟也成了一座集聚无数谜团的谜窟。

【热门景点】

以洞窟为胜的花山石窟并不孤独,在它附近,还有美丽奇妙的花山湖与花山石林,这三组大型景观与其他景点组成一片独具韵味的旅游景区。

花山湖位于2号石窟和24号石窟之间,湖面面积约为3.3万平方米,湖深约3~8米,湖长约1000米。阳光映射下来,整面湖水波光闪动,飞鸟水禽上下翩飞,一叶轻舟破水而过,再加上绿木成片、鸟鸣花香,水面风光与岸上风光平分了美色。花山石林是另一处奇特的地面景观,大小石块间相对高差不过二三十米,却峭岩突兀,形状古怪,有的像巨大菌伞,有的像史前怪兽,有的像金鸡报晓,有的像鱼跃龙门,自成一景,耐人寻味。

石窟附近的观光索桥、韩国亭与鲍家花园是几处必到的人文景观。观光索桥长130米,宽1.8米,桥头堡粉墙黛瓦,飞檐翘角,为典型的徽派风格。登临其上,桥体晃晃悠悠,周边风景诗情画意,别有一番情趣。韩国亭的四周垂挂着宫灯状的名片盒,往来游客可以自由地将名片插入其中进行交换。

鲍家花园位于附近的千年古村落棠樾,是一座由骢步亭和七大石制牌坊组成的明清建筑。“骢步亭”三字出于清代书法家邓石之手,据说此亭建成后, 文官落轿武官下马,但凡来往路过者无不礼行。七座牌坊以“忠孝节义”为主题次第而排,规模宏大,图案精美,是难得一见的石刻精品。

鲍家花园的旧主是清代著名徽商鲍启运,这座私家花园一度毁于太平天国之战,新中国成立后被重新修复,现在是我国最大的私家园林和盆景观赏地之一。

因为拥有石窟古迹与众多山水建筑等景观,花山石窟在发现后不久即被开发为名胜景区。该景区处于黄山脚下,以新安江为纽带,连接起花山与雄村两地,总体规划面积为61.2平方千米。2002年,这里又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花山谜窟

安徽歙县棠樾石牌坊群

花山谜窟

花山湖

花山谜窟

鲍家花园里的古建筑

上一篇:九华山
下一篇:西递、宏村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