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盅两件的粤式交际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广州则是茶叶之路的起点。广州人嗜好饮茶,“饮佐茶未?(喝了茶没有?)”一句时常挂在嘴边的问候语,道出了广州人对饮茶的独特喜爱。由此可见饮茶在广州人生活中的地位,饮茶是“食在广州”的一大特色。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广州则是茶叶之路的起点。广州人嗜好饮茶,“饮佐茶未?(喝了茶没有?)”一句时常挂在嘴边的问候语,道出了广州人对饮茶的独特喜爱。由此可见饮茶在广州人生活中的地位,饮茶是“食在广州”的一大特色。
【广东的“一盅两件”】
广州人的饮茶风俗起源很早,早年的茶肆被称为“二厘馆”,大都是简陋的路边小铺,饮茶者大都是下层劳动人民。清代中叶,随着外商聚居的广州十三行商业中心的建立,才出现了广州第一家新式茶楼——三元楼。此后,饮茶被广州各阶层所接受,怡香楼、福如楼、陶陶居、天然居、陆羽居等茶楼相继建起。随着茶楼的增多,“四大茶楼”文园、谟觞、南园、西园先后崛起。
广州饮茶主要包括了喝茶与吃点心,而虾饺与叉烧包在早期最受欢迎,因此, 广州人又把饮茶形容为“一盅两件”,即一盅茶加两件点心。“一盅两件”的说法延续下来以后,人们逐渐赋予了它“最低消费”的意思。“一盅两件”的说法也就流传开来,成为广东文化的一大特色。
【从早到晚,三茶两饭】
过去,闲适的广东人喜欢“饮早茶”,茶客们一大早就赶到茶楼,点上“一盅两件”与朋友聊天,或者自酌自饮,悠闲而惬意。老一辈的广州人,无论生活如何艰苦,也要天天到固定的茶馆,与朋友相聚聊天,寻找安慰与寄托。
广州人一天到晚都喝茶——除了早茶、晏茶(下午茶),还有夜茶。这也是广州人统称为“三茶两饭”的缘故。不少茶楼在清晨5点开始营业,直到晚上12点多才打烊。
广州饮茶俨然已经变成一种美食文化,在广州饮茶有两个基本礼仪要遵守:当别人给你倒茶时,你需要以食指中指弯曲轻叩桌面,表示感谢;想请服务员续水时,只要把壶盖打开,他们很快就会来续上水。
去茶楼饮茶,通常是即场找位子,找到位子以后,就叫“开茶”,也称“开位”,先挑选一种或几种想喝的茶,之后,就叫服务生“开茶”。开茶时,服务生写上开位人数,叫“茶位”。
在众多茶中,因为普洱能帮助消化,又有利于消脂减肥,所以很受欢迎,其他诸如香片、乌龙与绿茶,也很常见。点心
的不同是区分南北饮茶习惯的重要标志。广东饮茶的点心种类丰富,大致分为咸、甜两种口味。咸点中的虾饺、叉烧包、干蒸烧卖、粉粿等最受欢迎,萝卜糕、芋头糕,以及肠粉、炸两、春卷等煎制的糕点也颇受欢迎。比较大众的甜点有马拉糕、蛋挞,包类如莲蓉包、奶黄包,也有芒果布丁等西式甜点。
饮茶时,服务生会把一些酱料及小吃给食客,与茶合成“茶芥”。通常茶客会等茶杯冲好茶,才开始吃点心。一份点心通常为每份2~4件,当数人一起饮茶时,往往会选择几种不同款式的点心,就可以品尝到不同的口味。而服务生通常会把点心放在茶桌中间或者转盘上,让大家都可以夹到点心。
广东饮茶,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广东茶文化既是广东的民俗文化,也是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