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宇宙的窗口
越过一湾蓝色水面,紧邻香港文化中心和香港艺术馆,平地卧着一枚巨大的银白色蛋壳。那便是维多利亚港沿岸的经典地标之一—香港太空馆。香港太空馆是全球第一座计算机化的天文馆,也是香港用来瞭望宇宙的一扇窗口。
【延迟16年的筹建计划】
香港太空馆位于香港九龙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号,这座外观独特的建筑于1977年动工兴建,1980年建成,占地约8000平方米。它不仅是香港推广天文及太空科学知识为主的天文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设备最先进的太空科学馆之一。
香港太空馆现在已是维多利亚港沿岸的著名建筑,但在计划筹建时,经历过一段不短的波折。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在香港也掀起阵阵热潮,许多港人对天文天象产生了极大兴趣。1961年,当时的港英政府曾建议在维多利亚公园兴建一座天文馆,但这项提议后来被搁置。直至1974年,经过香港市政局重新提议后,港英政府方才决定耗资6000万港元在尖沙咀火车站附近海边建起了天文馆。因为已有一座香港天文台,为避免二者混淆,这座天文馆最后被定名为香港太空馆。
建成后的香港太空馆分为东西两馆,东馆是太空馆的核心部分,它的外形像一颗巨大的蛋,设有天象厅、太空科学展览厅、全天域放映室、多个制作工场与办公室;西馆设有太阳科学厅、天文展览厅、演讲厅、天文书店和办公室,两大场馆内都配置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太空科学设备。
【天象厅与太空科学展览厅】
香港太空馆里最吸引人的要属天象厅与太空科学展览厅。天象厅位于太空馆蛋形场馆的上层,是世界上最大的天象厅之一,内部设有直径23米的半球体银幕与315个座位。厅内的计算机化星象仪能够通过光学原理模拟实际星空环境,将亿万光年以外,包括太阳和月亮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在内的8000多颗恒星投射到巨大的半球体银幕上。此外,该厅还兼有东半球第一座全天域电影放映设备,并特别配备了六声道音响系统,具有几十组扬声器,能够令场内观众享受到最佳的视听效果。
太空科学展览厅位于蛋形场馆的下层,主要用于介绍各种天文现象,展览古代天文学和现代天文学发现与天文遗迹,比如中国天文学家在1054年观察金牛座超新星爆发记录、敦煌星图与英国的巨石阵、埃及的金字塔等,还有现代火箭发展史、现代空间探测技术与太空穿梭机、宇宙飞船密闭舱先锋10号等模型。
自1980年开馆以来,香港太空馆每年都会制作一些多媒体的天象节目,并播放部分精选出来的国外全天域电影。除此之外,这座亚洲著名的天文馆还会不定期地举办各种互动节目,比如每月星空巡礼、天文快乐时光、趣味实验班、天文比赛、天文电影欣赏等,很受观众的欢迎。
香港太空馆的布局到处展现出太空、科技的味道,就连展览厅顶部的装饰也不例外。
何鸿燊天象厅
何鸿燊生于香港,是著名的博彩、地产商人,亦有“澳门赌王”之称。他在香港集资筹建太空馆时,曾捐出2000万港元,为表答谢,2004年馆方特意将东馆的天象厅命名为何鸿燊天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