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葡国领事馆

古典庄重的“五星级”官邸

现在的葡萄牙驻澳门领事馆官邸是一座很有来头的建筑。葡萄牙人自从16世纪取得了澳门居留权开始,就在不断地加强澳门的守护力量。17世纪初期,他们在竹仔室村附近修建了一座炮台,命名为“竹仔室炮台”。1622年,荷兰人入侵澳门,炮台成为澳门南部的海防要地,与“卑拿炮台”上下配合,与“烧灰炉炮台”以城墙相连,沉重地打击了敌人,成了荷兰人的噩梦。直到现在,还能看出修造者当年在炮台的选址上战略眼光。虽然澳门经历了上百年的填海造陆过程,但仍然依稀可见炮台对当时海面的控制范围之广大。后来,葡萄牙人占领澳门,废置了炮台,并于1870年在原址上修建了一栋大气端庄的三层别墅,被一名英国人购买。这栋别墅就是今天葡萄牙驻澳领事馆的前身。

现在的葡萄牙驻澳门领事馆官邸是一座很有来头的建筑。葡萄牙人自从16世纪取得了澳门居留权开始,就在不断地加强澳门的守护力量。17世纪初期,他们在竹仔室村附近修建了一座炮台,命名为“竹仔室炮台”。1622年,荷兰人入侵澳门,炮台成为澳门南部的海防要地,与“卑拿炮台”上下配合,与“烧灰炉炮台”以城墙相连,沉重地打击了敌人,成了荷兰人的噩梦。直到现在,还能看出修造者当年在炮台的选址上战略眼光。虽然澳门经历了上百年的填海造陆过程,但仍然依稀可见炮台对当时海面的控制范围之广大。后来,葡萄牙人占领澳门,废置了炮台,并于1870年在原址上修建了一栋大气端庄的三层别墅,被一名英国人购买。这栋别墅就是今天葡萄牙驻澳领事馆的前身。

【豪华的五星酒店,全能的葡国领事馆】

其实,从1890年起,竹仔室炮台上的别墅就被改作酒店使用了。在此后的岁月中,酒店跟随澳门的脚步,也曾数度易主,办过中学,开过收容所,也曾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被作为休养所使用。直到1950年,它又重新恢复了酒店的用途,一下子就开设了40个房间。

时光又走过40年,仿佛弹指一挥间,炮台依 旧,周围的景色依旧,澳门却已经日新月异了。

1990年,老酒店被著名的“文华东方集团”接管,按照五星级酒店的规格进行了大规模装修。装修整整耗时两年,原有的40个房间被改造成了8个套间,每个房间都宽敞明亮、设备豪华,装潢上各有特色,品位也各有不同。这所名叫“峰景”的五星酒店,以景致特色吸引了众多顾客,房间供不应求,许多客人甚至就为了体验在这里的住宿感觉而专程到澳门来。

1999年,峰景酒店歇业,在澳门回归后,它成为葡萄牙驻澳领事馆的官邸。

作为领事馆,这里的外景与之前相比并没有太多差别,装修依然是之前的“豪华”气派,不同的是,门前高高飘扬着葡萄牙的国旗,2003年起还开始悬挂欧盟的旗帜。

由于澳门和香港之间只有60千米的距离,往来十分方便,2004年,葡萄牙政府干脆把香港领事馆的事务也迁到了澳门领事馆。因此,这座五星级的豪华领事馆其实已经成为“葡萄牙驻港澳总领事馆”,办理的外事业务更是涵盖了海外葡萄牙人的方方面面。

葡国领事馆

葡萄牙驻澳门总领事馆大楼

【低调的入口,简约的花园】

奢华却并不张扬,几乎是人们对这栋建筑的一致印象。领事馆的入口是两扇看似极普通的对开的栅栏式黑铁门,每扇铁门上各挂有一块写有领事馆名称的铜牌,向来往人群表明自己的身份。

大门的两边各修建有一个半圆形的岗亭。岗亭的颜色和大楼颜色相同,黄白相间,两个岗亭以中轴线对称,右边岗亭的外部凹进去了一小块,以黑色边框配着透明玻璃的窗户,呈“L”形直接与地面衔接。而左边的岗亭则以圆弧形的墙面为基础, 窗户直接装在墙面上,能从外面一览无遗地观察到岗亭内部。

推开铁门往里,一段铺满方块石的甬路直通主建筑,路的两侧是花园。花园被甬路一分为二,院落中又从四个方向各分出一条小路,通向中心岛。中心岛的中央有一座圆形的小凸起,上面栽着高大的棕榈树。在花园的8块草坪上,每个角落都种着热带常见的铁树。唯一不对称的可能就是右边花园上方的两个旗杆了,旗杆的上面,飘扬着葡萄牙国旗和欧盟旗帜,标志着这一片土地的归属。

站在领事馆的门外向内观望,阳光朗照,映衬着看似中规中矩的黄白相间的主体建筑,花园的设计明快简约,有着富有层次感的宁静和知性美。如果不是铁门上有铜牌的提示,粗心的人说不定就会将这里当作一所中学。

葡国领事馆

这是葡萄牙政府在国外设立的第27间领事馆,也是设施最完善、最现代化的领事馆。

这是葡萄牙政府在国外设立的第27间领事馆,也是设施最完善、最现代化的领事馆。

葡国领事馆

领事馆大楼前身是圣辣非医院,于1569年由天主教澳门教区首任主教贾尼劳倡建。

领事馆大楼前身是圣辣非医院,于1569年由天主教澳门教区首任主教贾尼劳倡建。

【新古典主义的建筑,人性化的内部功能】

穿过甬路,走过一段大约高20级,宽6米的阶梯,来到领事馆官邸的一楼。大楼正面的门厅处悬挂有一块牌子,由两根交叉 的橄榄枝烘托起葡萄牙国旗中间的图案。

许多游客最乐于在这里拍照留念。而目光一路向上,就能看到三楼顶那座三角形的山花,正中旗杆上悬挂着葡萄牙的国旗。

领事馆是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浅黄色的主体,白色的边条,端庄大气。入口处的楼梯旁边各有一对构柱,从一楼直接通到三楼房顶。整栋建筑又都依照相同的间隔,排列着四根单柱,把整个大楼支撑起来,从外立面的平面图看上去,好像把大楼分割成了许多个小方格。在这些小方格组成的主建筑左右,是与之相连的两栋翼楼,当年酒店曾作为会议室和活动室使用,现在则一概成为领事馆的办公场所。

从大楼的正入口步入接待大厅,与外部设计不同的是,大厅内现代简约氛围十足,天花板为黑色,被白色粗框划分成一个一个的大方块,这些方块又被灰色的细线分割成小方块,正中间装上了一盏白色的小灯,在四周玻璃幕墙的映照下,整个大厅明亮却不刺眼。大厅一侧还有专门的休息等待区,差不多有20个座位,每四个为一小单元,中间摆放一张小桌子。桌子有高有低,还可以供人们自主选择。在角落里,还安放了两台电脑,想是为了便于大家即时查阅相关信息的。

这里所有的装饰布置都透出服务的人性化,甚至领事馆内还专门设置有葡语的教学室,便于办理葡国签证的人员临时学习葡语使用,内部的设施非常简洁,教学室的内墙上,还贴有对葡萄牙国家的一些介绍。而在二楼,还设有专门的葡语书籍图书馆,透过玻璃门向内看,面积不大,馆藏的图书倒是不少,各类图书摆放有序,中间摆放着两张桌子四把椅子,供借阅者临时阅读用。看得出来,图书馆的使用率并不是很高。

走出领事馆,回味一下这栋建筑,除了人性化,最令人感慨的应当是建筑里的房门了,全部都是白色,使得室内的风格与楼宇得以整体统一,而二楼和三楼的门又比较有趣,是一种向外对开的方式,打开后里面还有一扇可以向内对开型的玻璃门,使装修显得既华丽,又增强了采光性。人性化、品位、低调、庄重,大抵可以作为这栋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的关键词。夜幕下的葡国领事馆官邸,更加平和、务实,在淡淡的路灯下,显出一份忙碌过后的宁静。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嘉模圣母堂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