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存屈辱印记的佛教宝地
在澳门40多座庙宇中,最著名的要数三大禅院,即妈阁庙、莲峰庙与观音堂。观音堂又称普济禅寺,是三大禅院中规模最大、历史最久、最具特色的一座庙宇,也是中国南方为数不多的保存完好的禅宗寺院之一。
【佛教宝地与历史遗迹】
观音堂位于澳门美副将大马路,创建于明朝天启年间(1627),距今已有38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它先后经过十几次重修,至今仍然保持着古朴庄重的大致风貌。
观音堂是一幢巍峨壮观的三进式古建筑,也是一处古翚飞式的佛教宝地。这座庙宇的山门修建得很气派,山门内外两侧各题有一副楷书楹联和一副隶书楹联。越过山门,迎面可见第一进的大雄宝殿,殿里供奉着释迦牟尼等三尊金身佛像。在殿堂东西两侧,矗立着天后殿、地藏殿、关帝殿、藏经楼等附属建筑。第二进是长寿佛殿,里面供奉着一尊长寿佛,身形高大,宝相庄严。第三进是禅院正殿,即观音殿,里面供奉着观音大士,观音像全由樟木雕塑而成。十八罗汉分列两旁,神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观音堂在澳门极有名气,它不仅历史悠久,保存完好,而且还保留着一处历 史古迹。观音堂后院有一座平阔幽深的花园,花园里保留着一座花岗石桌和四条长石凳,这里便是当年中美签订《望厦条约》的地方。1944年,人们又在此处建起一座碑亭,专门用来纪念这次历史事件。
观音堂里保留着两棵稀有古树,一棵位于主殿观音殿旁边,另一棵位于后花园里。
观音堂入口
【珍贵文物与稀有古树】
作为佛教宝地,观音堂里收藏着不少珍贵的文物,包括历代高僧与名流雅士的许多书画作品。这里有大汕和尚的遗著《离六堂集》十二卷、迹删高僧的草书屏条,还有清代画家罗岸先的《米南宫拜石图》、岭南诗人陈恭尹的诗作、著名学者章太炎的行草对联等。
在观音堂众多书画作品中,最受人欢迎的要数悬挂在前厅的《大肚笑佛》。这幅画中的大佛面容可掬,笑口常开,无论参观者从哪个角度看去,都觉得大佛似乎在对着自己笑。
观音殿旁边的古树高不到1米,树龄却有120多岁。从正面看去,横生枝丫与苍翠绿叶拼成了一个“福”字,从背面看去,又像是个“寿”字——人们形象地称它是“福禄寿盆景树”。后花园里的高大古树,有一个凄惨的爱情传说。据说有对年轻男女自幼相爱,但遭到双方家长的强烈反对,最后被逼得只能饮恨自尽,共赴黄泉。家人把他们合葬在这里,不久便长出了这棵巨大的“连理枝”。
观音堂既是佛教宝地,又有着沉重的历史记忆,既收藏着珍贵文物,也流传着关于爱情的传说。它自建成以来就一直是许多善男信女们的拜祭之地,每年到了观音诞期,这里更是香火鼎盛,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