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胡同 京城街巷里的似水流年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在北京,胡同有几千条,它们围绕在紫禁城周围,大部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的元、明、清三个朝代。在这些朝代的鼎盛时期,帝王为了“建皇极而隆上仪”,“袭周官之制度地居民”。北京城以皇宫为中心,街道全部按经纬排列。北京街道的格局整齐大度,正南、正北、正东、正西,东南西北横平竖直,使北京城像个大棋盘,极具传统地方特色。胡同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渠道,老百姓生活的依托,连着大街通着大道,出门闯世界,回家安居乐业,展示着北京人生活的印记。

【胡同的形成和发展】

据有关史料记载,北京的胡同产生于元初(1271~1368),至明初已奠定规模。迄今已有740 多年历史。就“胡同”的年龄而言,它比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建国史还要古老。“胡同”源于我国古代的“闾巷”、“坊巷”。元建大都开始,北京逐渐形成了皇帝居中、百姓拥居周围的建筑格局。中国古老的城郭,主要干线一般称之为街,星罗棋布的小道则称为巷、弄堂,而北京贯通纵横交错的大小街道的通道,却称为胡同,这是区别于其他城市而为北京所独有的一种景观。

新中国成立前,北京共有胡同3200条。1986年,北京市公安局编印的《北京街巷录汇编》的统计,共有街、巷、胡同等约6104条,其中称为胡同的约有1316条。

其中最古老的胡同西城西四附近的砖塔胡同了,它从元朝至今已有740多年历史了。砖塔是元朝的一位佛教大师——金元间僧人万松行秀圆寂后,为他修建的七级墓塔。

北京最长最宽的大街是东西长安街,那么最长的巷子要算东交民巷了。这条巷与长安街平行,东起崇文门内大街,西至南新华街。在明代,此巷称东江米巷。1861年,八国联军入侵后,俄、德、日、英、法、意、奥、荷、比、西等11国,强迫清朝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中有一款就是在北京划分公使馆区,其范围东到崇文门大街,西至兵部街,南至城根,北至长安街。界内原有居民、衙署一律限期迁出,使馆内一切行政权属使馆委员会,中国政府不得过问,俨然成为“国中之国”。从此开始,原名东江米巷易名为东交民巷了。

胡同 京城街巷里的似水流年

东交民巷

东交民巷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呈东西走向。原名东江米巷,旧称江米巷。因曾是南来江米税后卸售处,故名。全长1552米,被称为老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

胡同 京城街巷里的似水流年

砖塔胡同

砖塔胡同位于西四牌楼西南,东西走向,因有金元高僧万松老人的葬骨塔而得名。元杂剧《张生煮海》:“你去那羊角市头砖塔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

胡同 京城街巷里的似水流年

钱市胡同

北京最短的巷,在现今城南宣武区的贯通巷,长度只有30 米。北京最窄的胡同要算钱市胡同,最窄处只有44厘米。在这条胡同内如行人迎面相遇,必须有一人侧身进到居民院内,才能擦肩而过。

早年的胡同口曾安设木制或铁制栅栏,目的是为了防盗。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北京已有1700多条栅栏。如今这些栅栏虽拆除了,却留下不少栅栏名称,其中最有名气的要数前门外的“大栅栏”,因为这儿开设了很多跨世纪的名闻遐迩、经营风格各具特色的“老字号”商店。

胡同 京城街巷里的似水流年

银锭桥胡同

银锭桥胡同位于西城区东北部。北起后海南沿,南至南官房胡同。因胡同北端有银锭桥,故名。

【胡同名称的缘起和变化】

北京的胡同之多,不仅是中国之最,也可称为世界之最。老辈人说:“有名儿的胡同三千六,没名儿的胡同赛牛毛”。 研究北京胡同的名称和来历也是一门有趣的学问,因北京胡同的命名大都有其来历和依据。

北京胡同名称的一个特点,是大多用一个显眼的或形象的标志来命名。早年最突出的标志是城门、庙宇、牌楼、栅栏、桥梁、河流、水井等,所以就出现了西直门外大街、顺城街、东直门外斜街、西安门北巷等以城门命名的胡同。再如护国寺、净土寺、前后国恩寺、娘娘庙等以寺庙命名的胡同。东四、西四、东单、西单是以牌楼命名的胡同。三里河、二里沟、南北池子、南北河沿等是以河流命名的胡同。再如天桥、板桥、大石桥、甘水桥、达智桥、虎坊桥、银锭桥等是以桥梁命名的胡同。有的胡同内没有特殊标志,便以胡同中的树种来命名,如松树胡同、柏树胡同、枣树胡同、榆树大院等。

北京胡同名称中,有以专为皇室服务机构而命名的,如兵马司胡同、府学胡同、会计胡同、营房胡同、惜薪司胡同、奶子府胡同等,还有以纪念历史名人而命名的胡同,如在新街口大街附近的“三保老爷胡同”(今已改为“三不老”),是指当年明代航海专家三保太监郑和住过的地方;丞相胡同(文天祥)等名称,都表达了后人对民族英雄的敬慕和怀念。

此外,在北京的胡同中,除居住历代公、侯贵族,如李阁老胡同、武安侯胡同、马将军胡同、遂安伯胡同、石驸马胡同等,也还有以平民和手工业者命名的胡同,如砂锅刘胡同、沈篦子胡同、姚铸锅胡同、豆腐陈胡同、骟马张胡同,这些名称颇像一幅古代风俗画,透过它似乎使人亲眼看到了古代市井风情和坊巷中的芸芸众生。

北京在元、明、清三代是大都市,以市场和商品命名的胡同也就占了很大比重。人要生存必须吃饭,故有了干面胡同、烂面胡同、细米胡同、江米胡同、炒米胡同等以主要粮食命名的胡同。光吃主食没有副食和调料不行,于是又有了茄子胡同、萝卜胡同、豆角胡同、豆芽菜胡同、羊肉胡同、干鱼胡同、熟肉胡同、酱坊胡同、油坊胡同等以副食和调料命名的胡同。吃完饭要喝茶和吃水果,那就有了茶叶胡同、果子胡同、葡萄园胡同、樱桃胡同。要娱乐、看戏有戏楼胡同,听演奏,有演乐胡同。少女少妇要买化妆品,有胭脂胡同;要买首饰可去香串儿胡同,真是市场繁荣,应有尽有。

北京,不仅是中国的文化历史名城,也是世界文明史上最壮丽的文化奇观。世界许多著名城建权威人士均认为,北京城本身就是地球表面上一项伟大的文化工程,就连那条条看上去很不起眼的小胡同所涉及的历史文化内涵汇总起来,也可把胡同当成北京的教科书和文化历史博物馆。在这些网络密集的胡同里,散布着以四合院为主体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北方民居,居住着不同民族、不同背景和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家,代代相沿,形成了一种相融相谐的独特的京都都市文化。

上一篇:暂无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