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磁器口古镇

老重庆的微观缩影

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昔日这里是一个热闹非凡的水陆码头,为嘉陵江下游物资集散地。如今这里古风犹存,那经千年不变的浓郁纯朴的古风,令它成为重庆江州古城的缩影和象征。

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昔日这里是一个热闹非凡的水陆码头,为嘉陵江下游物资集散地。如今这里古风犹存,那经千年不变的浓郁纯朴的古风,令它成为重庆江州古城的缩影和象征。

【一江两溪三山四街】

在重庆市沙坪坝区西北部嘉陵江畔,坐落着一座千年古镇,东起嘉陵江,西靠童家桥,北临石井坡,南倚沙坪坝,总面积达1.5平方千米。它就是199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重庆市重点保护的历史传统街区,同时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磁器口古镇。

磁器口原名“白崖场”,最初建于宋真宗咸平年间,明朝时成为商贸码头。到了清朝初年,这里因盛产青花瓷而得名“磁器口”。磁器口最为繁盛的时期是在清末民国时期,享有“小重庆”的美誉。

古镇有着“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形,金碧山、马鞍山、凤凰山左中右依次排开,三山遥望,两谷深切;凤凰、清水两条溪流从古镇中潆洄而出;远处的嘉陵江自北流来,奔流不息。独特的地形造就了古镇,使之成为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曾有一句诗形容磁器口“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若真如诗中所 言,磁器口昔日该是何等风光!

【“小重庆”的韵味】

磁器口古镇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时至今日还保留有较为完整的城镇建筑,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粗犷的巴渝遗风,古色古香的茶馆,代代相传的码头文化,浩然正气的红岩遗址,三教并存的“九宫十八庙”,以及各种川剧清唱、火龙表演等民间艺术,加上扑鼻而来的川渝美食,都汇聚在这里,各具特色,“小重庆”之名当真不假。

磁器口古镇

磁器口古镇的繁荣得益于其丰富多彩的文化,这也使磁器口具有多样的建 筑类型。其中,以寺庙建筑、传统店铺、院落民居和加工作坊最为突出。寺庙建筑以宝轮寺为代表。宝轮寺传说是明朝建文帝朱允炆隐居之地,因此又名“龙隐寺”。该寺现存大雄宝殿和药师殿两幢建筑,大雄宝殿为典型的明朝时期风格,整体构造雄浑,造型古朴,上重檐如意斗拱呈网状,充分体现了地方建筑特色。

古镇街巷内,一条条石板路与沿街传统店铺显得十分和谐。古镇商业街依着山地的特点建造店铺,形成了以前店后宅、下店上宅以及上店下宅为主的铺面形式。前店后宅的铺面从外面看上去很小,走进去却觉幽深;下店上宅的铺面上下面积几乎一致,建筑垂直向上发展;上店下宅的铺面多设在峭壁之上,是最具山地特色的一种形式。放眼古镇商业街,青石板道路两旁全为木质房屋,古色古香,让人生出恍如隔世之感。

磁器口古镇

宝轮寺大雄宝殿

磁器口古镇

磁器口古镇“小重庆”的美誉吸引了很多人慕名前往,每逢节假日古镇小街上更是热闹非凡。

磁器口古镇“小重庆”的美誉吸引了很多人慕名前往,每逢节假日古镇小街上更是热闹非凡。

磁器口古镇

古镇上背街的小巷呈现出与古镇小街全然不同的情景,这里的清静倒也别具韵味。

古镇上背街的小巷呈现出与古镇小街全然不同的情景,这里的清静倒也别具韵味。

在古镇里,背街的小巷清静悠闲,坐落着院落民居。这样的院落,多为商贾和达官贵人的府邸。这里的院落民居随着山势而建,曲曲折折,没有北方传统四合院那样规矩的对称,建筑形式相对自由,别有一番情趣。

古镇上的传统手工业相对发达,因而加工作坊就成了街面上的一大特色。加工作坊多靠着店铺而设立,旁边还会设有成品库房以备销售,保存较为完整的有榨油、抽丝、制糖等传统加工作坊。

在磁器口古镇的街巷里,那吊脚楼、半边街以及各色茶馆依旧静静地守着这方土地,见证着老重庆的沧桑变幻。小镇上的茶馆是“见识”最广的。在过去,茶馆是水手、袍哥大爷以 及各种闲杂人等的龙蛇混杂之地;后来还出现了“书场茶馆”,这便是人们一边品茗一边欣赏民间艺术的场所。川剧坐唱、四川清音、四川竹琴、荷叶清唱等曲艺是这里人们的最爱,到了听书的时间,茶馆里座无虚席,充满当地特有的风情。

过去小镇上的香会、庙会、花会,以及正月龙灯、清明风筝、端午龙舟、七月河灯、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各种传统节日活动层出不穷,从年头到年尾都是热热闹闹的。现今许多传统的特色风俗也都保留下来,每到重大节庆,街头巷尾一派欢腾,好像古镇也跟着年轻了许多。

【古镇三宝】

上千年的历史孕育了磁器口古镇深厚的文化内涵,喜好钻研美食的重庆人又岂会不在这处宝地留下些特色美食呢?毛血旺、千张、椒盐花生,被誉为磁器口的“三宝”。

毛血旺是道无巧不成的菜式。相传有个小贩在给工人们做菜时,无意中将猪血旺放进了杂碎汤里,不承想越煮越香,味道鲜美无比,当时的船工都特别喜欢。因为价廉物美,麻辣鲜香俱全,于是毛血旺流传到了巴蜀各地,成为一道特色菜。

千张是我国著名的豆制小菜,可以与其他多种材料搭配入食,而磁器口的千张在制作上更加讲究。它先将黄豆用井水浸泡,然后磨成豆浆,用细布滤出浆汁,再下锅文煮,待浆汁烧老后铺上一层层细麻布,如此榨上一天,最后揭下一张张豆皮,便是千张。

至于椒盐花生,那更是古镇一绝。磁器口椒盐花生所选的花生为重庆遂宁、三台盛产的一种小花生,形如鹦哥嘴,麻筋瘦条,而且一颗花生有三粒籽,皮薄如纸,一弹即破,籽则饱满,人称“遂宁籽”。重庆人喜欢使用花椒,因此他们常用花椒、盐巴来烧煮花生,待风干后便是椒盐花生。

嘉陵江像一幅画,让人不禁驻足观赏;磁器口像一个家,让人常想回去看看。磁器口的长街深巷里,一幢幢古朴的建筑,一家家淳朴的人家,正向世人讲述着千年古镇的温馨与古老,让人忍不住流连忘返。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偏岩古镇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