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室内卧佛像寺院
在张掖众多的历史遗迹中,著名的大佛寺更是蜚声中外,这里有我国最大的西夏王室宗教殿堂,有天下第一木胎的泥塑卧佛,有稀世之珍的明代手书金经,还有数以万计的馆藏文物精品,它们都是古代先贤闪烁的智慧火花,件件激发着游客的思古幽情。
在张掖众多的历史遗迹中,著名的大佛寺更是蜚声中外,这里有我国最大的西夏王室宗教殿堂,有天下第一木胎的泥塑卧佛,有稀世之珍的明代手书金经,还有数以万计的馆藏文物精品,它们都是古代先贤闪烁的智慧火花,件件激发着游客的思古幽情。
【千年古刹,建筑奇葩】
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因寺内供奉释迦牟尼涅槃像,亦称“卧佛寺”。因“寺大、佛大、殿大”,当地人称“大佛寺”,历经明、清两朝扩建,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1996年,张掖大佛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寺整体建筑贯穿在一条东西走向的中轴线上,左右配殿呈均衡对称排列。现存古建筑包括山门、牌坊、钟楼、鼓楼、卧佛殿、万圣殿、藏经殿、土塔及金塔殿等,总面积3万余平方米,布局严谨,雄浑庄严。
大佛寺山门
大佛寺牌坊
位于山门之后、正殿之前的牌坊,昂 头交错,重檐叠彩。两侧对称的钟鼓楼,钟南鼓北,相映成趣。雄踞中心突出位置的卧佛正殿,呈长方形,高20.2米,殿宽9间,长48.3米,进深5间,宽24.5米,面积1183.35平方米。殿身两层楼阁,重檐歇山三滴水式结构,青瓦飞亮、朱柱环立,真实体现了西夏大殿“九五之尊”的皇家气魄。殿门两侧各有边长为4.6米的佛经故事砖雕,左为“祇园演法”,右为“西方圣境”。殿内正中塑释迦牟尼木胎泥塑涅槃像,身后塑十大弟子举哀群像,头脚两端塑大梵天、帝释天立像,殿内南北两侧环塑十八罗汉像,四周墙面及上层板壁绘诸天礼佛、《山海经》故事、《西游记》故事及佛经变故事壁画,面积逾530平方米。大佛殿后万圣殿,青瓦覆面,琉璃饰边。殿内新开放的甘州佛教艺术陈列,内容以“流沙古迹”、“佛陀之光”、“丹青溢彩”、“法宝敷传”四个主体为引,全面展示了大佛寺遗存的碑刻、记事牌、佛造像、佛教扉画、卧佛腹内及金塔殿地宫出土的法器密宝等佛教珍品,光灿夺目、美轮美奂。藏经殿以寺藏各类佛经为主体,分“张掖金经”、“经柜梵夹”、“御赐北藏”、“坊刻佛经”等9个单元做集中展示,其中金银书《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声震寰宇,堪称“镇寺之宝”。
藏经殿后矗立的佛塔,相传为天竺高僧迎摄摩腾的灵骨安放处,塔分基、身、刹三部分,喇嘛教式风格,通高32.5米。清人以张掖金塔、木塔、水塔、火塔、土塔并称为“甘州五行塔”,微风吹拂,燕雀围翔,映衬出佛寺的圣洁清幽。
【卧佛扬名,真经传世】
“创于西夏,建于前明,上下数百年,更喜有人修缮果;视之若醒,呼之则寐,卧游三千世界,方知此梦是真空”。这是对张掖大佛寺悠久历史的阐释,也是对佛祖释迦牟尼涅槃入
入定的真实写照。在大殿正中1.2米高的佛坛之上,卧佛安然酣睡,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长约4米,脚长5.2米。造像木胎泥塑,金妆彩绘,面庞贴金,头枕莲台,侧身面西而卧,双眼半闭,嘴唇微启,丰满端秀,姿态怡静安详。胸前饰斗大“卍”字符号,梵文寓意“吉祥海云相”。卧佛首足处 塑大梵天、帝释天立像各一尊,女身云髻高挽,彩带飘扬;男像面目威严,峨冠博带。背面为十大弟子举哀像,殿南北两侧塑十八罗汉群像。整组造像造型精美,线条流畅,神态自然,栩栩如生。
大佛寺卧佛
“贝叶成文,一片真心悟妙理,慈云普被,千秋宝筏济苍生”。五个多世纪以来,大佛寺藏经的浩瀚,一直为历代高僧檀越、雅人高士所津津乐道。
明正统六年,钦差镇守陕甘等处、御马监太监兼尚宝监太监鲁安公王贵在张掖监军之暇,奉英宗敕命会集众多高僧大德与当地书画名流,以正统官版《北藏经》为蓝本,“用金粉而书写,裁绞锦以装潢”,制作了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长37. 7厘米,宽12.5厘米,厚2-4厘米不等,六百卷经书加起来总长度有3. 7千米之多。该经的书写要求极严格,凡佛名、尊谓及盛道之词,一律以重金书写,经页恭笔正楷,如出一人之手。字体严谨大方,遒劲有力,起笔有韵,落笔有神,字里行间表现出古代书法名流对佛祖的百般虔诚。字体色泽千年不变,书法与绘画融为一体,堪称中国佛教史上一奇。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除欣赏到一流的金粉描绘《降魔曼荼罗说法图》。线条细若游丝、笔法畅如流水,在仅0.16平方米的画面上竟描绘出上百尊佛、菩萨、罗汉及诸天护法,最多的达108尊。且尊尊线条规整、眉目清晰、仪态大方、情感丰富,人物秩序井然而富有变化,每个动作、每个表情都饱含着深入内心的蕴藉意义,其工艺精湛绝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保存至今,还像刚刚从画师手中脱稿的新作,使世人无不惊叹。
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杰出代表的张掖大佛寺,是古代甘、青、宁地区建筑的典范,见证了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促进东西文化交流、西北地区各民族团结、融合、进步以及祖国统一发挥过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它是一座佛教的综合艺术宝库,在佛教艺术、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