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兰州太平鼓

鼓声震天唱太平

在兰州,每逢节庆都会传来铿锵有力的鼓声,这就是太平鼓。至今,太平鼓已有600多年历史。自诞生以来,震天的鼓声敲亮了西北人的心,彰显着粗犷的西北风情,也让人们树立了坚强的生活信念。

在兰州,每逢节庆都会传来铿锵有力的鼓声,这就是太平鼓。至今,太平鼓已有600多年历史。自诞生以来,震天的鼓声敲亮了西北人的心,彰显着粗犷的西北风情,也让人们树立了坚强的生活信念。

【天下第一鼓】

相传,明朝初年,大将徐达奉命西征统一河西地区,在甘肃永登遇挫,久攻不下。徐达一筹莫展之际,从兰州百姓挑水的水桶得到启发,命人依照桶的形状制作长鼓,乔装打扮的士兵把兵器藏在鼓里混进了城,最后里应外合攻下了永登城。老百姓为纪念徐达大获全胜,自此,把这种鼓称为“太平鼓”。

兰州太平鼓

作为一种独具西部风情的民间艺术,兰州太平鼓有“天下第一鼓”的美称。经过不断的演化,太平鼓早已不是最初的木桶状,大致分为跳鼓、骑鼓、桶子鼓、方鼓子等种类。

通常,一面太平鼓长1米多,鼓身为圆形,直径约0.5米,重四五千克。鼓身以红色或黑色居多,上面画有狮子滚绣球或二龙戏珠图。牛皮鼓面则绘着玄妙的八卦太极图,打起来深沉激越,十分符合西北人的粗犷性情。

太平鼓表演是群舞,通常都是24至48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有时多达108人。

鼓手们头戴英雄帽,身着皂隶服,腰束灰丝带,脚蹬双鼻鞋,个个精神抖擞地身 背太平鼓,昂然挺立。领队挥舞着牙旗一发号施令,鼓手们就在领队的号令下左手执鞭、右手执槌,配合锣钹击节,有节奏地左旋右转,一会儿形成“两军对垒”、“金龙交尾”、“双重突围”的阵势,一会儿出现“车轮旋战”、“跳打”、“蹲打”、“翻身打”、“岸打”的招数,伴随着队形的变化,阵阵鼓声响彻天地,气势恢宏,十分壮观。

在锣鼓声中,人们观看着“一字长蛇阵”、“六合阵”、“八卦阵”等传统阵势,在身着红黄相间服装的鼓手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亘古以来的活力。

每逢欢庆节日,太平鼓表演是兰州一带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渐渐地,太平鼓被寄予了庆贺新年太平之意。

兰州太平鼓

女子太平鼓会

【迎新春,闹社火】

在兰州郊区,太平鼓表演是闹“社火”的重要部分。

闹社火又称耍灶火,是人们庆贺新春开始的盛会。

春节期间,从正月初三到正月十六,兰州郊区的村子里大都会上演闹“社火”的场景,而太平鼓几乎贯穿闹社火的始终。正月初三开始,村里的太平鼓队就敲起锣鼓,各家各户转一遍,这是“扫街”,寄托着打扫各家秽气的寓意。在震天的鼓点声中,开始起社火。

鼓队带领着村民们伴着鼓点迈着大步,到附近的庙宇祭祀山神或土地神等。每到这时,太平鼓打得分外高亢,意在用惊天动地的气势驱邪,也以振奋人心的劲头儿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之后,通常会有一台好戏拉开帷幕,给人们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戏开场前,要打一通太平鼓来助兴。戏结束时,再打一通太平鼓,作为压轴。

不仅如此,村落之间还要互相送社火。通常,每个村子都组织各自的社火队,在相邻的几个村子之间你来我往,像走亲戚一样相互“串门”。

只要远远地看到客方的社火队来了,在村口大路上排开阵势的主家社火队就把锣鼓敲得震天响,夹道欢迎客方。客方的社火队也把锣鼓打得震天响,从夹道欢迎的队伍中间穿过。这时,两支社火队往往因为各自鼓点不同而乱了阵脚,合到对方的鼓点中去了,引得人们哈哈大笑。

这样的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最后以“送瘟神”作为结束。村民们把扎好的大草人作为“瘟神”,在太平鼓震天的响声中,把它送到村外用熊熊大火烧掉,以此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利。这时,闹社火就结束了。

太平鼓被收起来,直到来年重起社火,才再次露面。

上一篇:毛兰木大法会
下一篇:羊皮筏子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