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夜光杯

葡萄美酒夜光杯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想必人们对于这句诗都耳熟能详。边塞诗人王翰给人们送上了一幅醉卧沙场的豪情画面,也使得人们对夜光杯充满了好奇。酒泉附近产好玉,人们用它做出了玉杯,饮酒时,发现杯子在月光下闪着晶莹的光,这就是珍稀的夜光杯。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想必人们对于这句诗都耳熟能详。边塞诗人王翰给人们送上了一幅醉卧沙场的豪情画面,也使得人们对夜光杯充满了好奇。酒泉附近产好玉,人们用它做出了玉杯,饮酒时,发现杯子在月光下闪着晶莹的光,这就是珍稀的夜光杯。

【晶莹剔透的夜光杯】

据考证,公元前7世纪,西域的一个小国向周穆王进贡。西域生产美玉,而周穆王嗜好饮酒,于是这个小国别出心裁地用玉石雕琢成酒器,进贡给周穆王。当一盏盏流光溢彩的玉杯摆在周穆王面前时,他十分惊奇,斟满酒后把玩在手中,竟发现杯中酒光如月华涌动,引以为奇。从此,就有了夜光杯这样奢侈的餐饮器皿。

那“夜光常满杯”的华贵如同祁连山顶的冰雪肌理,令人向往迷醉。而这杯子的神奇完全来自玉料的珍稀。

位于酒泉附近的祁连山产好玉,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峰中,有上好的玉料。人们从这里采下玉石,作为雕琢夜光杯的料子。

祁连玉,产于蛇纹石化超级岩中,属岫岩玉类,含有多种矿物质,因此呈现出浅绿、翠绿、褐绿、墨绿等多种色彩。

这样的玉石经过精心雕琢做出的杯子,既耐高温又抗严寒。盛酒后,色泽温润,酒香甘醇。斟上烫酒,不爆不裂;在寒冬季节,不冻不炸。

不仅如此,科学研究发现,夜光杯不仅能绵化烈性的白酒,而且其中所含游离的四氧化三铁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因此,夜光杯并非徒有其表的观赏品,而是集实用与欣赏于一体的酒器。

【唇齿边的精灵】

从祁连山雪峰上采下来的料子纯朴无华,经过一番寻觅,淘出可人的玉石。再经过拉坯、切削、冲碾、掏膛、细磨、烫蜡等二三十道工序,才制成了一盏夜光杯。

通常,一位雕琢匠伏在案上,专注于手上的玉料,需要漫长的时日才能将一块玉石琢磨成精美的器具。

因为酒泉的夜光杯通常采用墨玉、黄玉、翠玉三种玉石雕琢而成。所以,制成的夜光杯要么一袭墨黑,黝黑深邃,浑厚庄重;要么古香古色,仿佛穿越了久远时空的古董,古朴典雅。而翠润碧绿的夜光杯最鲜亮,像初露的荷叶一般熠熠闪光。

不管怎样,它们都通体带有晕散的斑点纹理,“脆金碎玉”一般,在晶莹剔透 的杯子上构成了耐人寻味的美,让人越看越觉得意趣盎然。

从高山上的玉石到一盏酒器,这小小的物件穿越了久远的时空,才送到人们唇齿。它经历了地层深处的巧妙成玉,又承载了玉匠精心的雕琢,成了令人向往的神奇之品。

夜光从哪里来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夜光杯的光有种种猜测。有人认为是玉石中含有与荧光剂类似的物质,也有人认为是酒入杯后,在酒与杯体的交相辉映中折射出流动的光波。其实,夜光杯并不发光,只不过在玉匠们的琢磨下,透出玉石完美的天然质地,乘着月光,光亮如镜的杯子与酒交相辉映泛着道道光华,因此,才有“夜光杯”之名。无疑,这光是在工匠的巧妙雕琢中呈现出的妙境,是美玉光彩照人的真实写照。

夜光杯

古朴典雅的夜光杯

【酒杯上的传承】

遗憾的是,历史上并没有流传下来的夜光杯,现代的人们则在继承中创制出中式杯和西式杯等新品。

中式杯通常与传统的饮酒文化有关,爵、鋬、觞、樽、碗等,光看造型就足以让人入迷,在玉质的映照下,大都古朴典雅,散发着浑厚的华夏民族风格。

西式杯通常是高脚杯,杯体曲线突出,玲珑精巧,显出亭亭玉立的气质。

这些杯子摆在人们面前,是艺术品也是文化符号。

千百年来,夜光杯从帝王贵族的唇齿边滑过,在暗夜中如同精灵一般,闪着奇异的光波,谜一样划破了夜色,也划开了人们向往的心河。

上一篇:庆阳香包
下一篇:甘肃美食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