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敦煌

丝路之咽喉,极边之锁钥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东峙峰岩危悬的三危山,南枕雪色奇绝的祁连山,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西接浩翰无垠的库姆塔格沙漠。在这块群山拥抱的天然盆地之中,不仅有碧涛万顷的膏壤沃野;也有绿茵千里的林海雪原。不仅有滋润万家的党河水;也有蕴藏深厚的矿藏资源。不仅有沙泉共处,神秘莫测的沙漠奇观;也有神话萦绕、文物荟萃的干佛灵岩。可以说在敦煌这块沃土上,保存着数不完的“塞外胜状”。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东峙峰岩危悬的三危山,南枕雪色奇绝的祁连山,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西接浩翰无垠的库姆塔格沙漠。在这块群山拥抱的天然盆地之中,不仅有碧涛万顷的膏壤沃野;也有绿茵千里的林海雪原。不仅有滋润万家的党河水;也有蕴藏深厚的矿藏资源。不仅有沙泉共处,神秘莫测的沙漠奇观;也有神话萦绕、文物荟萃的干佛灵岩。可以说在敦煌这块沃土上,保存着数不完的“塞外胜状”。

【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敦煌

敦煌古城全景

敦煌一词的汉语解释是:“敦,大也;煌,盛也。”取盛大辉煌的意思。自汉武帝派张骞“凿空”西域后,首先出现敦煌这一地名算起,到现在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但据本市出土文物考证和史料记载,她历史的童年却更加遥远。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夏、商、周三代为“羌戎所居”。

春秋战国时期,因“地出美瓜”而称瓜州。是月氏乌孙族的驻牧地。秦、汉之际被匈奴占据。公元前121年,河西走廊归西汉版图,汉王朝开始从中原移民屯边,汉族文化始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设敦煌县,属酒泉郡管。并在县境西南西北二地设南北对峙的两大军事关隘—阳关、玉门关,作为通西域的门户。公元前89年,“析酒泉,置敦煌郡”,为河西四郡之一。故史称“列四郡、据两关”。自此,敦煌成为汉王朝统辖西域的军政中心,也是中西交通、文明交汇的枢纽。自两汉迄魏晋,尽管历代政区屡有变更,但敦煌始终是“丝绸之路”的重镇,肩负着“西抚诸国,总护南北交通”的重任。

十六国前凉张骏时期(324~346),曾改敦煌为沙州,辖“三郡三营”。敦煌地位又有所提高。公元400年李景据敦煌称王,史称“西凉”。敦煌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国都。但西凉建国仅21年即亡于北凉,仍称敦煌郡。5世纪中叶,北魏占领敦煌在此设敦煌镇,依然是经营西域的基地。公元528~552年罢镇置瓜州,领敦煌、酒泉、玉门等5郡,州治设敦煌,其行政地位又有所提高。

隋唐时期,敦煌仍是郡、州治所在地。只是在唐高宗永隆二年(681)“西边不静,瓜沙路绝”和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吐蕃一度占领瓜沙外,唐朝前期的敦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出现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藏经洞所出敦煌遗书中不乏具体记载,如唐写本写到“佛塔遍地,市场广大,家给人足,焉然富庶”和“男耕女桑不相失,百余年间未灾变”等繁荣兴盛的记录,所以当时又有“元宵灯会,长安第一、敦煌第二、扬州第三”的说法。

在敦煌历史上自唐大中二年(848) 敦煌首领张议潮领导瓜沙人民,驱逐吐蕃势力,收复河陇11州土地归唐后,到宋景祐三年(1036)西夏占领沙州止,称为归义军时期。在这期间,除张承奉一度据州称“西汉金山国”(906~914)外,瓜、沙二洲一直为归义军节度使所管。时间长达180多年,对保证西域交通的畅通和中、西方政治交往,文化交流都有卓越贡献。

公元1036年,西夏占领敦煌,时间长达190余年。公元1226年元灭西夏后,敦煌改设沙州路,仍为州治所在地。明设沙州卫。嘉靖十八年(1539)封闭嘉峪关,敦煌一时成为“风摇怪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的荒漠之区了。

清康熙后期,开始经营西域,嘉峪关外的地域渐次得到恢复。雍正三年(1725)建立沙州卫,并开始从甘肃各州县移民2400余户,到敦煌垦荒定居。公元1760年改沙州卫为敦煌县。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

【独特的地理位置】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是狭长的走廊与广阔的西域诸国的交通要冲。其西接西域,东接中国,处在古代中国早期对外开放的窗口;扼据两关,雄视西域,是丝路之咽喉、西边之锁钥。

丝绸之路开通后,敦煌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外交、贸易、文化与科学技术交流的世界口岸。那时的敦煌正如《汉书·西域传》所记载:“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旅贩客,日牧于塞下。”隋唐南北朝时期,多次的商品交易“万国博览会”就在敦煌召开。北魏时,敦煌常遭邻国侵乱,战争不止,有人建议朝廷放弃敦煌,但韩秀却陈述:“敦煌之立,其来已久……一旦废罢,则关右荒忧,烽警不息,边役繁兴,艰难方甚。”因而,敦煌得以保存。武则天时期,为使敦煌与西域交通畅通,加强兵力争夺“安西四镇”,每次用兵都以敦煌为指挥基地。因此,这一时期“敦煌地方最为繁忙,是兵站、粮站,也是庸役人力的补给站”。

唐代的敦煌既是西域交通的总枢,又是国际贸易市场。内地生产的丝绸、茶叶、陶瓷器等,先在这里进行交易,然后运往西方。而西域各国的金玉珠宝、奇禽异兽及各种畜产品也在这里交易后,再运往中原。可见敦煌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灿烂的文化艺术】

敦煌地上地下文物保存十分丰富,共有文物点241处,文物保护单位47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9处、市级35处。公元1世纪,佛教由敦煌传入中原,首先在这里开花结果,孕育了举世闻名的以莫高窟为代表的文化和艺术,对中国宗教、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以敦煌遗书、石窟艺术、敦煌史地为主形成的敦煌学使敦煌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敦煌被列入国家保护的历史文化名城,促进了文化交流,繁荣了科学文化事业。这片神奇的土地和博大精深的人类文化瑰宝,吸引了无数中外人士前来寻幽探奇,更使敦煌蜚声遐迩。

敦煌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唐代《树下说法图》

上一篇:兰州
下一篇:张掖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