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的乡土建筑
如果你看过电影《让子弹飞》,那么一定会对其中周润发扮演的恶霸所住的规模宏大、造型别致,既有明清及民国时期中国建筑特色、又混搭了西式华丽风格的碉楼印象深刻。没错,频繁出现在剧中,成为该剧一大亮点的碉楼,正是开平碉楼。让我们跟随“子弹”的轨迹,去探访一下开平碉楼的前世今生吧!
如果你看过电影《让子弹飞》,那么一定会对其中周润发扮演的恶霸所住的规模宏大、造型别致,既有明清及民国时期中国建筑特色、又混搭了西式华丽风格的碉楼印象深刻。没错,频繁出现在剧中,成为该剧一大亮点的碉楼,正是开平碉楼。让我们跟随“子弹”的轨迹,去探访一下开平碉楼的前世今生吧!
【碉楼的兴起与建筑文化的中西合璧】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也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在开平的城镇农村,碉楼星罗棋布,随处可见,多的一个村有十多座,少的一个村也有两三座。开平碉楼区别于其他古碉楼的特点是,它将中国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岭南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进行了有机融合,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开平碉楼融合了古希腊、古罗马、伊斯兰等多种建筑风格,例如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柱式、拱券和穹隆等。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尖拱和伊斯兰风格拱券、欧洲城堡构件、葡式建筑中的骑楼、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等在开平也随处可见。根据现存的碉楼判断,开平碉楼最早兴起于16世纪后期,此时正是西方思潮开始涌入中国的时间,这也是早在明代时修建的开平碉楼,即具有西方建筑风格的原因。
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的地理环境,以及明朝后期的社会治安,有着密切联系。明朝后期,开平位于“四不管”之地——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 匪患猖獗,民不聊生,不少华侨、归侨、侨眷被害。因此,许多华侨全家投靠其他地方的亲友,否则便有性命财产之虞。此外,开平地势低洼,大小河流众多,水利又失修,每遇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频发。因此,村民修建碉楼以防盗匪与水患。开平碉楼为多层建筑,比普通民居高,而且坚固厚实,窗也比普通民居开得小,窗外设有铁板门窗。修建碉楼时,在碉楼的上部四角都建有角堡,角堡为突出悬、挑,呈全封闭或者半封闭,一是起到监视敌情的作用,二可以居高临下抗击袭村之敌。
开平碉楼群
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风雨,开平碉楼已显斑驳,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风采。
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风雨,开平碉楼已显斑驳,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风采。
自力村碉楼群
自力村碉楼群位于开平市塘口镇,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的碉楼,是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
自力村碉楼群位于开平市塘口镇,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的碉楼,是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
【千姿百态,各具魅力】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的统治更加腐败颓废,开平人迫于生计,开始大批出洋谋生。经过一辈乃至数辈人的艰苦拼搏,渐渐有了些产业。到了民国,战乱更为频仍,匪患尤为猖獗,而开平因山水交融,水陆交通方便,同时侨眷、归侨生活比较优裕,故土匪集中在开平一带作案。1922年,有土匪伙劫开平 中学,被鹰村碉楼探照灯所照射,四处乡团及时截击土匪,救回校长及学生17人。此事轰动全县,海外华侨得知后,认为碉楼在防范土匪上有重要作用,于是,大量华侨在侨居国请人设计好碉楼设计图,然后带回家乡建造。由于侨居他国,受各国影响,所以碉楼的建筑风格与式样色彩就呈现多种多样的西方建筑特征。因此,碉楼林立逐渐成为“侨乡”开平的一大特色,最多时有超过3000多座碉楼,现存1833座。
其中,被称为“开平第一楼”的瑞石楼,位于开平市蚬冈镇锦江里村,是开平现存最高、最美的碉楼,也是中西建筑风格完好结合的典范。
【式样繁多,色彩丰富】
按照碉楼的使用功能,开平碉楼可以分为三类:众楼、居楼、更楼。
众楼,顾名思义,由全村人家或者若干户人家共同集资兴建,每户分房一间,为临时躲避土匪或者洪水使用。众楼通常建在村后,造型封闭简单,外部装饰较少,但众楼很强调其防御性。在三类碉楼中,众楼出现得最早。
居楼,也多建在村后,但它是富裕人家独资修建,通常楼体高大,空间较为开阔敞亮,生活设施比较完善,起居方便。碉楼主人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对碉楼外观进行装饰,因此,居楼的造型比较美观多样,充分运用各种建筑材料与手法,外部装饰性强,在满足基本防御功能的基础上,追求居住的舒适性、建筑的形式美,往往成为村落的标志。
更楼,有更夫打更巡视的意义,因此取名“更楼”,主要建在村口或者村外高 处的山冈、河岸。更楼高耸林立,视野开阔,多配有探照灯与报警器,有利于及时发现匪情,向各村警报,是开平各村联防需要的产物。更楼出现在三种楼里的时间最晚。
另外一种分类方法是按照碉楼的建筑材料,分为:石楼、夯土楼、青砖楼、混凝土楼。
石楼,又称为“垒石楼”,因要防水患,石楼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墙体有的由加工规则的石材砌筑而成,有的则由天然石块垒放,石块之间用黏土粘接。此类碉楼数量较少。
夯土楼,又称为“泥楼”或“黄泥楼”,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以赤水、龙胜两镇居多。虽然经历几十年的风雨侵蚀,仍然十分坚固。
青砖碉楼包括内泥外青砖、内水泥外青砖和青砖砌筑3种,少部分碉楼用现代红砖建造,在红砖外抹水泥。
混凝土楼,多数为居楼,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又称“石屎楼”或“石米楼”,整座碉楼使用水泥、砂、石子、钢材组成,极为坚固耐用。混凝土楼多是华侨吸取各国建筑不同特点设计建造的,造型最能体现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混凝土楼的数量在开平碉楼中最多,占80%以上。
开平碉楼的下部形式都大致相同,只有大小、高低区分,造型变化主要体现在塔楼楼顶,有中式屋顶、中西混合式屋顶、古罗马式山花顶、穹顶、美国城堡式屋顶、欧美别墅式房顶、庭院式阳台顶等。而根据碉楼的上部造型,又可将开平碉楼分为柱廊式、平台式、退台式、悬挑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多种式样,这些不同的建筑造型,千姿百态,各具魅力,反映着楼主的经济实力、审美情趣与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的程度,是开平碉楼独具魅力,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开平碉楼主要分布在村后,与村边周围的竹林、村前的池塘、村口的古榕,形成了“根深叶茂、平安聚财、文化昌盛”的和谐环境。点式的碉楼前是成片的低矮民居,犹如全村的依靠,满足了村民需要安全保护的心理。开平碉楼成为侨乡构建和谐生存环境的重要手段。
作为近现代重要历史遗迹及代表性建筑,开平碉楼2001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07年,“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5处世界遗产。
瑞石楼
瑞石楼高9层,占地92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牢固非常。楼的顶部有3层亭阁,凸现西方建筑风格,其中以四周用承重墙接托的罗马穹隆顶和以支柱支承的拜占庭穹隆顶造型最为显著。
瑞石楼高9层,占地92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牢固非常。楼的顶部有3层亭阁,凸现西方建筑风格,其中以四周用承重墙接托的罗马穹隆顶和以支柱支承的拜占庭穹隆顶造型最为显著。
铁窗
碉楼除了居住外,最主要的功用就是防范土匪,所以铁窗一关,势若铁桶,坚固异常。
碉楼除了居住外,最主要的功用就是防范土匪,所以铁窗一关,势若铁桶,坚固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