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佛山南风古灶

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工艺精粹生生不息

我国自古就是举世闻名的陶瓷之国,广东省佛山市的石湾镇是岭南历史上著名的陶业基地,素有“南国陶都”之称。南风古灶同时也是了解石湾历史的重要途径,只有走进南风古灶,才能真正了解闻名中外的石湾陶的生产过程,了解石湾与中国数千年的陶文化。

我国自古就是举世闻名的陶瓷之国,广东省佛山市的石湾镇是岭南历史上著名的陶业基地,素有“南国陶都”之称。南风古灶同时也是了解石湾历史的重要途径,只有走进南风古灶,才能真正了解闻名中外的石湾陶的生产过程,了解石湾与中国数千年的陶文化。

南风古灶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500年来窑火不绝,生产没有间断过。更为难得的是,经历几百年的历史变迁,古灶依然保存完整,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好,并且至今仍在使用的龙窑。2001年南风古灶被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南风古灶因其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与科学价值,被誉为“活的文物”。

【邀约南风五百年】

据相关史料记载,南风古灶为石湾镇镇岗霍氏家族所建。霍氏始祖原在山西经营陶器烧制,后迁入广东石湾,在元代“文灶”的基础上建造了南风灶。目前所见到的南风古灶,乃是历经明清至今不断修葺后的面貌。现在的南风古灶,窑体总长30多米,窑墙外宽6米、内宽平均2.3米,通高约2米,以窑中断最高。全窑平均倾斜度为12°,也就是每米平均升高20厘米。窑膛头尾坡度被认为是世界之最。

南风古灶窑内结构大体上还按照旧貌保存。窑腔用小型砂砖砌成,像一条隧道。窑内平面呈船底形状,两头略窄,中部稍宽。窑的顶部呈圆拱券形,窑壁和顶均用砂砖砌成。窑顶厚约0.25米。窑炉前端设有燃烧室,俗称“窑头”,用来预热升温。窑灶共有5个窑门,宽约0.7米,高约1.4米,做各段出入窑之用。

从窑头到窑尾,共有29~34排火眼(投柴孔),作为烧窑时观测窑温和投放木柴之用。火眼每排5个,相距0.85~1米。当烧窑的师傅自上而下从火眼投放木柴时,燃烧的古灶就犹如一条火龙。烧窑时,最高温度可达1300℃。

历史上,南风古灶一直主烧日用陶,如茶壶、茶杯、碗、罐等,从清后期开始,南风古灶也会烧制一些艺术摆件。南风古灶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陶瓷烧制工艺,以木柴为燃料,装窑师傅不依靠现代的气窑、电窑,而仅凭肉眼测定温度而随机应变,这一绝活让人惊讶。烧制一窑产品约需3天,俗称“三日火”。三日一窑,速度不快, 但古窑依然坚持保留传统的手工制作,这也给石湾龙窑带来了极好的声誉。因为柴烧温度具有不确定性,形成古窑特有的“窑变”现象,从而获得罕见的、釉色变化独特的稀世珍品,有“石湾龙窑,每窑一件宝”的美誉。

佛山南风古灶

佛山南风古灶

【南风古灶的当代价值】

近年来,以南风古灶为中心,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经过不断的开发建设,建成了近27万平方米的南风古灶旅游区。集旅游、观光、生产、习艺、研讨、参与、购物于一体,下辖南风古灶、陶塑公园、绿舟孔雀园三个景区。

这里还有规模宏大的设施,值得一提的是艺术长廊公仔街和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石湾公仔”是人们对石湾艺术陶瓷的俗称。公仔街位于石湾公园与南风古灶之间,颇有明清风格,专门销售各种陶瓷艺术品。这里出售的陶瓷艺术品,跨越古今,种类繁多,既有充满生活情趣的工艺品,也有颇具现代气息的家居装饰品,分明是一个陶瓷艺术的文化长廊。

石湾陶瓷博物馆气势恢弘,设计精美,内容丰富,是目前广东最大的一间陶瓷博物馆,也是全国最大的陶瓷博物馆之一。

旅游区还兴办了石湾陶瓷研究院、玩陶玩釉欢乐厅、少儿陶艺培训基地等。有陶艺师傅亲自教授陶艺制作,有助于陶艺爱好者开阔眼界、提高审美意识和掌握制作技巧,也有助于少年儿童发挥其艺术潜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上一篇:开平碉楼
下一篇:莲峰观海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