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赤坎

骑楼摇曳,生生不息

赤坎镇位于广东省开平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建于清朝顺治年间,约有350年的历史。赤坎镇水陆交通相当发达,是著名的侨乡。早年归乡华侨将美国、欧洲的建筑风格融入到本地传统建筑风格当中,建造出一批中西合璧的楼房,尤其是堤西路上的骑楼建筑,更是侨乡一绝,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赤坎镇位于广东省开平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建于清朝顺治年间,约有350年的历史。赤坎镇水陆交通相当发达,是著名的侨乡。早年归乡华侨将美国、欧洲的建筑风格融入到本地传统建筑风格当中,建造出一批中西合璧的楼房,尤其是堤西路上的骑楼建筑,更是侨乡一绝,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在两广、福建、海南等地,骑楼曾经是城镇的主要建筑形式,是西方古代建筑与中国南方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骑楼”这个名字描述的是它沿街部分的建筑形态:二层以上出挑至街道红线处,用立柱支撑,形 成内部的人行道,可长达数百米乃至一两千米;立面形态上建筑骑跨人行道,因而取名“骑楼”。骑楼楼下是人行交通通道,柱廊外侧是车辆交通通道,柱廊内侧则多为商场或店铺。骑楼建筑多采用线型布置方式,最显著的特点是前铺后宅、下铺上宅,所以也被称为商铺式住宅楼。事实上,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就出现了商业骑楼,后来才在欧洲流行,近代才传至世界各地。国内最早的骑楼出现于清朝末年广州的一德路、圣心教堂一带。有人称骑楼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还有人称骑楼建筑是“时代的纪念碑”,也有人认为骑楼建筑具有“幽默感”或“戏剧性场景”。

赤坎的骑楼绵延成片,在小镇中夹道而立。堤西路、堤东路、中华路、牛圩路等几个路段几乎都由骑楼组成。这种大规模的骑楼群,在广东的小镇中是非常罕见的。在当地房管部门的统计中,这里的骑楼有近600座,即使以每座宽5米计算,骑楼街的总长度也接近3千米。

在这片骑楼群中,最壮观的要数堤西路的骑楼。这里的骑楼通常三层楼高、四五十米长,构造极为讲究,绝大部分是一楼一项,各式的西洋屋顶壁面后是传统的中式“金”字形瓦顶。骑楼在建筑立面的造型、细节装饰方面各有趣味,很多骑楼顶部是一个扇贝饰件,这种样式在意大利非常常见。还有气派的碉楼和罗马柱,以及渗透着西洋风格的琉璃窗等,显示出它们曾经繁盛的历史。

赤坎

欧陆风情街

堤西路近400米长的商铺式楼房,在保存当地传统建筑风格的同时,又将西欧式建筑移植在家乡的土地上,形成了风格独特、富有文化韵味的中西合璧建筑群,因此这一带又叫“欧陆风情街”。

堤西路近400米长的商铺式楼房,在保存当地传统建筑风格的同时,又将西欧式建筑移植在家乡的土地上,形成了风格独特、富有文化韵味的中西合璧建筑群,因此这一带又叫“欧陆风情街”。

沿堤西路向内,中华路等路段的骑楼楼顶的装饰就趋于简单了。到了内街牛圩路,骑楼都几乎降为了两层,楼顶的装饰也显得草草了事、百户一面了。

骑楼这种建筑,特别适合炎热多雨的岭南亚热带气候地区,方便人们遮风避雨,挡避烈日照射,营造凉爽环境,是一种适应广州自然环境的建筑。广州有“五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之说。走在骑楼的长廊下,既不会被太阳 晒着,也不会被雨水淋着。从这个角度上说,骑楼是一种适应岭南地理环境、充满人文关怀的建筑。

骑楼是外来文化要素与本土文化的重组,充分显示出华侨在吸收西方文化,且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上表现出的大胆的文化创新。骑楼平面布局上采用广东地区常见的竹筒屋,但立面为骑楼。骑楼发端于改善生活环境,进而成为商业谋生的场所,骑楼以商业活动为主,表现出开放意识和洋为中用的创造性思维。骑楼充分受到了外国建筑的影响,但也有不少部分仍旧体现了中国风水建筑思想。如仿巴洛克式骑楼为三开间,女墙中间有类似碑亭构件,中置神龛等,都为传统文化的体现。

骑楼建筑的“生态”与“情态”共生。骑楼楼下做商铺,楼上住人,楼下的廊,遮阳又防雨,既是居室(或店面)的外廊,又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它突破了居家单门独户的束缚,变成人们共享的空间。生活在骑楼中的人们品茗、聊天、纳凉、会客、交流信息,小孩子也常在这里玩耍,因而骑楼是广东繁荣的商业文化与浓郁的地域文化的一个缩影。游览在赤坎,会见到很多身着现代服装的当地老百姓,在洋味十足的骑楼里做着热热闹闹的小生意。一大早沐浴着阳光,在骑楼下,吃着汤面,品尝着肠粉油条白粥,看着小镇人们一天生活的开始,会感觉很安静也很舒服。饭后游走在赤坎的大街小巷,逛着老式店面的商店。午时,在店家准备的竹椅上坐下来,来一份当地的小吃豆腐脑、煲仔饭,还有土特产鸡脚芋头,会感到生活的平淡安详和自在闲适。可以说,生生不息的骑楼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开放包容、富有生命力的“活文化”。

乘帆船悠悠然逆潭江而上,穿越两岸茂密的竹林,时常有几只野鸭从河边的芦苇丛中飞出,叫声清亮,掠过清澈的江面。水牛漫步田野,村落炊烟缭绕,一幅乡村的自然风光如画卷徐徐展开。上岸来到赤坎古镇,漫步于骑楼之中,可深切感受到中西文化在这里交融,商业活动与人文景观紧密相连。赤 坎的骑楼展现了广东华侨文化继承与吸收、自信与包容的文化风格,也展现了广东人悠然闲适的生活情趣。

赤坎

中西结合的骑楼

赤坎的骑楼,是中西建筑风格完美结合的典范。

赤坎的骑楼,是中西建筑风格完美结合的典范。

赤坎

赤坎居民

小镇居民的生活悠闲、自在。

小镇居民的生活悠闲、自在。

赤坎

骑楼底层的商铺

骑楼底层的商铺构成了赤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骑楼底层的商铺构成了赤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上一篇:逢简
下一篇:大旗头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