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程阳风雨桥

侗家儿女侗家情

风雨桥,亦称花桥,是壮、侗、瑶民族特有的一种特色桥建筑。因桥上建有多层亭塔,可供人们遮风挡雨而得名。其中侗寨的风雨桥常常跨水而修,可称得上是中华建筑史上一朵最具民族特色的奇葩。而在侗乡无数座风雨桥中,最具代表性、保存最完好的,当是广西三江的程阳风雨桥。它与我国的赵州桥、泸定桥及罗马尼亚的诺娃沃钢梁桥共同被人们誉为世界四大历史名桥。

风雨桥,亦称花桥,是壮、侗、瑶民族特有的一种特色桥建筑。因桥上建有多层亭塔,可供人们遮风挡雨而得名。其中侗寨的风雨桥常常跨水而修,可称得上是中华建筑史上一朵最具民族特色的奇葩。而在侗乡无数座风雨桥中,最具代表性、保存最完好的,当是广西三江的程阳风雨桥。它与我国的赵州桥、泸定桥及罗马尼亚的诺娃沃钢梁桥共同被人们誉为世界四大历史名桥。

【侗乡中的世界历史名桥】

程阳风雨桥又名程阳桥、永济桥,坐落于广西三江县城东北20千米的程阳马安寨 境内,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风雨桥。桥长77.76米,宽3.75米,高11.52米,桥身横跨玉溪河,五个桥墩全部用大方青石砌成,桥身主体为木结构,木材选用当地盛产的杉木。由于常年风吹日晒,杉木容易腐烂,便在桥上加盖亭廊塔身来保护木桥,由此形成了风雨桥特有的建筑风格。程阳风雨桥从1912年开始动工,历经12载,1924年方始建成。桥身设计精巧,造型优美,中间三个桥墩为狭长的六棱形,仿佛三把棱形钝器,将滔滔玉溪河水带来的对桥身的冲力化解于无形。桥面以杉木板铺成,桥上建有长廊,廊左右有干栏座椅,可供人休憩停留。五个石桥墩上又分别建有多角楼亭,中间的主楼亭为六角尖顶,形似宝塔;四个侧亭为四角尖顶,顶部为象征吉祥的红葫芦宝顶。各个楼亭都饰有仙鸟、葫芦等装饰造型,风格独特,别具一格。整个风雨桥巍巍峨峨,似桥似亭,似楼似塔。更令人赞叹的是,整个大桥除了石桥墩外,均以大小不等的杉木榫卯相连,未用一寸铁钉,却坚固异常。

程阳风雨桥

程阳风雨桥

玉溪河上曾有不止一处风雨桥,却都因岁月侵蚀而完整不再。只有程阳桥经历了数十载风雨依然巍然耸立,风采不减。郭沫若先生在见到程阳桥后惊叹于它绝美的造型与高超的技术,曾为程阳桥题诗云: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何时得上 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这首诗现在仍书刻在桥旁,供来往的旅者行人瞻仰。

为何侗族的风雨桥多跨河而建?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在侗族山寨中有一对恩爱的夫妻,丈夫叫布卡,妻子叫培冠。妻子貌美如花,夫妻举案齐眉。一日河水暴涨,行到小木桥中央的布卡夫妇顿觉一阵狂风吹来,猛然将培冠卷入河中。布卡大惊,可在河中如何寻找也找不到妻子。原来是河中的一只螃蟹精相中了培冠,想要抢她为妻。培冠哭骂螃蟹精的声音传到了河底一条花龙的耳中。于是风雨突至,浪花滚滚,花龙行侠仗义救出了培冠,培冠上岸后将花龙救她的事告诉了大家。人们为了感激花龙,便将那条小木桥改成了大木桥,就是今天的风雨桥。

侗家人有着朴素的共有观念,修桥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公益事业。程阳桥也不例外,人们自愿出力,修桥所需的各种材料也是各家人自愿捐献的。桥建成以后人们共同维护,共同使用。这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公共场所,人们或在此交易物品,或在此共庆节日。在桥的北端,还修有一座六角尖顶的风雨亭,亭中的守桥老人被人们称为“桥公”,桥公在亭中常备茶水,冬日里点起一堆火,让一路劳顿途经这里的人能在此得以休憩。让那些来到这里的旅人们,不仅能看到程阳桥壮丽的神采,还能体会到程阳八寨中侗家人的温暖与热情。

【程阳八寨侗家情】

程阳八寨位于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地处程阳桥旁的玉溪河畔,由马安、平寨、岩寨、平坦、懂寨、程阳大寨、平埔、吉昌八个侗族自然村寨组成。长长的石板路,杉木建造的吊脚楼,无处不充斥着浓郁的侗家风情。这里节日众多,无论是农闲农忙,一年之中月月有节,被誉为“百节之乡”。无论什么时候来到这里,总会被这里浓郁欢乐的节日气氛所感染,如果恰巧在春节时来,更能领略到侗族独特的婚俗文化。

侗族的婚娶习俗中最有特色的莫过于 半夜“偷”亲,也就是半夜娶亲。侗家人偷亲日都选在冬季年三十的夜晚,新郎悄悄去新娘家把新娘“偷”出来,事先并不张扬,待到将新娘子接到家里后鞭炮齐鸣,第二天再举办庆祝酒宴。酒宴宴请的是男方亲友,酒席从早到晚。更有许多人将酒席摆在了程阳风雨桥头,水声潺潺,仿佛是天地奏响的一曲喜乐,而程阳桥这座世界历史名桥则成了婚宴的背景衬托。这样“奢侈”的婚宴无不让见此情此景的游人发出连声赞叹,而当他们看见新娘回门那天长长的送亲队穿过程阳桥时,更是被这独特的侗乡风情所折服。大年三十娶亲的婚俗,使侗乡的春节变得与众不同,幸福热闹的婚礼气氛包围了程阳八寨,给这个传统节日赋予了其他地区不曾拥有的独特的侗家色彩。

除此之外,侗家的大歌、抢花炮、百家宴等,更是让来到此处的人们目不暇接。侗族大歌起源于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在既无指挥又无伴奏的情况下,通过人的多声部合作,能模拟出各种山水虫鸣的自然之音,听过侗族大歌的人,无不被这淳朴高超的天籁之音所征服。在三月三花炮节中抢花炮,是侗家人传统的体育活动,花炮是放置在铁炮顶端的用红布缠绕的小铁环。点燃炮之后,小铁环直冲云霄,落地后人们奋力争抢,抢到并把花炮送到指定地点者为胜。抢花炮惊险刺激,是花炮节的主要运动,外国人更将它誉为“东方的橄榄球”。百家宴原本是侗寨中每逢喜事或来了贵客摆设的,每家都出代表,带上美食来到风雨桥,尽兴把酒畅谈,品尝无菜不酸的侗家风味美食。

程阳风雨桥

广西三江程阳侗寨全景

程阳风雨桥

村内的鼓楼

程阳风雨桥

广西三江程阳侗寨内景

标志性建筑

程阳风雨桥作为程阳的标志性建筑,不仅仅是一道绝美壮观的风景,更承载了侗家灿烂的民族文化,成为与程阳侗家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部分。前来体味侗寨风情的人们不能不看程阳桥,而慕程阳桥之名前来的人们更是只有读懂了侗家风情才能读懂程阳桥的灵魂。相信在不远的未来,程阳桥在连接了玉溪河两岸侗族人家的同时,也会使侗族灿烂的民族文化通过这座世界规模最大的风雨桥,走向世界。

上一篇:灵渠
下一篇:友谊关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