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南最大的古建筑群
南岳大庙,又称“江南第一庙”,是我国江南最大的古建筑群。大庙为九进四重院落,四周以红墙围拢,颇有北京故宫的风貌,因此又有“南国故宫”的美誉。大庙内佛道共存,东侧为八个道观,西侧为八个佛寺,堪称我国寺庙一绝。
南岳大庙,又称“江南第一庙”,是我国江南最大的古建筑群。大庙为九进四重院落,四周以红墙围拢,颇有北京故宫的风貌,因此又有“南国故宫”的美誉。大庙内佛道共存,东侧为八个道观,西侧为八个佛寺,堪称我国寺庙一绝。
【地广景胜,江南称奇】
位于南岳山脚下南岳古镇北端的南岳大庙,是集民间祠庙、佛教寺庙、道教宫观及皇宫建筑于一体的建筑群,也是我国五岳中规模最大、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宫殿式的庙宇。
南岳大庙的始建年代已经很难考证,但是依据地方志上所记载的,大庙应该最早建于唐开元十三年(725)。这么算来,南岳大庙已经至少有1300年的历史。但是这座古庙似乎命运特别艰难,竟先后经历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六次大火。
历代统治者都特别重视南岳大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一共对这里进行了十六次修缮和扩建,且一直都保持着唐宋以来建筑的艺术精华。清光绪八年(1882),清王朝对大庙进行重建的时候,仿照了北京故宫建的宫殿式的古建筑群的中轴线形式的风格,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规模。
南岳大庙左边是道观,右边是寺庙,中间有御书楼等儒家代表性建筑,这里形成了佛、道、儒三家合一的场景,不但不觉突兀,反倒十分和谐。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这里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庙会,有不少东南亚的佛国华侨,日本的佛教界人士,还有很多国内外的善男信女,都不惜长途跋涉到这里来朝拜。除此之外,还有拜财神的、研习碑文的,来往人群川流不息,因此这里常年香火旺盛。
佛道共鸣
南岳大庙里有东八观和西八寺,东八观为道观,包括满和宫、万寿宫、玉虚宫、仁寿宫、三元宫、寿宁宫、纯阳宫、辁德殿;西八寺为佛寺,包括有化成寺、云峰寺、观音殿、关圣殿、老南台寺、忠靖王殿、三圣殿、天堂寺。
南岳大庙分为九进四重院落,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大庙的四周围以红墙。南岳大庙出色的木刻、石雕、泥塑,被誉为“江南三绝”。最大特色便是庙内的八百蛟龙,梁柱、屋檐、神座、柱基、门框、斗拱、回廊、扶栏,无论是殿宇里还是山景内,随处可见神态各异的蛟龙,或飞旋,或翻腾,或凝视,或狰狞。
南岳大庙内各处庙宇厅堂井然而立,角楼高耸,时而可见寿山之水,依山势欢腾而过。沿着潺潺河水,在绿树浓荫的掩映下,十八罗汉的雕像就立于一个大花园里,不论是躺、坐、立、卧,还是听、说、寐、笑,这十八罗汉虽各自神态迥异,却个个被雕绘得活灵活现。
沿着造型别致的御碑亭,来到数不胜数的历代名人所写的各种碑铭前,看着这些碑铭慢慢前行,细细品味碑铭中意境,恍惚间似乎在现实与历史间往来穿梭。
大铁钟和天下第一鼓是南岳大庙远近闻名的两件宝贝。它们原分立于魁星阁的两侧,左边为钟亭,有一口元泰定元年(1324)铸造的重4500千克的大铁钟;右边是鼓亭,有一面厚度近2米、直径近3.5米的“天下第一鼓”,鼓面材质为整张牛皮,鼓边材质为杨木。据说只要钟鼓齐鸣,便可以镇住龙王保一方安宁。
圣帝殿
圣帝殿为南岳庙正殿,殿高31.11米,高度甚至超过故宫的太和殿。它是整个南岳庙的最高建筑物,且高出南岳古镇所有屋顶,以显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殿内东侧为8座道观,西侧却为8座寺院。
圣帝殿为南岳庙正殿,殿高31.11米,高度甚至超过故宫的太和殿。它是整个南岳庙的最高建筑物,且高出南岳古镇所有屋顶,以显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殿内东侧为8座道观,西侧却为8座寺院。
鼓亭旁边有一吉祥物——铜狮和它脚下的大铜球,二者都已被游客摸得铮亮,被称为“有求必应”。还有那略已褪色的红色的大蒲团,那虔诚焚香祷告的信众,那袅袅飘散的祈福香,那声声入耳的鞭炮声。
南岳大庙主祭祀的是火神祝融。相传,这南岳大庙便是祝融的修炼之地,所以南岳大庙的各个庙宇都是可以往香炉里扔鞭炮的。这在我国可能是独一无二的。
御碑亭
御碑亭四面为红墙,每方开一拱门,亭内置一巨大驮碑,状似乌龟,古传为负重之兽,碑高3.2米,宽2米,由整块青石镂成。碑上刻有清康熙帝玄烨亲撰的《重修南岳庙记》,全文297字,楷体,此碑为1985年重置。御碑亭八角重檐攒尖顶,红柱碧瓦,飞檐翘角,檐下斗拱,玲珑剔透。亭上有“御碑亭”竖额,额枋上书不同形体的古篆“寿”字两百个,寓意南岳为“寿岳”。
御碑亭四面为红墙,每方开一拱门,亭内置一巨大驮碑,状似乌龟,古传为负重之兽,碑高3.2米,宽2米,由整块青石镂成。碑上刻有清康熙帝玄烨亲撰的《重修南岳庙记》,全文297字,楷体,此碑为1985年重置。御碑亭八角重檐攒尖顶,红柱碧瓦,飞檐翘角,檐下斗拱,玲珑剔透。亭上有“御碑亭”竖额,额枋上书不同形体的古篆“寿”字两百个,寓意南岳为“寿岳”。
【三教共存,世间第一】
南岳大庙是中国唯一一处佛教、道教和儒教三教并存的寺庙。道教八观、佛教八寺和御书楼等建筑代表了三教合一的性质。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由儒释道三家构成的主体,但三家彼此之间常常互相攻讦,以标榜自己的正确。特别是佛道两教,在历史上经常互不服气。千百年来,佛道两教各有一大批信众,自然不愿意共存一处。因此,像南岳大庙这样佛道共存、共济一堂,实在是一个大奇观。不过像这种两家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中,互相融合、互相借鉴的情况在湖南倒也绝非仅有的,如湖南的很多书院就流传着朱熹张栻的故事,也许这才是中国文化那无与伦比的包容性。
儒、释、道三教共存一庙,这在我国乃至世界庙宇中是绝无仅有的。虽然儒、释、道三教信仰不同,追求各异,但它们长期以来共同发展、同存共荣,形成独特的南岳文化。风雨沧桑,更替轮回,南岳大庙依然红墙黄瓦,翠柏森森,众生云集,香火袅袅,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南岳大庙,不仅有着人间奇景,更是人们心灵的依托。
鼓亭
鼓亭位于魁星阁右侧,原来摆放着一面直径近3.5米的大鼓,鼓亭左边为钟亭,原来摆放着一口重达4500千克的大钟。
鼓亭位于魁星阁右侧,原来摆放着一面直径近3.5米的大鼓,鼓亭左边为钟亭,原来摆放着一口重达4500千克的大钟。
御书楼
御书楼为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四周绕回廊,前有丹墀,中嵌蟠龙。
御书楼为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四周绕回廊,前有丹墀,中嵌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