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洪江古商城

源于春秋盛于明清

它曾代表着中国独特的商业文明,便利的交通,格局独特的古建筑群,青石板曲径通幽,石阶码头高低错落,报馆、钱庄、戏台甚至烟馆、妓院,都在轻轻地诉说着它曾经的兴盛。历经风风雨雨的几千年,它被湮没了,繁华如梦、时光流逝,但是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人文沉淀却一直那么清晰深刻。它用生命在诠释着这座城市的灵魂——“商”。

它曾代表着中国独特的商业文明,便利的交通,格局独特的古建筑群,青石板曲径通幽,石阶码头高低错落,报馆、钱庄、戏台甚至烟馆、妓院,都在轻轻地诉说着它曾经的兴盛。历经风风雨雨的几千年,它被湮没了,繁华如梦、时光流逝,但是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人文沉淀却一直那么清晰深刻。它用生命在诠释着这座城市的灵魂——“商”。

洪江古商城

【千载风云终化一梦】

洪江古商城位于湖南怀化,它起源于春秋时期,成型于盛唐,在明清时发展至鼎盛,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

洪江古商城犹如藏在深闺的大家闺秀一般不为人所知。洪江古城地处湘西雪峰山边陲,古城不大,却有多条河流汇聚于此,主要有沅水、巫水和沅水,这几条河流先后流入沅江。沅江江面在这里突然变宽,水势浩荡,宛若滚滚洪流,随即便有了“洪江”的称谓。

自古以来,洪江就是湘西南重要的驿站和商埠,主要得益于这里便利的水运条件。古商城曾以集散木材、洪油(洪江桐油)和土纸而出名,西南地区的很多商品都必须经由洪江水路外销。

据说,春秋时期吴楚之争时,这里就是楚国著名的洪油产地,延至清末,古商城每年洪油的输出量已达到700万千克左右。西南地区的上等木材也经过洪江集散,成为皇室贵族重要的建筑用料;而从全国各地运往西南地区的食盐、布料以及各种百货也从这里集散。因此,这里曾经是淘金者的梦幻之地。

正因为如此,大量淘金者拥入洪江,也 使得洪江成为一个移民之城、商业之城。特殊的商业氛围,使得前来洪江安家落户的商人们络绎不绝。由于这些商人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在自己的住宅上都有一定的文化要求,因此便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豪门大户”的格局。

走进洪江,首先看到的是那大片大片的窨子屋,独特的建筑风格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很难想象,正是这些斑驳老旧的窨子屋,使得洪江有了“小南京”、“西南大都会”的美誉。清一色的青瓦灰墙、飞檐翘角,还有那历经风雨洗礼的光滑石阶和斑驳青苔,都似在倾诉着古商城往日的霸气和繁华。

与其他城市的窨子屋不同,洪江古城的窨子屋有着独特的“商业”特色。

古商城里豪商所居住的窨子屋进门的门墙是几何等边双斜角开门,而不是平常的长方形平面直角开门。这里窨子屋的建筑结构主要有三层,一层大多高大宽敞,一般作为商铺,二层为库房,三层用于居住。

“烟火万家,称为世镇”的洪江,曾被誉为一幅能直观地体现出中国明、清、民国社会市井全貌的“清明上河图”。洪江曾出土了一块元代的雕版文物,我们可以从上面看到河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南来北往的商船,河两岸是一座座码头和风雨桥式的连通走廊,其上还有着壮观的古城墙,还有雕梁画栋式的寺庙与楼堂会馆,还有鳞次栉比的民居及熙熙攘攘的人 群。从中可看出,元朝时的洪江已经成为一个繁华无比的商城。

洪江古商城

洪江古城特色民居

洪江古商城

五府会馆

五府会馆位于龙船冲,为苏州、徽州、池州、湖州及宁国府在洪人士所建。

五府会馆位于龙船冲,为苏州、徽州、池州、湖州及宁国府在洪人士所建。

【历经积淀更显厚重】

洪江古商城的窨子屋大多是依山势所建,大小不一的窨子屋风格各异,其中堂、厢房两侧的墙体多为双头马头山墙。由于庭院幽深,为了弥补阳光的不足,大多窨子屋楼都建有一个晒楼(台)。从空中俯瞰,古商城的窨子屋屋檐连着屋檐,高墙贴着高墙,青石板和石阶码头相连,高低错落地贯穿了整个古商城。

沿着蜿蜒的青石板路拾阶而上,可以看到古商城中独特的“七冲八巷九条街”格局,眼前布满了成片成片的古窨子屋。这些窨子屋既有徽派的建筑风格,又具有沅湘本土的特色,屋子的门窗、门楣、楹柱、照壁、窗格和家具大都装饰有龙纹、凤纹、云纹和动物图案。还有那在岁月的磨砺下渐已模糊的门扉上衔着门环的“椒图”,斑驳剥脱的粉砖墙处处都是暗绿色的青苔,图案精美、雕工精致、风格各异的太平缸,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美轮美奂,令人惊叹叫绝。

在洪江古商城,一般的平整稍直且比较长的街道称之为“街”,沿山沟而建形成的街道称之为“冲”,冲、街之间因地势所致形成的走道为巷。走进古商城,宛如进入一个扑朔迷离的迷宫,连接这迷宫的是那连绵不断的青石板路。历经沧桑的青石板已经没有了棱角,岁月的痕迹深深地印在了它们的身上,黑中泛着白,白中带有青,有些地方石块已经脱落,有些地方却磨得很平整。在石板和石板之间的缝隙里,生长着绿色的青苔。

古商城的每一个角落都拥有时间的痕迹,似乎在告诉着人们这座城市的历史。不论走进哪一条巷子,看着那些被岁月打磨出痕迹的古朴的木门、墙壁、地面,你会感觉好像穿越了千年时光,走进了古老历史中。清晨时,明媚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湿漉漉的青石板小路上,别有一番滋味。走在湿漉漉的青石板路上,敲击出轻微的笃笃声,似是历史的回音,又似是现代的侵入,更似历史与现代的撞击。 如果是一个人走在这静谧的小巷中,相信你会不由得放慢脚步,屏声敛气,恍惚间,可能已难辨生于何时、身在何处了!

古巷中随处可见一种水缸,古城人称之为“太平缸”。太平缸由青石板组成,其上雕刻有精美的花鸟虫鱼图案,或是刻有名家的书法诗词。据了解,太平缸在古代最主要的作用是用来储水防火,其次才是养鱼观赏。看着太平缸中缓缓游动的鱼儿,忽然有一种说不出的闲适。

据统计,古商城曾有39个水码头和9个旱码头,现存的旱码头主要包括青山界码头、长码头、康乐门码头、北辰宫码头、狮子楼码头、安庆里码头等。其中,长码头是最出名的一处旱码头。据传,长码头恰好有九十九级台阶,于是就有了关于长码头的谚语:“长码头上走一走,富禄寿喜全都有。长码头上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古城人对偶尔误闯入民宅者,始终抱着宽容的态度。门前相依相伴的老人,简陋的剃头铺子里刮脸的居民,随意地蹲在房檐下吃午饭的男人,趿着拖鞋奔跑的孩子。在这里,可以感受到那种现代人心灵所需的安静闲适。

在这里,厘金局、汛把总署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荷风院、忠义镖局也只能成为人们的记忆。荣辱兴衰,早已随着时间远去。小城里的古建筑,不论是威严肃穆的,还是忠贞义列的,或是艳丽奢华的,都已成为时间的记忆。

洪江古商城

洪江报馆

洪江古商城

宝庆会馆

洪江古商城

庆元丰货栈

古商城完整保存有明、清、民国时期的寺庙、商行、会馆、钱庄、客栈、作坊、镖局等古建筑380余栋,面积20多万平方米。

古商城完整保存有明、清、民国时期的寺庙、商行、会馆、钱庄、客栈、作坊、镖局等古建筑380余栋,面积20多万平方米。

上一篇:普光禅寺
下一篇:龙家大院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