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里的水墨丹青
龙家大院有900多年的历史,这里有着“村连幽径拖青黛,门瞰群山拥翠微”的美景,有着至今保存完好的龙山学校。一门一对联是龙家大院的文化特色,“诗礼相会端本务,耕桑以外不关心”是大院人数百年来的生活写照,“居同靖节先生宅,家衍零陵太守风”则是大院人的理想和追求。
龙家大院有900多年的历史,这里有着“村连幽径拖青黛,门瞰群山拥翠微”的美景,有着至今保存完好的龙山学校。一门一对联是龙家大院的文化特色,“诗礼相会端本务,耕桑以外不关心”是大院人数百年来的生活写照,“居同靖节先生宅,家衍零陵太守风”则是大院人的理想和追求。
【居同靖节先生宅,家衍零陵太守风】
龙家大院位于湖南省新田县大观岭中段半山腰,整个大院坐西南朝东北,处于一座山冲之中,因村民全部姓龙,故有此称。这里的村民大都是东汉刘秀时期零陵太守龙伯高的后裔,大约在宋神宗元丰年间,他们从零陵迁徙到此,直到明末龙家大院才开始兴旺起来。
大院里有一个近圆形、面积约三亩的池塘,叫月塘。月塘中间有一个四方形的消水眼,每逢下雨时,全大院的雨水都在这里汇集,但奇怪的是,每次塘水将满时都从消水眼流走,从 不会溢出塘外。圆形的月塘和方形的消水眼,极像一枚大大的铜钱!从风水学的角度来讲应该是为了守财。大院内还有一处类似的景观,就是影壁上画的一个瓦罐。这瓦罐古时候叫“扑满”,也叫作“缶后”,其实就是现代生活中我们所说的存钱罐。画在这里,既有聚宝盆的寓意,也有劝告后人要节俭持家的教诲。
“三厅九井二十四巷四十八栋”,这是龙家大院的整体布局。龙家大院是湖南永州现存最有特色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大院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院中建筑基本上由青石和青砖修建,所以至今保存得很完整。整个大院显得很大气,每家的房屋都是雕檐画壁,如三羊开泰、麒麟送子、送子观音等吉祥的石刻木雕更是随处可见。
据说,这是中国第一个有路灯的古村。在临小巷的墙上差不多一人高的地方,都会开有两个造型别致的小窗口,人们称之为灯窗,也就是古代的路灯。每到晚上,放上一盏油灯,既照亮了路人,也照亮了自己。
龙家大院随处可见对联,家家都有对联,但由于千年的风雨洗礼,现存的对联共有128副,这些对联在书写上主要有“楷、行、草、隶”四种书体,篆体也占有一小部分,在所有的对联中,所体现的都是农耕文化和隐居避世的思想;没有一副是劝人做官的,也没有一副要人发财的。
龙家大院
龙家大院三面环山,前有池塘,现存古民居60余栋,大部分为明末清初建成。
龙家大院三面环山,前有池塘,现存古民居60余栋,大部分为明末清初建成。
武陵堂
尽管如此,龙家大院还是出了像龙吟那样的亿万富豪;尽管,有人叫龙家大院为地主庄园,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龙家诗礼传家的超然风范,以及节俭谦约、敦厚周慎的优秀品格。
碧水映照下的古民居
【光阴流转,你似画中走来】
有人称龙家大院是“百年大院、太守遗风、世外桃源、秀美乡村”,有人说龙氏后人到今日仍是“诗礼相传端本务,耕桑以外不关心”。龙家大院的古村遗韵,使之成为“中国传统乡村的活化石”。
龙家大院三面环山,前有月塘,现存古民居共60栋,大部分为明末清初时建成。在大山怀抱中,高大古朴的墙院仿佛铭刻着历史的风风雨雨,在不经意间总是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震撼。
未进村子时,远远地就可以看到古村牌楼。从远处看,牌楼与古代文官所戴官帽极为相似,牌楼匾额上手书的“龙家大院”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清晰可辨。
进入龙家大院,只见村内建筑古朴大方,房屋不事豪华,简约朴素,宽敞适用,很少有装饰。房屋大门两侧的窗户基本上都有雕刻精美的木雕,看起来栩栩如生,写实而不夸张。房屋都建有高耸的马头墙,大门两侧都有青石质地的门墩,供过往路人小憩。条条街巷都规矩整齐,房屋与房屋之间,都以精致的瓦檐相连,巷道曲折迂回,却重重相接,幽深的古巷不时拨动着人们的心弦……穿行其间,晴天有阵阵凉风送爽而不晒烈日,雨天听声声雨音入耳而鞋袜不湿。
龙家大院最有特色的是现存于建筑门壁上的一百多副古对联。行走在龙家大院,仿佛穿行于耕读传家的传统文化展览馆,质朴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基本上每家每户门前都留有先辈们手书的对联,遒 劲有力的笔法书写着与日常生活情趣息息相关的诗句;飘逸俊美的字体蕴含着人们追求恬淡自然生活的信念。
更引人注意的是,村中有树龄在300~1000年不等的古树118株,主要为香樟和柏树。龙家大院还有秀美的木雕、石雕和壁画。木雕主要雕刻有花鸟草虫,如武陵堂两侧厢房共有木雕2组8幅,共有184个图案,几乎没有重复,大多为动物和花鸟虫鱼,被专家誉为木雕中的极品。石雕则大多雕刻龙凤呈祥、喜(鹊)上梅梢、麒麟现瑞、福寿太极图、鱼生龙石等。壁画则雕刻有日月同辉、天子降诏、兵书宝剑、三爪金龙、五蝠拱寿等。
历史是文化的展现,而文化又是历史的化身。龙家大院因为有太守而传奇,因为有慈善家而受传唱,更因红色路线而引人入胜。
1934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也就是王震、萧克所率部队经过新田的时候,曾在这里留下一盏德国不莱梅公司出产的美最时牌马灯,这是当时红军高级将领才有的东西,现在为国家三级文物。据统计,同样的马灯在邓小平故居和任弼时故居各有一盏。
龙家大院,传承着零陵太守之“八德”遗风,诉说着“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的辛酸,见证了楚南望族的兴衰。至今,龙家大院还不为众人所熟知。龙家大院因为太守的传奇,成为永州的历史文化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