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 中华地理

详细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美食小吃、少数民族等。
土家茅古斯舞

原始戏剧的活化石

湖南土家茅古斯舞像极了非洲土著舞,裸露的上身、茅草的舞衣、粗犷的舞步,以及边跳边欢快叫喊着的土语,与非洲土著舞一样的原始狂野。这个堪称“原始戏剧的活化石”的祭祀性舞蹈,会让人领略到古朴的原始之美。

湖南土家茅古斯舞像极了非洲土著舞,裸露的上身、茅草的舞衣、粗犷的舞步,以及边跳边欢快叫喊着的土语,与非洲土著舞一样的原始狂野。这个堪称“原始戏剧的活化石”的祭祀性舞蹈,会让人领略到古朴的原始之美。

土家茅古斯舞

【远古飘来的奇特和神秘】

茅古斯舞是中国舞蹈、戏剧、祭祀巫术等的最远源头,被专家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但在土家人看来,茅古斯舞意在祭奠他们生活的土地和先人。因为没有文字,茅古斯舞就更加显得无比珍贵,土家人代代相传,更新完善,在他人看来也许是艺术宝库中的明珠,但是在土家人看来,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记忆。

茅古斯,土家语称为“古司拨铺”,相传为原始社会的土家先民,后来先民们创造的舞蹈被称为茅古斯舞。

茅古斯舞是土家族最原始的古典舞蹈,是土家族为了纪念祖先农耕渔猎生活的一种原始戏剧形式,主要流行于湘西永顺、龙山、古丈等土家族地区。

从湘西茅古斯舞表演看,表现人数大多为10~20人,表演者大多赤着脚,全身穿着用稻草、树皮或树叶编制成的衣服,男子腰上系着一根用稻草扎成的“粗鲁棒”,代表的是男性生殖器官,象征着原始的生殖崇拜。他们边走边跳,全身上下不停抖动,身上穿的衣服随着节奏唰唰作响,并且在行进中还唱着土家族歌谣。这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古时土家族人生产生活的场景。

据了解,茅古斯舞表演分六个不同的场景,需要用六个晚上来跳。第一晚为生产,再现原始土家族人的生活、生产情景;第二晚为打猎,表演围猎前祭祀猎神梅山等仪式;第三晚为钓鱼,主要斥责不劳而获,鼓励勤劳;第四晚为接亲,表现古时人们接亲时的风俗;第五晚为读书,反映当时社会仍处于蒙昧阶段;第六晚为接客,表现官吏对土家人的残暴统治等。整个舞蹈一气呵成,用歌舞和对白等方式向人们展现着原始的神秘与历史的更迭。

【茅古斯舞的传说】

可以说茅古斯舞是对先人原始生活的再现,生殖的崇拜无疑让现代人看后觉得脸红,但是这就是真实的人类历史,神秘的祭祀和生动的传承让现代人感觉到原始之美,尽管有些狂野,尽管有些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但是土家人仍会用他们这种独有的方式来传承自己对于先民的记忆,对民族的情感。

茅古斯舞的起源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古时候,湘西土家族地区林海莽莽,野兽横行,土家族先民为了生存,与大自然抗争,或打猎或捕鱼。进入农耕时代后,有一位土家族青年下山学习农耕技术,学成后为了尽快赶回山寨传授技艺,一路上风餐露宿,一身衣服都被荆棘划成碎片,当他回到山寨后,正逢土家族“赶年”。他衣不遮体,便躲在一旁的杂草丛中观看,不料被几个小伙子发现,不得已只好扯了一些茅草披在身上,以舞蹈的形式向族人们展示所学到的农耕技术。这就是茅古斯舞最早的来源。

从此,为了这位传授农耕技术的土家先民,每到祭祖或还愿的活动时,土家人都要表演茅古斯舞。

随着时间的变迁,茅古斯舞所表现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其中有一样表演让人感觉异常神秘:“祭梅山”。一些茅草扎起来,就是“梅山”,就是土家人尊崇的神。看似神秘的举动中却隐藏着土家人的古朴和善良。“梅山”是传说中的土家族猎神,是一位有胆有识的女猎手。因山中有虎患,她替民除害,在搏斗中被虎爪把衣物抓得片纱未存,羞愤下她与虎抱在一起,跳崖身亡。从此被土家人奉之为猎神,但是由于她死时是一丝不挂的,不便于塑像,只能以草代神像而祭之,自古如此,现今依然。

上一篇:以石定亲
下一篇:哭嫁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