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细如针,口味甘醇
君山银针,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因其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君山银针的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为金黄色,外层又有白毫显露,因此又被雅称为“金镶玉”。
君山银针,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因其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君山银针的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为金黄色,外层又有白毫显露,因此又被雅称为“金镶玉”。
【“金镶玉”色尘心去】
人们常用“白银盘里一青螺”来形容八百里洞庭湖水中的君山岛。但君山岛上有 一种茶却是名副其实的“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是古代诗人对于“君山银针”的赞誉。
君山又名洞庭山,是湖南岳阳君山区洞庭湖上的一座小岛。岛上土地肥沃,土壤均为沙质土壤,年平均气温在16~17℃之间,年降水量约为1340毫米,每年3~9月间相对湿度约为80%,气候非常湿润。春夏季时,气温升高,湖水蒸发强烈,加之岛上树木丛生,云雾弥漫整座小岛,非常适合茶树的种植。
君山银针的历史悠久,在唐代时就已经开始生产,据说文成公主入藏时就带着君山银针。直至清朝,君山银针被列为“贡茶”。《巴陵县志》记载:“君山产茶嫩绿似莲心。”“君山贡茶自清始,每岁贡十八斤。”“谷雨前,知县邀山僧采制一旗一枪,白毛茸然,俗称‘白毛茶’。”《湖南省新通志》又有记载:“君山茶色味似龙井,叶微宽而绿过之。”
君山银针,顾名思义,因茶叶外形酷似银针而得名。其采制要求非常高,如规定了九种情况下不能采摘茶叶,即雨天、风霜天、虫伤、细瘦、弯曲、空心、茶芽开口、茶芽发紫、不合尺寸等;并且,采摘茶叶的时间要求也非常严格,必须在每年清明节前后7~10天内。
“金镶玉色尘心去,川迥洞庭好月来。”一句千古名句让君山银针多了几分高贵的气质,也多了几许儒雅的风采。
君山银针茶香气清高,入口醇香甘甜爽口,放久了也不会变了味道。开水一入,君山银针三浮三沉,似“刀枪林立”,“雨后春笋”,还有人说是“金菊怒放”。不管怎样君山银针都似“琼浆玉液”般让人难以忘怀。
金镶玉
君山银针属黄茶类,以色、香、味、形俱佳而著称。银针茶在茶树刚冒出一个芽头时采摘,经十几道工序制成。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内呈橙黄色,外裹一层白毫,故得雅号“金镶玉”。冲泡后,开始茶叶全部冲向上面,继而徐徐下沉,三起三落,浑然一体,确为茶中奇观。
【一人一心一杯茶】
君山岛上的人品茶很是讲究,共有十道程序。
第一道程序“焚香”:焚香静气之说,慢慢地把心静下来赏君山岛美景,品君山银针美味。当然这不需要真的焚香,而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沉静。如果带着一颗尘世浮躁之心,难免无法“品”君山银针之韵味。
第二道程序“涤器”:心静后慢慢地把盛茶器具也洗干 净,不仅要把茶器洗干净,更重要的是使茶器变得温和清透,方才不会在冲泡之时冷了温度。只有这样,银针的香气才能充分地挥发出来。
第三道程序“鉴茶”:品茶之前首先要鉴赏干茶的外形、色泽和气味。鉴赏茶本身的色泽,品评茶的故事,在君山有许多传说,很多都关乎爱情,二妃的泪水感染了君山银针千年,化身君山银针的仙姿的故事让品尝更加地具有了浪漫的色彩,让人的心中平添了几分莫名的情愫。
第四道程序“投茶”:投茶当然就是把茶放在茶器里。这一举一动虽看似不经意,其实也要掌握时机,在茶器温热时放最好,茶器内不能留有过多的水。
第五道程序“润茶”:洞庭湖一带的老百姓把湖中不起白花的小浪称之为“波”,把起白花的浪称为“涌”。在洗茶时,通过悬壶高冲,玻璃杯中会泛起一层白色泡沫,所以被形象地称为“洞庭波涌连天雪”。冲茶后,杯中的水应尽快倒进茶池,以免泡久了造成茶叶养分的流失。
第六道程序“冲水”:茶冲净后,将烧开的水,倒入茶器中,以冲到七分杯为宜。
第七道程序“闻香”:冲入水后,君山银针的茶香即随着热气而散发。茶香一直飘荡在鼻尖,闻香食茶,未喝已醉。
第八道程序“赏茶”:也称为“看茶舞”,品君山银针时,赏茶舞非常重要,这也是君山银针的独特之处。茶芽在热水的浸泡下慢慢舒展开来,芽尖朝上,蒂头下垂,在水中忽升忽降,时沉时浮,经过“三浮三沉”之后,最后竖立于杯底,随水波晃动,像是仙女在水下舞蹈一般。芽光水色,浑然一体,碧波绿芽,相映成趣,煞是好看。
第九道程序“品茶”:品君山银针有很独特的讲究,就是要在一杯茶中品出三种味。一品青涩之味,二品甘露之味,第三就是要品出这潇湘灵物所携带的大自然的无穷妙味。
第十道程序“谢茶”:品完君山银针,不要急着走,也不要急着赞赏它,静下心来体味。当凝神静气后,感谢君山银针带给你的舒畅。
君山御茶园
银针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