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泉
中泠泉位于江苏省镇江金山以西的石弹山下,又名中零泉、中濡泉、中泠水、南零水。据唐代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载,与陆羽同时代的刘伯刍把可以用来泡茶的水分成七等,“扬子江南零水第一”,此处南零水指的就是中泠泉。中泠泉是大江深处的一股清洌泉水,清香甘洌,涌水沸腾,景色壮观。要取中泠泉水,实为困难,需驾轻舟渡江而上。
中泠泉位于江苏省镇江金山以西的石弹山下,又名中零泉、中濡泉、中泠水、南零水。据唐代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载,与陆羽同时代的刘伯刍把可以用来泡茶的水分成七等,“扬子江南零水第一”,此处南零水指的就是中泠泉。中泠泉是大江深处的一股清洌泉水,清香甘洌,涌水沸腾,景色壮观。要取中泠泉水,实为困难,需驾轻舟渡江而上。
中泠泉也叫南泠泉,号称天下第一泉。它原在扬子江中石牌山下,万里长江只有这独一无二的泉眼,所以更为奇异。“天下第一泉”在全国共有七处,分别是济南的趵突泉、镇江的中泠泉、北京的玉泉、庐山的谷帘泉、峨眉山的玉液泉、安宁的碧玉泉、衡山的水帘洞泉,其中以趵突泉、中泠泉、玉泉和谷帘泉最为著名。长江顺流东下受到石解山和鹘山的阻挡,水势被山石分开,分为三泠(泠为水曲之意,三泠为北泠、中泠、南泠),而泉眼就在中间一个水曲之下,故称“中泠泉”。
中泠泉泉水出自江心水底,泉水常年保持低温,含有多种矿物质,故绿如翡翠,浓 似琼浆,其醇可知。用此泉水煮茶,清香甘洌。中泠泉在唐代就已闻名天下,之所以会出名全拜一人所赐,这个人就是唐代著名的品茶专家陆羽。陆羽精通茶艺,对泡茶的水更有特殊的要求,在品遍天下的名泉之后,把中泠泉水列为第一。后来又有一位品茶名家刘伯刍,他也品尝了全国各地的好水,认为水之与茶宜者凡七等,扬子江中的南泠水为第一等。从此,中泠泉就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1276年,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与元军谈判时被扣为人质,在镇江脱险后,曾畅饮中泠泉水,写下了“扬子江心第一泉,南金来北铸文渊,男儿斩却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仙”的豪情奔放诗篇。泉水在古时取水特别不容易,除了要划船到江心,取水的时间也有讲究,要在一定的时间——子午二辰,用特殊的器具——铜瓶或铜葫芦,且绳子要有一定的长度,才能汲到真泉水。宋代诗人陆游在诗中写道:“铜瓶愁汲中泠水,不见茶山九十翁。”或即指此。至于是否汲到真泉水,据说可以把铜钱或硬币放入盛满泉水的杯里,水如高出杯口二三厘米而不外溢,才是真品,故相传有“盈杯不溢”的说法。其实,这是因为地下水顺着石灰岩层无数裂隙、孔洞流动,滤尽了泥沙,并溶入多种矿物质,使其表面张力增大,故而才能色味清澈、甘甜、盈杯不溢,并非有不可思议的神秘因素。近代长江泥沙淤积,金山和中泠泉与陆地相连。中泠泉上岸后曾经有一段时间消失不见,后来又被人发现,现在泉眼四周仍砌有石栏方池。
扶栏赏月,品茗一盏
清末状元镇江知府王仁堪在石栏上题写了“天下第一泉”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倚栏俯视泉池,犹如一面明镜,星汉月夜,最宜观赏。池南有亭,名曰“鉴亭”,是以水为镜、以泉为鉴之意。亭中有石桌、石栏,供游人小憩,风凉幽雅。池北有楼,楼上楼下为茶室,林荫覆护,环境幽静,风景清雅,是品茗的最佳之处。楼下层前壁左侧,嵌有沈秉成所书“中泠泉”三字石刻,右侧为沈秉成“中泠泉”及薛书常“中泠泉辩”石刻。泉池周围林木葱郁,风景秀丽幽美,别有天地。